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疤痕 ...

  •   “死了多久?”褚政皱眉道。
      “起码一天半以上。大夏天的,厂房里面还凉快点儿,也得有二十五六度,这要是扔在外边儿呐估计更不堪入目。”于听雷眯起眼睛细细瞧着半空中的人,褚政怀疑他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某种难以描述的画面。
      两天前的晚上,刚好是季桀去城务所的时间,也是陈茂荣发现自己露出马脚,开始行事冲动的时候。很有可能那天晚上他就已经从温江小区逃离,在路上被人杀害。陈茂荣虽体型矮小,谈不上身强力壮,但也是成年男子,厂房内却没有丝毫打斗痕迹。
      除非他是与熟人见面,自愿注射。
      “有没有可能是意外?”季桀问。
      “没有,”于听雷果断否认了他的猜测,“死者后脑有严重击打痕迹。也就是说凶手将死者打晕制服后才给他注射了某种液体。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你们刚刚是从那条小路穿过镇子走过来的?”
      季桀点头。
      “实际上还有一另条绕过镇子的远路可以到这儿,小杨打电话说他们在路上取到了一段新鲜的车辙,案发现场或许另有别处。”
      季桀按照于听雷所指,找到了另一条进入厂区的路。说是路其实只是平坦的山地,大部分被草皮覆盖,只有少部分路段的青草被动物啃食,裸露出深褐色的湿润泥土。江川地势平坦,即使是山丘,其山脊和山坡也都是矮而缓的。在半途季桀遇到了正准备返回厂房的杨蕤蕊。
      在杨蕤蕊的相机里季桀看到了那段车辙,他原以为仅仅是车辆爬坡时意外在泥土上留下的一小段车辙,没想到那印记足有几十米长。
      “这条路是从穿越迟谷镇的国道一侧延伸上来的,前面几百米都是这样的泥土地,据说是当地村民为了行走方便特地铲出来的。”杨蕤蕊解释说,“但在前面那个路口泥土路往后山拐走了,后山是迟谷镇的坟场,这路是专门为他们祭祀亲人弄出来的。而直走到造纸厂的路呢就都是自然的山路,没什么人来过。”
      照片上的车辙显得格外深,除此之外季桀也没再看出什么端倪,只得叮嘱杨蕤蕊将车辙和系统里的信息进行比对——然而这种比对往往收效胜微。除非撞了大运,留下车辙的车辆刚好因为事故被存了轮胎信息,否则最多只能获知轮胎型号。
      事发时间已经过去大约两天,被植被所覆盖的现场很难再依据植物的状态推测出车辆的动向和人留下的足迹,这里能诉说的答案十分有限。眼下最重要的是检测出那个注射器中的成分,明确陈茂荣的死因。排查询问完迟谷镇村民依然一无所获后,季桀下令收队。
      他始终觉得,至少时至现在,陈茂荣在他们面前不会也不应该再是一个难解的迷,他已经留下足够多关于自己的密码,而季桀亟待找到那一个密码母本。
      重回办公室,已是夜幕时分。会议室雪白色的投影布上播放着孩子们转圈做游戏的画面,这群孩子年纪有大有小,高个子的看上去已经是半个大人模样,矮个子五六岁的孩子跑起步来还会磕磕绊绊。单调的灰色楼舍,低矮破败的围墙,未砌水泥的院子里夹杂着方言的奇怪歌谣声一遍又一遍地唱着。
      “不是学校,不在江川,位置偏僻,8到10年前拍的。”褚政言简意赅,“但光知道这些没什么用,时间空间范围太大,要找这个地方无异于大海捞针。”
      季桀微微沉吟:“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如果网撒得够大。”犹豫了一会儿,他转向站在门口的付凯中,异常认真地问:“你会编故事吗?”
