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宁燕小学支教感悟 ...
-
宁燕小学支教感悟
———希望每个梦想当老师的学生都保持着那个原本的心
——2012年10月17日
十月的微风吹走了九月微醺的烈日,迎来了本学期第一次的宁燕小学支教活动。我的内心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与激动,不仅为了那些在校的小学生们,还为我自己的选择而感到自豪。因为我不仅能为孩子们教授知识,而且还能在其中深受感动,为每一份展开的笑脸而安慰。或许这就是一个“老师”最大的骄傲。
第一次的支教活动在一个吹着微风的下午,与同行的几个同学一起驱车一个小时来到了燕子矶公园,入眼的是一片一片葱荣的翠绿,而接下去的路却是崎岖而不平的,褶皱的路面,坍颓的旧平房,尘土飞扬的空气中影着一个或两个嬉戏的孩子,不知是飞尘进入了眼还是这样一幅图景确实有些不和谐,一层薄雾渐渐蒙上了眼。定定神后我们又徒步二十几分钟来到了宁燕小学。
印入眼帘的是不算完整的校门和一句校训:“行,我行,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行!”许是我有些敏感,看到这句话鼻头酸酸的,说不上是什么感觉,只觉得我来对了,我应该为了这些孩子做些什么,尽管我也是个分文无所出的大一的学生,但我还是这么想着的。
在与校长打过招呼后,我们知道了这次执教的班级:三年二班。很快我们来到班级。孩子们喧闹成片,看到我们带着多媒体都纷纷凑了过来,七嘴八舌的问我们:“老师,这是什么”我们告诉他们:“这是给你们上课的,一会要上地理课!”可是小孩看到新鲜的东西就有点兴奋,以为我们是来上电影课的,得知不是后虽有一点遗憾但还是充满好奇。在所有学生中有一个女孩抓住了我的眼睛。略黑的脸上有着一双炯炯的双眸,但看着我的眼神却让我有一种受伤的感觉,那是一种担心和不信任,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儿怎么会有这样一种眼神?带着疑问我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她身上。快上课的时候,她把我拉到一边对我说:“老师,你们要小心了。”说完就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我却为她的这句话思考了好久。她要我小心什么呢?
上课了,台上的老师挥斥方遒,侃侃而谈,台下的学生也确实很热情的回应着,但有点太热情了,场面一度险些失控,但在台上老师的控制下“力挽狂澜”。此时我知道上课前她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她是为我们不能管住他们班的学生而担心。而此时在倒数第二排的“她”却有些心不在焉,我走到她旁边蹲下问:“你怎么在说话?听老师讲课啊!”她看者我说:“老师,你们还来吗?”我说:“来啊,一个月来一次,每次都是不一样的老师讲。”她说:“老师,答题可以发糖吗?”我说:“当然可以啊,一会你答个题,老师就可以奖励你了。”然而她说:“老师,糖是辣的吗?”在听完她的话后我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只觉得揪着疼,是什么剥夺了这个孩子享受童年欢乐的机会,那个答案我不敢碰,因为我知道那个答案不是我能承受得起的。我脸上还是掩饰得很好的,我说:“怎么会呢?是甜的。”说完后我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给她尝尝“甜”,因为生活里已经有太多的“苦辣”,那本不是她应该承受的。说完后她炯炯的眼睛仿佛染上了一种坚定。不出所料,她答上了老师的问题,也拿到了糖。回到座位她对我露出了应该属于她年纪的甜甜的笑容,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竟觉得此刻的夕阳照在那张笑脸上就像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不管此时的环境如何,她的着装如何,那张笑脸一定是我一生难忘的图画,我永远都记得一个因为获得老师奖励而拿到一块糖的满足笑容,那个女孩叫“琳琳”。
回到座位的她开朗了许多,和我说了许多话,我为她取了英文名“Lily”寓意百合花,我希望永远看到那抹笑容。突然她像想的了什么从铅笔盒中拿出了几个绿色的透明玻璃,一个一个都泛着绿光,尽管只是玻璃,却还是觉得它晶莹剔透。她把那些玻璃球塞到了我的手里说:“老师,这个送给你,这是我到玻璃场捡的。”我刚开始是不接受的,但见她坚持我就收下了,想起她说是在玻璃厂捡的我就很“严厉的”对她说:“玻璃厂太危险了再别去了啊!听到没?”她点点头,不知她是不是真的记住了,我又重复了几遍。
下课了,我的第一次支教也结束了,虽然我不是主讲,但我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在心底记下了一个叫“琳琳”的女孩儿,尽管她注定是我生命里的过客,但她的笑脸却不会消失在我的生命里。
手里拿着那块儿透明的绿色玻璃,我将它对着夕阳看,我看到了折射的“万丈光芒”,那光芒像要照进我的眼里,脑里,心里......
这是我对于那个秋天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