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10 ...
-
半夜里,他们下了船后慧才与同船的那家人见了面打了招呼,在这个漆黑的码头上,慧和约翰是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而那家人家似乎是等人来接他们,攀谈中慧了解到这家姓顾,顾老太太,顾太太和2个孙子,一个8岁,一个5岁,顾老太太的儿子是傅作义将军麾下的一个参将,也是看到北平的局势不好,早早的就将母亲老婆孩子送到了天津,拜托吴军官找机会将他们从海上送到青岛他妹妹处,这个吴军官与他是好朋友,自然是愿意相帮。约翰扶着慧坐在行李上,和顾家人攀谈着,顾老太太看着一个外国人和一个中国女孩毫无着落的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禁问道:
“姑娘,你们怎么回到这里来呀?他个外国人怎么也会......”
显然她不太明白这个外国人怎么会还呆在中国,现在中国到处都在打仗,不过她不知道该怎么问,但慧明白了她的意思,于是向他们解释道:
“这是我先生,雷约翰,是为了我才留在中国的,为了回南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先离开北平再说,你们知道北平现在局势不太好,随时都有可能打仗。”
顾太太有点吃惊的看了一眼站在慧身后的约翰,于是说道:
“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我的意思是现在半夜三更的。”
“我们对这里也不熟悉,到了外面先找个旅馆住下来再说。”
“我倒是来过,不过当时是坐火车来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走出码头前面就是一个比较热闹的街道,你们可以到那里找找旅馆。”顾太太热心的说道。
“那你们哪?半夜三更,老的老,小的小。”慧问道。
一听这话,显然顾太太也意识到这点了,看了看自己的婆婆,就听顾老太太说道:
“这样吧,孩子他妈,半夜三更也没办法直接找到大妹家,我们也先到旅馆休息休息,明天一早在去找大妹,你看好吗?”
“听妈的。”顾太太温顺的说道。
“那我们一起走吧。”慧说道。
约翰知道慧现在身体比较虚弱,于是将两个箱子和包袱都背在身上,让慧空手慢慢的走,不过突然她再次干呕了起来,这让约翰再次紧张起来,怎么上岸后还呕吐哪?这时顾老太太走了过来问道:
“雷太太,还觉得晕吗?”
“从昨天就没怎么吃东西,在船上就一路呕吐不止,不知怎么上岸还呕吐哪?到了旅馆我要好好给你看看。”约翰焦虑的说道
“是不是怀孕了?”顾老太太问道。
这一问让慧和约翰都是一愣,慧仔细想了想,不禁想到自从再和约翰在一起以后,自己的月事一次都没有来过,这已经两个月了,她看向约翰,约翰有点兴奋的看着她,最后说道:
“到了旅馆我一定给你好好检查检查。”然后放下东西,将她紧紧的搂在怀里。
一伙人缓慢的走出了码头,果然是个比较热闹的街道,很快就敲开了一家旅馆,留宿的员工看到一个美国人,立马很殷勤的为两家开了房间。
第二天顾太太过来表示对慧的关心,慧害羞的说道:
“没事了,是怀孕了。”
顾太太立马表示祝贺,并说道:“现在你可要好好的安胎,我估计还不出三个月吧,这段时间千万要小心。”
这时约翰接过话来:“顾太太,现在我太太刚刚怀孕,我们本打算从这里乘船到上海去,但现在看到这一路上她遭受的罪,所以我们打算在青岛呆上一段时间,你知道我们在这儿人生地不熟的,所以想请顾太太帮忙,麻烦您的亲戚为我们租个房子。”
顾太太一听说道:“我们一会儿就去找我小姑子,到时候会和她提提你们的事,不过我不敢保证。”
又过了一天,果然顾太太和另外一个女士来到了旅馆,这位刘太太豪爽的说道:
“我嫂子和我提到了你们的事情,说实话自从7月份山东地区战事不断,很多人从四面八方涌入青岛,所以现在房子很难找,不过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倒是有一间房子可以住,就是周围环境不是太好,而且是公共厕所,没有厨房。”