      “他会。”还没等付凯中反应过来,褚政便插嘴道。他这么说理由充分论据充足,毕竟付凯中大概是江川市局里写过检讨最多的人,如果检讨可以出书的话他应该已经是畅销书作家了。
      “呃……要什么题材的?”付凯中显然已经失去了说不的机会,只能硬着头皮问道。
      “灵异的,越猎奇越好。”
      季桀的想法是这样的:用视频中的画面和歌谣编一个不靠谱但吸引人的故事,截图后码掉孩子们的脸,且故弄玄虚对事发地点只字不提,随后发布到网络上,如果能引起足够多的关注,也许会有当地人现身。
      因为季桀毫不担心这条消息会被凶手察觉。
      对于凶手而言被杀害的陈茂荣只是一颗弃子,他敢在杀死陈茂荣后光明正大地寄来这盘录像,就不怕录像内容被查。季桀和他都很清楚,他没有参与过陈茂荣的过去,一枚棋子有怎样的童年对他而言也许并不重要,不值得关心也不值得同情。但对于季桀来说作为教唆杀人的凶手陈茂荣也好,作为死者的陈茂荣也好,都不是三个字的符号,他是一个时时刻刻被过去纠缠的人,那些纠缠着他的魔爪或许既是他的地狱,也是他救赎的钥匙。
      不出一个小时,付凯中按照季桀的要求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近千字的“大作”,以第一人称视角大致编了一个吃小孩俗套故事,称自己所在的村子里有一颗古树在建学校的时候被拦腰砍断,古树被砍断的第二年学校里开始莫名其妙有孩子失踪。有人说是古树为了报复人类,吃掉学校里落单的小孩。每逢十五月圆的晚上古树根下还会有小孩此起彼伏的哭声。
      “付凯中你平时没少看《故事会》啊?”季桀忍不住吐槽。
      “都是褚副教得好……季队,写这么扯淡能有人信吗?”
      “不用有人信。谁能拿出证据质疑你,我们的目的才算达到。”
      作为办公室里唯一有某平台账号并且还是活跃用户的付凯中,账号很自然地被无偿征用。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又蠢又“坏”的鬼故事的确吸引了不少阅读量,但他们还没有等到一条有效的信息。却先是物证科杨蕤蕊带来了意料之中的坏消息:信息库里的车辙没有一个与现场车辙痕迹相匹配。
      另一边,褚政接到一通电话,是上午那个送快件到陈茂荣家的快递员——褚政在签收的时候顺便记下了他衣服上的工号,通过工号找到了他。快递员对“陈子凝的老公”这个用户民奇怪的寄件人影响十分深刻。
      “我当时就觉得奇怪,怎么会有女孩子叫这种名字。”那快递员说。
      “寄件人是女的?”褚政一脸错愕。
      “是啊,看着瘦瘦小小的,长头发,脸上戴着黑色口罩。”他仔细描述道。
      不只是褚政,所有人都惊呆了。
      由于惯性思维,大家都以为杀害陈茂荣和寄快递的是同一个人,可难道是一个瘦小的女生打晕并杀害比她强壮的陈茂荣后又开车抛尸造纸厂?还是寄出光盘的另有其人?
      依照快递员的说法,那女生约他到某公园门口取快件,假的寄件地址和联系方式都是网上提前填写好,两人见面时那女生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付完现金后马上离开。
      这条出乎意料的线索似乎又将原本模糊却笔直的路岔开来。
      两个小时过去,桌上的手机不听地响起,每次付凯中都条件反射似地划开手机,上百条评论一股脑挤进评论区。他一条一条认真看过去,结果大多数都是在骂他弱智,连编故事都不会;偶尔几个人神秘兮兮地说自己也见过这样的事。
      直到最新的一条评论。
      “怎么说?”
