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通往乾清宫的路上,朱红色的墙砖映着因今日晴朗的天气格外明亮的蓝天,倒把向来冷清的皇宫衬出了些明快。

      “既是来了乾清宫,哪怕只是做个殿内洒扫也要万分谨慎。你平日丑时上值,不常碰着主子,但仍要小心着些。前一位洒扫就是因为不敬主子才被调到辛者库,你最好时时记着那教训。可听清楚了?”

      穿着翠绿色褙子并葱白长裙的女子不疾不徐地走着,领着身后穿着灰色窄袖不过十二岁的女孩往乾清宫走去。

      女孩原本正看着女子身上据说今年江南一共也只进贡了二十匹的流光锦制成的衣裳出神,听到女子的问句才猛然回神。

      “回墨玉姑姑的话,小柳听清楚了。”

      “听旁人说话时要专心些。往后你便叫书兰,与我说话时随意些便可,不需太过拘谨。”

      没过多久就到了乾清宫侧门,墨玉看到侧门门口的崔才。不禁就露出了笑容。

      墨玉转身同仍在好奇看着崔才的书兰说:“你先去找东侧房的全公公拿衣服和床褥,然后去西侧第一间耳房,你以后便在那里与棋竹一起住。”

      说罢墨玉快走几步,迎上了一脸戏谑的崔才。

      墨玉扬起手中手帕就往崔才身上招呼,“笑什么?我好笑吗?”

      平日无比严肃的太监总管此时倒是笑意盈盈,“你是不是又吓新来的孩子了?说书莲现在在辛者库?”

      墨玉扁扁嘴,“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崔才笑容更盛,全没了那能把小宫女吓哭的严厉,“你以前不就这么骗棋竹?等书兰知道书莲其实是被你送到了性子最和善的刘贵人那,有得埋怨你呢。”

      墨玉被戳穿了,没好气地说:“我就是要吓吓她,乾清宫可不能出第二个棋桂。”

      “还想着呢?她自己心不正,怪不着你。”崔才说着招招手让后头拎着食盒的小太监上来,“皇上让御膳房做了龟苓膏,特地嘱咐给你也做了一盅,你且拿去吃了。”

      墨玉往皇上寝殿福身行礼后打开食盒看了看,精致的青花瓷小盅里黑色的冻,上头撒着些水果果肉,一看就是御膳房里专做皇上膳食的刘大厨做的,看着简单,但其味道却是世间难寻。

      墨玉也不需问,今日是个特殊的日子,皇上也知道今日于她的意义,每年今日都会让刘大厨做份龟苓膏给她。只是看着这龟苓膏,不免还是想到了当年之事,心中自然又是一阵酸涩。

      崔才让那小太监带着食盒先离开,才温声问墨玉:“今日可还当值?”

      墨玉闭上眼,安静了许久才开口:“没什么不可的,我可是皇上身边的大宫女,没了我他们可要乱套的。”

      崔才知墨玉一向要强,也不劝阻,拍拍墨玉肩膀,说:“皇上也该醒了,走吧,去正殿等着。”

      墨玉摆摆手,似是要把刚才身边那种愁绪给扇开,再深呼吸了一口气,起了步子,率先走向主殿。

      走到主殿也没等多久,皇上就起了身。

      墨玉掀了织金乾坤帘,进了内室,一眼便看见穿着明黄寝衣的俊朗男子满头大汗地坐在床边。

      墨玉心中暗叹了口气,取了旁边琴鹃捧着的器皿上的素白帕子,疾走了几步,走到御床前附身细细擦了弘祯额头上细密的泪珠。墨玉轻声说:“当年之事皇上亦是身不由己,这么多年了,皇上不必郁怀于心。”

      弘祯任由墨玉给他擦汗,沉声说道:“你不也放不下。若当年朕早些回京,事情最终也不至于发展至此。”

      墨玉看擦得差不多了,收回手,从旁边站着的画梅拿过已过了趟水的毛巾,又细细为弘祯净面,努力装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先皇那时是铁了心,便是您回来了,亦是于事无补,只怕还会怒火更盛。”

      弘祯挥挥手站起,墨玉顺势退下。

      弘祯用茶水净了口后张开手任由棋竹为他穿上常服。弘祯趁这时候说:“崔才陪朕去御书房。今日恒晋他们休假,墨玉替朕去看看恒晋、恒荣和静和。”

