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问 ...
-
在图书馆的最高处,穆沥岑放下了手中的笔,窗外是淅淅沥沥的雨在下个不停。
她还是失了神,站在窗边望向湖面。
为什么要在图书馆围着一个湖呢?
就不怕有些人学着学着人生太难或是无聊而纵身一跃吗?
沥岑从来就不喜欢这样湿漉漉的世界,虽然她喜欢寂静。
雨水总是让她想起儿时爷爷为了家中那两亩田地,每次都冒着大雨和雷电,在田里搭棚,排水。
雨水总是聒噪的、苦难的代名词。
她最喜的是昏昏暗暗的灯火、无人问询的角落。但是这样子的一个地方,必须是足够安全,才可以与一颗最柔软的心坦诚相见。
只是很久,她都没有放任自己去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
因为有太多人认为,热闹是这个世界的本色。沉默是一种原罪。
沥岑是个天生的演员,她察言观色,迎合不同的人的眼光,扮演着不同人眼中的自己。无论环境再怎样天壤之别,这个习惯总是顽强地生长着,颇有些愈演愈烈的趋势。
有些厌倦了自己的自怨自艾,沥岑把视线放回到还没有看完的高等数学书上。
她向来是习惯按着书本的思路把知识点过一遍,这大概是她学习文科一贯的笨办法。她总是得把教科书当做故事书来看才学得下去,只可能是由于她的启蒙书就是那堆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吧。而这种学习方法极其需要一个好心情支撑如此耗费心力的工程。
情绪不对,思路也陷入短点。
沥岑走到阅览室,拿起了这几天的地方报纸,开始翻阅了起来。
他们这一代没有人喜欢阅读报纸。
沥岑家里很穷,全家只靠着爷爷微薄的村官收入和两亩田地贴补家用。
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哪有钱去买那些闲杂读物。
好在家里每天都有免费的报纸可以读,那是村里统一为这些村官订的。
沥岑的爷爷大字不识几个,沥岑就读给他听。不会的字,沥岑就瞎琢磨一通,到了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时她的文笔总要比其他在幼儿园就被家长送去古文班背唐诗宋词的同学要好得多。按照她的老师的话讲,别人的文章是干巴巴的挤牛奶似的话凑在一起,而她的文章像是在讲故事的人在讲,文字又是那样干净,不难看出她通透的心。
这,大概是沥岑从小到大听到的最好的夸人的话。
从那之后,除了家门口的泥巴和野花野草,她能够在家里写一天的文章。
地方的报纸没有官方报纸视野那样大,讲的更多的是街头巷尾的鸡毛蒜皮,也比官方报纸来得更有温度。
从国际体坛盛世到国内娱乐圈的斑驳迷离,从局部战争争议到政策的改革与外交上的刀光剑影,从黑科技的介绍到如今金融圈的微妙局势,是沥岑最喜欢报纸的一点,薄薄的几页最廉价的纸,却是浓缩了多少个人的世界,多少个历史节点。
她翻了一下,”陆远屣”这个熟悉的名字猝不及防地出现,按耐不住内心的好奇,沥岑没有像两年来一样刻意去回避他的信息。
他的履历自是比一般人来得惊艳,毕竟不是每个顶尖学府出来的人都能够取得如此让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