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霍岩洲可不想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他赶紧事先给霍母打预防针:“我现在太忙了,什么男孩,女孩的,再说吧。”
      “男孩?!”霍母惊呼。
      不能怪她大惊小怪。
      以前她来探望霍岩洲,在纽约旅游时,正好赶上了一年一度的纽约市LGBT Pride March。
      在第五大道血拼的霍母和他们正面相撞。
      游行队伍中不乏奇装异服的,行为艺术的。
      当时,她看着觉得新奇,还拿手机拍了好些。
      可要是自己的儿子真要是其中一员,她的内心可是接受不了的。
      她还憧憬着含饴弄孙呢。

      “妈!”霍岩洲的一口果汁差点喷出来。
      自己老娘的这种奇异的理解能力,或是独特的幽默感,他真是欣赏无能。
      “我说的是我现在没有时间找“女”朋友”。他重重的强调。
      “哦,哦。”霍母把手边的果汁递给他儿子,脸上有点讪讪的。
      “儿子,你毕业后是不是一定要到Stiler?”
      站在窗边远眺的霍父听不下去了,赶紧切进这次过来探望儿子的主题。

      Stiler是美国最著名的小而美的建筑设计公司。
      它的设计风格先锋前卫。
      每一个Stiler设计的建筑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并且他们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甚至在岁月的浸染下能呈现多层次的光彩。
      所以,Stiler出品的设计在全球广受赞誉。
      霍岩洲的教授Manuel.C是建筑设计领域的大牛,也是这家公司的合伙人。
      他很欣赏霍岩洲。

      大二的时候,霍岩洲顺利地拿到了Stiler实习的机会。
      之后的几年,他都在那儿实习,并且跟着Manuel做了几个设计。
      两人亦师亦友,惺惺相惜。

      两个月前Manuel问霍岩洲毕业后是否愿意正式加入Stiler,他立刻就答应了。
      几天后,霍母想念儿子,找霍岩洲视频聊天时,霍岩洲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她。
      一同坐在沙发上的霍父听到时,愣住了。
      他看着屏幕里的儿子,心里有些五味杂陈:儿子确实是长大了。
      虽说他这些年独自在外求学,所有的事情几乎都是自己做主。
      但是,作为传统的中国父亲,在霍父眼里,就业是一件大事,他私以为霍岩洲会跟他们商量一下的。
      而且,霍达夫也有自己的打算:他想让霍岩洲毕业后回来接手生意。
      但是,霍父听着电话里儿子略带兴奋的声音。
      他想想霍岩洲之前给他们科普的Stiler的情况,觉得跟着Manuel也是个好机会。
      他活动了下自己有点僵硬的脖子:儿子要去Stiler工作,看来自己得多扛几年了。

      “嗯。他们已经给我发了offer。过两个月我就去。Manuel教授跟我说,公司现在跟国内一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有联系,可能会在北市签一个大的project。如果北市项目启动,我应该能参加这个项目。”
      霍岩洲喝了几口果汁,说到他可能大展拳脚的作品,眼里闪着光。

      哦,这倒是个新消息。霍父追问:“在哪儿?什么项目?”
      “说是朝阳区的项目,目前只是意向。”霍岩洲委婉地说。
      那就是有戏!霍父知道自己儿子向来谨慎,不会把话说死。
      北市,朝阳区,他脑子里飞快地盘算了一下,放弃了想劝儿子回国的打算。
      “那很好,你跟着Manuel好好做。今后给霍工集团设计个新大楼。”霍父在心里做了个决定,绽出老父亲慈祥的笑容。
      一旁的霍母有些不解,她用眼神暗示丈夫:你不是跟我说想儿子回来接班吗?
      放心,我自有打算。霍父朝她点点头。

      吃完早饭,霍岩洲离开去忙他的事情。
      霍父霍母回到房间。
      霍岩洲给他们定了个很好的套间,从窗户看出去,伊莎卡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你看,那个是贝聿铭设计的约翰逊艺术博物馆。”霍父指着远处的建筑告诉霍母。
      “嗯,我知道,小洲带我去过。”
      丈夫想表达什么?

