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20 ...

  •   言晓诺花了不少功夫把张宇涵提供的几个偏僻地方的采集点理清——都是有采集点的,但怪物种类、采集点分布各不相同,有的以30级的木料为主,有的以草药为主,有的是纤维类的[紫藤]。
      去了学校,想起周二还需要批语文卷子,言晓诺见缝插针,趁着高三生还在考试的时间,就着自己获取的信息规划了下采集路线。
      *
      白天阅卷忙活了一天,傍晚回到家就倦意绵绵。
      回到家,父亲带了点工作回来,母亲则在忙着做饭。
      和父母分别打了声招呼,得到回应后,言晓诺就先回自己房间了。
      因为保送后待在家里的时间变得长,也不像从前回家就是自己蹲书房写作业,多了许多需要交流的空间,不知从何时开始,他竟觉得和父母交流是一件难以应付的事。近来,言爸言妈对他的问候,已经沦落到每天就餐前餐后例行的“在学校怎么样”、“要不要吃苹果/橙子”、“水不要喝凉的,我给你换”,而自己退化到只会“好”“嗯”“哦”三字经。
      因为很累,洗了个战斗澡。洗完澡,在自己房间正裹着浴巾擦干准备换睡衣时,他母亲突然推门进来了,吓得他大叫了一声!忙把浴巾裹了起来。
      杨逸华没好气道:“叫什么叫,从小看着你光屁股长大的,又不是没见过。”说是这么说,还是准备拉上门出去。

      言晓诺松口气,放下浴巾正欲继续换衣服,他母亲又把门推开:“对了,准备吃饭了。”
      “妈!马上就来!别再进来了!让我好好换衣服!”
      “啧,就那么二两肉,谁看呐。对了,你大姨说你表哥春节前做了割X皮的手术,没看到我还想不起来呢。回头让你爸给你看看需不需要做这个手术,这个是早做早轻松。”
      言晓诺听得涨红了脸:哪有母亲来说这码子事的!
      “哎呀,不要害羞,你们生理课没教吗?太长了容易成为病菌培养基……”
      “老妈,你有完没完,我不用做!你快去准备碗筷吧!”
      他母亲反而逗他逗出兴致了:“很膨胀啊!到时让你爸和你比划比划,该做还是得做的,健康重要!”说完立马拉上门走了。
      言晓诺都快有心理阴影了,披着浴巾把内裤睡裤套上。
      *
      餐桌上,言妈突然提起一个事:“晓诺呀,你说你要不要报一个什么英语班?到了大学,英语其实比其他科目重要得多。”
      言妈有时候会稍微翻看一下言晓诺的书包,6级单词本翻的痕迹过了三分二,学长借的线代、微积分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草稿本写得满满的,虽然和正经的高考备考生不能比,但是晓诺的确还是很用心思在预习大学课程的,比小箴让人放心多了——国庆时因为晓诺冲刺竞赛在X大集中培训,虽然离家很近,但也没搞特殊化走读,她就自己去北京看望下女儿,宿舍嘛还没乱起来,但也说不上整洁,倒是那些个课本啊、单词本啊,一看就是新的,开学一个月了都好像没碰过一样,实在让她放不下心,才有了名次的约定。
      提出这个,是因为晓诺比他们夫妻两想象的要沉迷,工作日要去学校还好,一到周末基本就是全天除了吃饭不下线。还有就是人际交往也成了问题——到了主大陆,要不是同学热情有了些伴,基本就还是当独狼玩家,但这又有另一个问题,虽然这些保送生都是好孩子,可晓诺的社交圈子也太局限了。