      “呃……这人骂我是个傻×,”付凯中原原本本念着:“他还说,‘照片里的明明是福利院,哪里是什么学校。’我去,还真有本地人!”他惊呼。
      这个好消息火苗一般迅速点燃了沉闷的会议室。
      付凯中点开他的个人主页,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一个老实人,那人的用户资料里每一栏都填得十分详细,只见地址那一栏明确写着:江源省张周市绥安镇。
      季桀立刻将绥安镇和福利院作为关键词敲在搜索引擎里,很快在首页看到了一家名为“星星”的个人福利院。点进连接是一个简陋的网页,信息更新还停留在两年前,页面左侧小栏框里是一张星星福利院的正门照片,依稀能分辨出与视频画面中一模一样的楼舍,只是斑驳的墙体裹上了一层岁月的痕迹。
      “做得不错,现在把帖子删了吧。”季桀难得鼓励似的拍了拍付凯中的肩膀,而不是用纸筒敲他的脑壳。
      “啊?就这么删了我会掉粉的季队!我买假粉的钱能报销一下吗?”付凯中蹬鼻子上脸,不怕死地嚷嚷。
      “找褚政。”摸到线索的季桀心情大好,伸了个懒腰轻飘飘丢下三个字离开会议室。
      张周和江川虽同在江源省,却几乎天涯异端,分别在江源狭长的南北两头,即使从江川坐红皮火车到张周也要八九个小时,季桀顺手下单买了两张第二天一早的票。
      “留着截图,下次抵一回检查。”褚政随口敷衍道。
      “就一回啊?”
      “不到一千字,你还想抵几回?”

      乘火车到张周后又在颠簸的山路上坐了一两个小时大巴车,直到太阳西沉时季桀和姚祯才看到写着绥安镇三个字的引路牌。再往镇子深处走,导航便不好用了,在镇上老人的带领下两人找到了星星福利院。
      绥安镇上没有人不知道这里。不是因为什么灵异的传说,而是因为福利院年近七旬的老院长。老院长原是镇子上的社区医生,退休后视力每况愈下不再能行医,便用自己的积蓄申办了这个福利院,自己做院长,收养无家可归的孩子,一直到他们能够独立生活。
      星星福利院里孩子最多的时候有将近30个。这些年镇子上经济条件好了,因为各种原因被丢下的孩子也变少了。两年前送走最后一个孩子后,老院长遣走了仅有的几个看护人员,关了福利院的大门,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这里。
      楼里的教室和宿舍大门禁闭,连墙头也因无人打理长了荒草,只有原来孩子们玩耍的泥土地上被辟开一处种着些蔬菜。季桀和姚祯在院子里见到了正在侍弄花草的老院长。
      院长听闻身后脚步,放下手里的水壶,和蔼地看向陌生来客,似是在用眼神询问访客的来意。得知两人的身份后,院长面上却未见丝毫意外。他好像对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早有预料,默不作声只微微一笑,示意季桀和姚祯跟他上楼。
      院长小心翼翼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本牛皮簿册。他仍旧保留着过去十几年星星福利院收养过的孩子,有一部分孩子被捡来时还是襁褓婴儿,都是院长用江姓一一起了名字。
      “你们要找的人应该在这里了吧。”他一页页轻轻翻开,如同轻抚婴孩的额头。“他叫什么名字?”
      “陈茂荣。”季桀回答。
      “哦……是他。”院长长长叹了一声,声音突然低沉下去,他熟练地将册子翻到写着陈茂荣名字的那一页,深深看了一眼后递给季桀。
      “陈茂荣在福利院的时间久,被送来时才八九岁。六年前考上江川的大学后就离开了。”老人望着窗外的院子喃喃道,“后来这孩子也没再没联系过我。”
      “他是怎么来福利院的?”姚祯好奇地问。
      “这儿的孩子,一种是天生有缺陷被父母丢在马路边,另一种是家里无依无靠的。陈茂荣被邻居送来的时候,他的父亲患病去世,母亲在家门口出车祸离世。双亲走后这孩子原本被接到姑姑家,然而没住一年,家里出了大火,一家老小除了他都死在火里。”老人苦涩地笑着,“这是克亲呐,这种事情在小地方很快传开,就是百家饭也没得吃。”