慧担心的看了一眼约翰,就听他说道:“没关系,可以吗?”最后是看向慧,询问着。
就这样过了三天两人住进了刘太太推荐的房间,其实是一个两层小楼,过去是一家富户独居,但子孙不孝,败光家产,将最后所住的小楼也一间间出租了出去赖以维生,刘太太的丈夫是这家儿子的上司,对他家的情况非常清楚,这家人为了赚钱就将自己住的最大的一间挪了出来,自己一家搬到亲戚家去了。同楼的还有三户人家,都是从山东其他地区逃过来的,一家姓赵,老中青三代六口人家住在两间房子,另外一家姓王,五口人家,一对中年夫妻带3个孩子,也是住了两间房,他们住在楼上,楼下除了慧和约翰住在好像以前的客厅之外,还有一户人家都是女眷,一个老太太姓李,带着一个年青的媳妇和一个7,8岁左右的小女孩,年轻的媳妇李太太似乎身子不太好,一直卧床不起,在攀谈中了解到李老太太的儿子抗日战争中牺牲了,当时李太太听到噩耗后早产生下一个小女孩,落下了病,李老太太是个要强的,家里也算殷实,自从山东地区一起战争,就变卖家产,自已一个人带着病弱的儿媳和小孙女来到青岛打算投亲,不想亲戚没有找到,儿媳身体有抗不住折腾就留了下来,小女孩叫柳儿,大名叫李艳,倒是十分的懂事,不时的帮着奶奶干这干那的,不时还能从房间里传出读书的声音,慧再了解了李太太的情况后就主动的过去给她号了号脉,约翰也给检查了一番后说道:
“肺炎,李老太太,最好还是将她送到医院去诊治比较好,因为这个病易传染。”
李老太太一听就懵了,真的如果是肺炎的话,那么儿媳必须被送走,不说左邻右舍,就是自己的小孙女也会被传染,于是说道:
“雷先生,你是大夫,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现在就把她送去医院。”
“老太太,放心好了,我陪你去,正好我也想到医院看看能不能谋个职。”
李老太太将柳儿托付给慧照顾,将李太太送到医院去了,看到约翰是个美国人,既当过军医又在北平的医院干过,医院当即就让约翰过来上班,并保证以美元结算,而不是不值钱的法币,就这样慧和约翰就在青岛住了下来,不久就传出来北平已被解放军完全包围的消息。
约翰上班不久就听说在青岛有美国的基地,这让他兴奋不已,于是就时不时跑到大学路附近的美军基地附近的酒吧喝上几杯,并了解到许多不为外人知道的信息:其一就是美国政府对现在的中国中央政府很是失望,亦放弃对他们的援助;其二美国不但不会参入到中国的内战中而且很有可能会放弃中国北方,希望中国能以长江为界再显南北朝时期的分立;最后就是有可能转到一个名叫台湾的一个岛屿上。听到这些信息后约翰大吃一惊,立即追问何时,得到的答案是最后一刻,不过让他欣慰的是美国人可以随着军舰一起撤离,而且通过和这些美国人的接触,约翰和自己的家人通了话并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现况,将自己和慧的结婚照寄了回去,他还带着慧参加了美军举办的圣诞晚会,而左邻右舍看他一个美国人也都是尽力巴结,两口子倒也没有太在意,只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只是因为李老太太要常常往医院跑,就将柳儿时常的托付给慧照顾,慧无事就教她一些古诗词和一些中医药的知识,约翰有时间也教一些英文,李老太太甚是感激,煲汤的时候常常会给他们两口子做一些,而且时常让约翰多陪着慧出去活动活动,等等。可是就在年关将近之时李太太终于没有熬过去,走了,在外人看来,李太太的去世对李老太太来说可算是一种解脱,但对李老太太来说则是生活更加困苦,为了给李太太治病,她已没多少积蓄,再加上通货膨胀,物资短缺,让老太太也是一筹莫展,无法就求着约翰将自己的一些首饰卖给那些美军换点美元,后来还是约翰提了个建议:让两家合为一家,请李老太太多照顾慧,毕竟她已显怀,自己不想让她太劳累,安心养胎,自己负责养活她们祖孙俩,这反倒让李老太太感激不尽,是呀,因为他的美国身份,总会买到一些别人无法买到的东西,而且两口子对柳儿也不错,也让李老太太放心,就这样一家人算是开始了新的一年——1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