      “啊?”言晓诺没想到母亲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迟疑了下,还是顺从地应下:“哦,可以啊……”
      “我那天经过文化宫,看NO教育3月初会陆续开春季学期的课程。我看了下传单,有一个外教口语班挺好的,请的是Gap一年来中国游学的英国人,年纪不大,和你们应该很有话题聊,小班教学,能有比较多的锻炼口语的机会。我记得叫Leo,老公,你等等查一下。”
      *
      饭后,一家三口围在一起查NO教育的课程。
      “文化宫、Leo。有了,周五晚上和周六下午。孩子妈,周五晚上就算了,白天还要去学校的。那就周六下午吧?”
      “可以可以。”两人似乎就要拍板决定了。
      言晓诺犹豫了一下,还是难得地反抗了下父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周六下午不太方便……同学得等我……”有点担心母亲因他唯唯诺诺的语气发火,他加快语速阐释他的想法:“外教我们学校也有,高一高二两年的外教还不一样。其实要他们教口语,还挺不容易的,他们备课思维和咱们的老师不一样,有的没经验,还从打招呼开始教。而且口语要持续练,每周去上一次课提高有限。我比较想报这个GRE词汇班,周天早上的。刚好简子扬最近在背,我也有一点了解,6级词汇基本还是常用词,GRE多出来的新词汇则生冷词汇多,按字母表背不见得记得牢,上点专门的词汇课说不定能有好的效果。而且简子扬说按照词根背的确有效果。”
      见儿子条理清晰地说了想法,而且是难得地说了一串话,再加上他们夫妻也玩游戏,明白周六下午不方便的原因。
      “也可以。”言妈一锤定音了,言爸就立刻在网上报了名缴了费。
      *
      然而天不从言妈之愿,隔天他的竞赛指导小赖老师突然找到他,说:“化学会那边打电话来,说要在集训前再突击培训个10来天,所以后天早上你先去X大化学会报道,看X大的教授是怎么安排的,你跟着他们的安排就是,最少样题的实验要先过一遍。集训是下周周日在H市Z大报道,所以你把身份证都报给我,我帮你定往返机票。集训费用还有往返、餐饮学校都会给你报销的,这个你不用担心。”
      集训队……没有化学会的电话,他都完全忘记了这码子事。
      元旦前后是冬令营,也就是全国赛,根据成绩,集训队的名额就会排出来,进了就能有保送资格。
      然后在三月到四月,入选集训队的就要集训,挑选4个国家队的选手和一个后备队员,时间三四周,每天上课,平均两天考一门。
      因为言晓诺成绩只在20名左右,是没有抱有入选的幻想的。实际上就算有能力他也不大愿意,入选国家队后,就要从5、6月一直培训到参赛。他参加竞赛就是很功利的追求保送名额的。
      不过学校方面、省化学会方面却不这样想,对他们抱有期待,做了全面的后勤准备。

      “对了,你样题看了吗?”
      “没……”言晓诺有些赫然。
      “完了。”小赖一拍额头,“样题是全英文本,你还得先自己翻译。这些题我都是帮不上忙的。”
      实际上,奥赛的样题,有些题甚至于让X大的老师来说,也必须是很对口的才能说得上一二三四,因为比赛国的样题通常会紧贴他们的诺奖成就,并进行一定深挖。比如樱国出过一题:聚乙炔导电性不佳,但加碘是良导体,问原理,以考核他们获过诺奖的前线轨道理论。虽然这东西浅显的部分大家都会,但深入问就有不少东西需要琢磨。
      言晓诺反正就求一个重在参与,也没很上心。
      *
      两天后,和同样入选集训队的小伙伴,来自泉市的马胤晗,碰头,发现他手中一本样题的中文译本,让言晓诺有点怀疑人生了——难不成就他一个是得过且过的?这不像他认识的小伙伴呀,而且他是省内名次较高的那个,马胤晗处于低空掠过,入选的几率比他还低,不至于那么刻苦吧?
      好在马胤晗马上透露了天机:“嘿嘿,我们学校去年升学P大化学系的学姐参与了翻译小组,寒假返校时面授机要,我就得了个便宜。其实我也就是去……咳咳……”发现化学会的教授走近,马上止住了话头。
      言晓诺才略微安心了点。
      X给安排的培训,除了5个样题实验的重复各占了一天,余下的就是几个诺奖专题的深入解读。
      除了做实验耗费的时间长一点,反而倒是不累,因为外国人设计的实验,很有趣味实验的意思,不像国内竞赛设计的实验,全程都是以考核操作为重点,忙忙碌碌一整天。
      *
      因为要去集训队,定好的NO教育的课程只好退了,听说交的钱不能全额拿回来,一家子总觉得亏得慌,早知道不一拍脑袋折腾了。
      倒是言晓诺离家的事,爹妈都很淡定,高一高二暑期去外省夏令营也是一个月,省内的考试夏令营也有两周,基本是不着家的,现在去集训队,不过就是半年后去大学的预演罢了。
      言晓诺也只作一次“春令营”,该玩游戏还玩游戏——游戏里,角色等级、采集、制作,一切都走上正轨了。
      倒是几个保送生小伙伴们叫苦连天:批卷子少了人,工作量大了好多!王楷、蓝昕两个不阅卷的在一旁幸灾乐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