      “他是出什么事了吗?”老人问。
      季桀犹豫不知是否该把实情告诉眼前善良而年迈的老人,老人看着他闪烁的眼神也只是低头和缓地“呵呵”一笑。
      在老院长口中,陈茂荣自来福利院的第一天就几乎不开口讲话。别人问他,他便敷衍地回答,不问他,他可以一整天不说一句话,从来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因为发育不良的缘故,陈茂荣看上去要比他的实际年龄小上很多。
      尽管他常常像一个别扭倔强的小孩,对福利院的要求和安排却始终十分顺从,不哭不闹。从第一天起就好像在这里生活了很久,一副早已习惯了的样子。在福利院的十几年,周围的孩子来了又走,他却始终没有玩伴,离开的那一天甚至没有回头多看一眼。
      “从星星福利院开门第一天到关门,这里住过一百个,整整一百个孩子。”老人走到柜子前打开柜门,里面满满当当都是旧衣服,补丁盖着补丁。
      “有人愿意来帮忙呢,就来帮我看看孩子们,拿不了几个钱。没人的时候,就只有我一个快入土的老头子。我能尽我所能管得了他们吃,管得了他们穿,却没本事,教不得这个。”他无奈地指了指自己的额头,“很多孩子送来的时候都已经认人知事了,我就是对他们再好,也不能叫我爸爸。星星福利院不是家,只是一个院子和几间屋子。”
      “就算这两年也还总有人找上门来,都是些出去的孩子们不省心的事。可是叫我能怎么办呢?”老人无助地摊手。
      季桀看着老人佝偻的侧影欲言又止,沉默了片刻又说了些无足轻重的安慰话后,转而问他是否记得曾有外地人来这里拍过照片。
      院长果断地说:“有,尤其是孩子最多的那两年,市里有不少人来拍过,还要采访我。我说我一个老头子笨嘴拙舌,能说出什么好听的话。”
      再较真问起他细节,他也很难回想起来了。什么人来拍,什么人来报道这那,对他来说都是极其无关紧要的小事,还没有孩子们下一顿吃什么重要。
      过去星星福利院的门也总是对所有人开着,进出自由。老人打趣地说他养这些孩子就像在山上放羊一样,孩子们吃饱了自由了,那就是幸福。
      临走时,院长特意找出一张十年前的照片送给季桀。那是一张合影,每年年初星星福利院都会在大门口拍一张集体照,看看走了谁又来了谁。照片里陈茂荣站在最边上,好像P上去的一样。圆圆的小脸带着老气横秋的眼镜,面无表情,双手拧在一起,目光不知道看向哪里。
      温江小区那张满脸堆笑极力讨好的面孔和照片里的孩子不断在季桀脑海中浮现,又重叠。
      离开星星福利院后,陈茂荣也许可以用六年时间将过去结下的疤痕谨慎地藏在长袖里——时间永不能抹平伤痕,它只是一卷止血绷带而不是一剂包治百病的膏药。亲人的接连离世、那一夜被大火染红的天、还有一声声稚嫩的“扫把星”和砸下来的石子儿永恒地刻在九岁陈茂荣的骨头上,流进他的血液里,和他一起长大。
      季桀不知道他花了多长时间决心带上那面画着笑脸的面具,也不知道他花了多长时间决心把自己的痛苦千百倍地加害在别人身上——或许在他收到那段录像的时候,他在脑海中隐隐听到有人一遍遍提醒他:人人生来理应遭受死亡的苦难和考验,这样才公平。
      深夜,火车在黑暗中飞速前行,原来人心竟比这夜深邃多变许多。
      季桀掀开窗帘一角向窗外望去,夜色苍茫而凶险,辽阔无边的大地上孤寂亮着的两三点灯火好像扛起整片天空,在暗流的漩涡里脆弱地翻腾,顽强却不堪一击。
      黑夜的幕布上,季桀在窗户的倒影里看到了姚祯的眼睛。原来他也还醒着,木木地看着窗外半晌没眨眼。
      “你在想什么?”
      听到季桀的声音,姚祯才回过神来,忙趴在桌上莫名红了脸。
      “没什么。”他小声嘟囔,独自揣着心事佯装睡觉。不一会,车厢里响起微弱的鼾声,又一个夜晚在车轮咔嚓嚓的摩擦声中这样安静流逝。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疤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