      霍父给霍母解惑:“小洲的老师Manuel很有名气。Manuel前两年在海市设计的写字楼,现在是海市的地标,还把周围的房价给带动起来了。当初我们还想着老潘这个楼盘会砸在手里,没想到,倒是大赚了一笔。”

      他看向霍母,“小洲现在进Stiler跟着Manuel也是个好机会。朝阳区的项目如果能成,就是小洲一举成名的好机会。将来霍工进军房地产就能事半功倍了,也有利于他将来接手霍工。压得住阵!”

      原来如此,霍母明白了。
      其实之前,她私心是想成全儿子在设计领域的梦想。
      她比霍父来康奈尔看儿子的次数多多了,也更了解霍岩洲对设计的痴迷。
      只不过,她也心疼霍父,觉得霍岩洲来帮他也是件好事,反正儿子接班是早晚的事。

      霍母心情一下子轻松了,跟霍父开玩笑:“你当初懵懵懂懂地跟着打铁,不也做得很好。老爷子要是现在还在,绝想不到你能把霍工做得这么大。”

      霍工集团严格来说是由霍达夫的父亲,也就是霍岩洲的爷爷开创的。
      霍老爷子是个苦命的孩子,在战争的炮火中活过了青少年时期。
      他靠着打铁的手艺,活了下来。
      慢慢的,有了自己的铁匠铺,并把手艺传给了霍父。
      霍父在改革开放后,把铁匠手艺发扬光大。
      不但如此,他还创造了自己的品牌,在机械加工制造业里打出一片天地。

      霍父很幸运地赶上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再加上中国的劳动力人口红利巨大,他成功地把霍工集团由单纯的加工厂发展成为了集加工研发于一身的的霍工集团。
      如今霍工集团是国内机械加工制造业的一面旗帜,旗下的高端系列产品在国内首屈一指。
      不仅如此,霍工集团的高端产品线在国际市场上也小有名气。
      虽然,还比不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同类产品,毕竟人家是经过了两次工业革命洗礼的。但是,胜在性价比高,所以,销量不错。

      霍老爷子很有匠人精神,但是,对教育孩子读书并不上心。所以,霍达夫自己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
      他跟着企业一起成长,不管是制造业的技术还是管理企业的学问,他都是边摸索边实践的。
      虽然,他现在也挂名了二流大学的客座教授,但有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点吃力。
      好在,这么些年来,外部大环境很好,企业也算是乘风破浪,奋勇前进了。

      不过,霍父吸取了自己身上的教训,在对待霍岩洲的时候,非常注重教育,精心培养自己的独子。
      霍母更是如此,在离开霍工集团回归家庭之后,她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霍岩洲的教育上。

      霍岩洲很争气,从小就是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一直很优秀。
      不但如此,他从小跟着霍父全国出差,再长大些,又随着霍母满世界旅游,对各种各样的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更让父母惊喜的是,霍岩洲对建筑设计方面很有天赋,高中就开始跟大学生组队参赛。
      他在暑假的时候上了几个藤校的summer school,其中就有康奈尔。
      在申请大学的时候,顺利的被康奈尔大学录取了。
      当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霍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儿子竟然拿到了藤校的offer,而且还是王牌专业-建筑设计。
      霍母更是喜出望外,拿着这个康奈尔的offer在亲戚朋友中很是骄傲地展示了一个月。

      霍岩洲到了康奈尔之后没有放松,他很激动,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样的学习态度无疑是非常积极的,每个学期末的全A也是最好的答卷。
      霍父和霍母自然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霍岩洲也牢牢地占据了霍家第三代的学霸榜,成了霍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眼中的榜样,更是大家心中隐隐期待的第三代接班人。

      相比妻子语气里的轻松,霍父却有点沉重。
      “时代不一样了,不再是当年我那种住在厂里,吃大苦就能成功的年代了。
      你看看现在风口浪尖的企业,都是那批高知精英份子做的,他们两三年做出来的企业,市值比我们几十年的霍工集团都高。
      我真是老了,拼不过了。
      要把霍工带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只能靠小洲了。”霍父语带失落。

      霍母了解自己丈夫的感受,她安慰地拍拍他的手臂。
      两人一起看向远处的约翰逊艺术博物馆。那里承载着霍岩洲的梦想。而霍岩洲,承载着他们的梦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