      这也是往年旧规了,每年今日弘祯都会寻了借口让墨玉去看看故人之女。

      墨玉行了礼,倒退着走出了内室。

      到了承乾宫,经由通报后墨玉就直进了主殿。

      皇后正坐在正中主位上。她穿着暗红云纹滚边大袖,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却已是满身的威严,倒很容易让人忽略她看起来温柔可亲的样貌。

      墨玉乖乖行了大礼,“奴婢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于皇上面前没规矩一些倒也没什么,只是在皇后面前自是应当乖觉些。

      皇后出身长安五大姓之一的赵,家中祖父又是内阁学士,最重规矩,就是一向脱略形骸性情乖戾的梁氏顺妃在她面前也不敢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皇后看了眼墨玉,慢慢开口:“起来吧,既是替皇上来看六皇子的,直接去西侧殿便可,不必特地向本宫请了安再去。”

      话是这么说,但墨玉知道赵淑娴也不是真的就是这个意思。

      墨玉代表着皇上,若她不来拜见皇后,也就是皇上不尊重皇后了。皇后对下人是宽厚,但也不会宽厚到祖宗规矩和自己脸面都不管。

      “皇后娘娘心善,只是奴婢也不敢借着皇后娘娘的好意不敬您。”墨玉招招手,让跟了她一路的小太监之一小成子捧着礼盒走上前,才又正了身子低头说:“皇后娘娘照顾二皇子辛苦,皇上吩咐奴婢给您送来前几日楚狄进献的狐狸皮子给娘娘做条毛领子。”

      “替我多谢皇上。”皇后脸上表情淡淡的,也看不出多少喜色。

      墨玉看锦绣把礼盒拿走了,又招手让小孟子上来,“皇上听说二皇子前几日一直念着要柳先生的游历杂记,特让奴婢给二皇子送来。”

      “这小子不过一时新鲜,却叨扰了皇上。改日定要让他去谢罪。”遇上亲生孩子的事,皇后脸上才算真的有了笑意。

      “二皇子聪颖懂事,皇上自然疼爱。”墨玉也带着笑容说。

      拜见过皇后,墨玉就去了西侧殿看二皇子恒晋。

      二皇子是个机灵英俊的小孩,十岁的小孩头头是道地给墨玉背今日作的诗,背
      完了还要说:“墨玉姐姐帮我告诉父皇,我学的可认真了,下次休沐我就背给父皇听。”

      墨玉半跪着任由恒晋牢牢握着自己的手,好奇地问:“二皇子为何不今日去啊?”

      恒晋一本正经地回答:“母后说让我今日陪着她,不让我和恒荣静和去烦皇阿玛。”

      墨玉觉得恒晋正经的样子好笑,也不仅感叹赵淑娴身为皇上潜邸时资历最高的侧妃是十分体贴懂事的,这恐怕也是当初皇上顶着梁氏一族的压力也执意立了赵淑娴为皇后的原因了。

      看完了恒晋,墨玉又去了陈氏德嫔那看了五皇子恒荣。

      说来有趣,德嫔是个温柔胆小的,恒容却是个高兴起来连皇上的胡子也敢扯两把的调皮性子。

      皇上最喜欢他这个活泼的性格,经常见他,他对墨玉也熟悉,所以看到墨玉就高兴地拉着她去玩墨玉刚送来的西洋望远镜。

      墨玉出了钟粹宫就招呼小成子去拿她早选好的牡丹犬,自己则往长春宫去,脚步也不自觉的加快了。

      长春宫住的是梁月凌顺妃,性情乖戾。

      梁氏一族在先帝在时极受恩宠。先帝后宫中唯二的贵妃均为梁氏嫡出女儿,另有两嫔三贵人六答应为梁氏旁支女儿或姻亲家的女子,朝中大臣近半数属于领侍卫内大臣梁文德一党,说是当朝霍家也不为过。

      当今从先帝晚年搬入江南别苑开始代掌政事,打压梁氏,但直至今日近十三年,也不过是让梁氏失了一半势力,便是现在每年百姓赋税中都有近四分之一都到了梁氏手里。

      梁月凌是梁文德庶弟梁文务的嫡孙女,因为曾被梁文德养过几年深受现在已经自请致仕的梁文德的喜爱,但其也因常年为梁文德试药药性猛烈留了无法生育的病根。

      她于当今登基一年,当今大力惩戒梁氏一族的人后入的宫,安抚梁氏的意味,不言而喻。

      也不过几步就到了长春宫。墨玉禀了门口的太监,又整整衣裳,倒比见皇后认真多了。

      也没等多久,梁顺妃身边的大宫女纹善就迎了出来。

      纹善落后墨玉半步,两人一同往内殿去。纹善嘴上不停地同墨玉说话。墨玉虽然着实不愿意和这个长袖善舞,圆滑世故的宫女说话,但也不想驳了养着静和的顺妃的面子,只能是时不时得应着。

