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没有读过很多文学作品,资历尚浅,阅历不高。但是还是想谈谈关于太宰和芥川的作品。也算是发发牢骚,谈谈自己的想法罢了。
大概在三个月前开始感兴趣日本文学。(才三个月就谈这些是不是有点狂妄?)(笑)期间读的第一本便是太宰的《人间失格》。读了一遍我认为不太明白,不太明白这本书到底想表达什么想说明什么,因为资历浅,所以怀疑自己理解的是不是太简单太浅显了。当时只觉得叶藏很悲观,活得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还不满足。至于感触最深的,也就只有看着妻子被玷污而他却无能为力什么都没有做。觉得他很懦弱,但是后来,看到他批判自己,一度堕落,可能多少明白了他是在惩罚自己,认为他也在厌恶那样懦弱的自己。读完《斜阳》之后,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人间失格。叶藏从小的环境决定了他的成长,他父亲的冷漠,家里的压抑让他的性格变得抑郁。父亲出门时他放弃自己想要的书,而改变成了父亲觉得他想要的玩具,也只是想讨父亲和家人的开心。中学时也是如此,习惯成自然,只是想博大家的喜欢与笑容。这与我读过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幼年松子做鬼脸只为了让父亲发笑有些类似。但《人间失格》中的道理和境遇比它要深很多,不仅仅浮于表层。之后的与陪酒女殉情,也是意识到自己只为别人而活但是已经成习惯的可悲?(不是特别明白,可能理解有误)能思考到后几次的自杀与堕落,但是不太能理解第一次的殉情。不过就像结尾老板娘说的:“我认识的小叶,只要不喝酒……不,哪怕是喝了酒,都是像神一样的好孩子,”叶藏虽然悲观,堕落,消极。但是他处处在为别人着想,把所有的错误揽到自己的身上,因为别人的原因而自己苦恼。
第二本《斜阳》。弟弟的性格与遭遇多少与叶藏有些相似。而母亲就是个像天使一样完美的好人。主角对作家的爱慕反而让我觉得肤浅,因为爱慕之情的开始也只是因为作家的一个吻。是否太过于讽刺?爱慕的结果就是自己弟弟怀着痛苦和自责自杀而自己却还沉沦在与作家虚无缥缈的甚至于不算恋情的恋情中。文章不长。开始的主角让我认为是很独立很自主孝顺的一个人,可能时代不同,她拥有当时那个年代女性没有的反抗精神。可结局女主只想让作家的妻子知道自己和作家有了私生子这件事让我怀疑女主的反抗精神是否太过于偏激或者异类了。弟弟的自杀感觉也在女主意料之中或者让主角感觉很轻松?并没有详细描写自杀后主角对于此事的想法和心情。感觉这篇文章更多想要表达的是关于革命战争和女性权利的问题。
在之后的《罗生门》,我读的云里雾里。全篇的文笔包括环境都很压抑灰暗。后来看了书评后才反应过来只是想写人性而已,可能误以为更深奥的东西只是浮在表层中我没有发现而已。家仆的几个心理转变被描写的淋漓尽致。善与恶之间还是选择了恶。但你能说他的做法是错的吗?我认为不可以。人在绝境中的做法不是由善恶这么简单的字眼可以说明的。只能说是人性使然,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只是自私使然。但是转念一想,你能说在将死之时,你能够做到无私把活下去的权利拱手相让吗?大家都明白而又不捅破的道理,芥川利用文字将它呈现在了大众的眼前。很残忍,但这一字一句都是事实。这也许就是小说与文学的区别。小说只是为了逗乐,没什么很直白很复杂的深意,只是为了剧情。而文学却相反,用故事来表达很多人们不愿意去直面的东西。
对于《小丑之花》的理解,我还不能谈关于全书,毕竟只读了一点点,并没有读完。但是在读完两页之后,我便擅自认为小丑之花里的叶藏,就是人间失格里的叶藏。小丑之花是比人间失格先完成的作品,但是我认为在写小丑之花的时候,太宰就已经在构思人间失格并且已经大体完成了。而很多他认为繁琐或者啰嗦的情节,包括构思时心里所想,所担忧,生怕人们不喜欢作品的解释,他的害怕恐惧成为了小丑之花这部作品。我不敢做过多评论,也不敢下过多结论,毕竟才读了几页。可能全部读完思考完之后那时的想法会推翻现在的,但谁知道呢,现在只想说说现在的想法吧。也许读完也会嘲笑我现在的想法有多么奇怪也说不定呢?(笑)
有不同想法很正常,太宰的书感觉不是教科书式的,每个人读完都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我自我感觉,芥川的书反而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