      索性两人很快就到了内殿。

      梁顺妃慵懒地侧躺在榻上,她正是二十三,花一般的年纪,长得也是天姿国色明艳动人。她穿着一件牡丹花暗纹玫红色大袖,里头的浅粉色襦裙从金线滾纹外罩的缝隙里露出来。

      墨玉俯身要跪下行礼,却被梁顺妃一个招手止住了动作。

      “不用行礼了,有什么赏赐的就直接让人送到库房,要见静和直接去灿星楼,要走了也不用再来拜见。”梁顺妃一连串的话把墨玉堵了个严严实实。

      墨玉知道梁顺妃一向就是这么一个怕麻烦的性子,也不跟她多客套,直接告退了去灿星楼。

      原本照着宫里的规矩,是不能在宫殿里修建阁、楼的,哪怕是有小暖阁,观景楼,也不能有正经名字,不能算作单独的小殿。

      但弘祯宠爱这个静和这个大公主,去年她十岁生辰时就封了华安公主。又怕宫里的人觉得静和没有亲母,只是寄养在梁顺妃名下的,轻视了公主。特地破了旧制,建了灿星楼,以彰圣宠。

      灿星楼说是个楼,但比宫里的赏月轩、品流宫大得多。内部装潢也是极尽奢华,宫里最贵重的东西皇上处一份,库房里一份,然后就是静和这里的一份。

      墨玉转身从身后小成子怀里接过牡丹犬,满面笑容地走入二楼小书房。

      书桌旁的木兰雕黄花梨木椅上坐着一个也不过十二左右的小姑娘,正是华安公主唐静和。

      墨玉蹲下身行礼。声音倒也不大,却把静和吓得一抖。

      静和身子一抖,猛然坐正了,往门口看去。看清是墨玉后又镇静了下来,走上前扶起了墨玉,勉强扯起嘴角说:“墨玉姑姑不必多礼。”

      墨玉看静和似乎不太开心,就将手中的牡丹犬往前一递,“这是奴婢让内务府寻来的牡丹犬,特来送给公主的。”

      静和接过了狗,却还是不见什么喜色,只蔫蔫地说了句“谢谢墨玉姑姑”就继续画起了画。

      墨玉心中奇怪,静和怎么今日比往常沉静了许多。她走了几步,走到书桌旁,低头一看才发现静和画的竟然不是她以为的什么花鸟画,而是一副幼女蒙难图。

      墨玉一惊,这幅画若是让旁人看见,怕是要惹祸。

      刚想开口说话却听静和闷闷地就开了口:“墨玉姑姑可曾去过宫外?”

      墨玉不知道静和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也就只安安静静地听她说。

      “前几日梁外公带静和在京城玩。恰好看见一个男人要将他的女儿嫁给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做妾。”

      “只为了不过一两银子,就要卖了自己的女儿吗?”

      “我虽救下了她,可总觉得心里闷闷的。”

      “所谓开明盛世便是如此吗?”

      这话题太过沉重,墨玉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

      静和还在兀自说着:“我去问了学母,她却告诉我这样的事在宫外并不少,就是最厉害的太祖爷爷也没办法完全让这些事消失。”

      “女子就应当理所当然地被当做货物吗?”

      墨玉蹲下身,抬起头看着静和写满了沮丧的脸庞,说:“公主知道嫁到楚狄的合孝公主吗?”

      见静和没什么反应,墨玉也不气馁,继续说:“那是公主的大姑母,先皇将合孝公主远嫁楚狄,却只是为了楚狄的传说中才有的九尾狐皮子。”

      静和从未听过这样荒谬可怕的事,惊的微张着嘴看墨玉。

      “你的几位皇姑母只有两位最终留在了中原,其他十六位均嫁到了外邦。”

      “奴婢说这些不是为了吓公主,只是为了告诉公主,世间女人大多身不由己。”

      “便是公主,也有许多只能靠取悦别人生活。”

      “如今公主有了救济女子的心,那是万民之福。”

      “您只是一个人,无法救下所有人,但您可以如今天这般,救济您眼前的人。久而久之,或许真的能兼济天下。”

      静和听了墨玉的话又陷入了沉思。墨玉就静悄悄地退下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