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水中仙(1) ...


  •   明亮的午后落满了蝉声,若非家里的绿植叶片轻晃,凌菡萏大约要觉得时间正在安静地凝固。

      她靠着沙发坐下,将头枕在垫子上,吃起了手里的雪糕。被清空的行李箱躺在她的腿边,提醒她独自一人的毕业旅行已经结束。那翻腾的海浪,棉花样的云团,着装清凉的陌生行人,以及优雅老去的建筑物统统成了过去时,被记录在她的相机里。

      手指划过一个偷拍的视频,无名的曲子温柔撕破了沉闷的空气。

      弹奏它的人坐在沙滩上,帽子墨镜口罩披肩将他包的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白皙的手在琴弦上游动,一对脚腕沾上沙子。他的曲子没有歌词,却让她联想到很多东西,比如海里的人鱼和飞鸟。

      相机界面突然跳出了电量警告,带领着现实的沮丧向她袭来。她翻身将脸埋进抱枕里,不耐烦的抱怨咕噜咕噜地从喉咙里冒出。

      鹤洋大学将成为全国最早开学的学校。尽管往年的军训项目推迟到了冬季,校方还是决定在八月底就结束这群新生游手好闲的假日。这所在招生名录上存在感稀薄的大学,离她的家并不远,甚至她还保留着幼年在校内散步的记忆,以至于她丝毫没有步入人生新阶段的概念。

      什么是该改变的,什么是不会改变的,新与旧的边界如此模糊不清。动物的幼崽与成熟的体凭外形便可区分。成长就是,变成和原来不相像的另一存在。

      凌菡萏抬起头,丝丝叹息飘出。她的脸颊、五官还和幼时一样稚嫩,杏眼载着汪盈的湖水,纤长的睫毛像垂落水面的柳枝。原是丰满的唇却被时光削得越来越薄,轻轻一勾总让人读出轻蔑来。
      这几日里,她和家人反复辩论关于复读的问题,最终落败,也只好接受了这样的结果。

      三天后,报到日的来临。

      这天的爸爸妈妈比她要兴奋。他们互相为对方挑选着合适的衣服,对着镜子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型或妆容,而她不过是套了一件纯白的T配蓝牛仔短裤,头发随意扎起在脑后。
      步入五十大关的凌爸有些发胖,艰难地蹲下身子检查了四五遍车胎的位置,似乎是忘了他宝贝女儿的大学离家只有三公里远。

      打扫和布置宿舍的折腾好不容易才停下,善于交际的凌妈在一小时内已经摸清了凌菡萏舍友的过去,连对方的小名都了如指掌。

      睡在对床的严有英是个严肃的外地女孩儿,一幅厚重的黑框眼镜让她原本清秀的面容大打折扣。同为外地人的曾允怡则早早展露出一种舍长班长学生会长的气质。临床的林梦茜活泼开朗得像个小公主,她是本地人,但家在另一个城区。

      站在她们中间的凌菡萏,则是个笑容都像水汽一样模糊,如同观光客一般的存在。她对周围的人事只有好奇,没有关心。

      天色渐晚,校园内的喧嚣接近散场。送行的家长陆续往校门涌去,凌妈和凌爸站在宿舍门口约了三遍周末吃饭才甘心离开,待这俩顽童一走,宿舍立即安静了下来。

      严有英是独自一人来报到的,曾允怡的父母送她到了之后便匆匆离开,连宿舍楼下的地砖都没踩一下。林梦茜是第一个到宿舍的人,将地面和洗手池都打扫了一遍,此刻正拉着凌菡萏的手亲昵地喊她阿凌,嘟囔着说要是菡萏早来一点,她的父母一定会非常喜欢她。

      四人一起在学校饭堂里吃了第一顿晚餐,之后便自由活动了。
      凌菡萏原本担心林梦茜要跟着她,可后者有一群亲友等着叙旧,饭还没吃光她就已经火速离开,将空间完整地留了下来。

      夜晚的校园泡在澄澈的月光和新生的兴奋里,仅凭脸上的表情就能够分辨出学生的阶段。懵懂新奇地张来望去的是大一新生,顶着莫名微笑的是早来一年的大二学生,眉头紧皱一脸心事的往往是大三学生,而大四生则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般很难在校园内捕捉到。

      凌菡萏走到湖边的长椅上坐下,揉了揉酸痛的脚踝。一只绿头鸭的幼鸟自在悠闲地游过,划碎了倒映在水面上的月影。
      “菡萏?”
      她闻声抬头,身旁站着一个熟人。
      “啊,质彬学长。”

      她站起来,轻巧地理了理额前掉落的碎发,恰好遮住了她一瞬间皱起的眉峰。高中时文学社的社长,从那时候他就非常关注她。高考之后他便有意隐藏自己的踪迹,听说是高考失利,没想到他是来了这里。

      “你报了鹤洋?”许质彬似乎有些高兴,他向路灯下的同伴招手示意,后者便耸耸肩离开。“你怎么没有告诉我。”

      “你不也没有说吗?一年了,大家都不知道你在哪。”她往旁边挪了一步,两人在长椅上坐下。
      许质彬听了,有些尴尬地笑笑,转了话头问她报哪个专业,宿舍被安排到哪里。凌菡萏一一作答。接着又聊起一些高中的往事,还给她分享在这里上学的心得。

      “不出意外,下一年我应该会升善水文学社的社长。凌叔叔是日报主编,关阿姨又是文学批评家,你应该会想加入文学社吧?”许质彬问号里都是胸有成竹,这让凌菡萏有些微妙的抵触,但
      她还是点点头。如果一定要加入社团,她想不到其他的好去处。

      许质彬抽出一张报名表给她,“一个星期之后会有社团招新的活动,到时一定记得报名。”之后
      两人交换了校内短号,许质彬陪着她走到宿舍楼下,非要看着她上楼。于是她只好走进楼梯,待许质彬走后又返回,只是这时,引起她注意的音乐已经停下来了。

      虽然只有寥寥几句,但那和她记忆里的声音十分相似。

      她匆匆来到生活区,原本在篮球场搭建好的舞台正在拆除,观众都在往外走。

      凌菡萏固执地要寻找那个声音的主人,站在那儿像是河流里的一根木桩。忽然有人撞上她的肩膀,差点让她跌倒,好在另一人及时搀住她的手臂。

      “阿凌!”林梦茜顺势挽住她,“你也来看迎新晚会的预告演出吗,刚刚那只乐队超赞的啊!”
      “迎新晚会?”
      “只是预演啦,主要是为了下周的社团招新。招新结束之后才是正式的迎新晚会。阿凌有想好加入那个社团了吗?欸?文学社……啊,那个在上面诗朗诵的社团啊,怪无聊的嘛,干脆阿凌跟我一起报街舞好啦,你这么高,比例又好,跳起舞来一定很好看……”

      凌菡萏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她的话,两人一起回到了宿舍里。有英和允怡也在宿舍里,有英站在落地窗前,双手交叉抱胸,允怡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低头抱着一叠资料,听见菡萏和梦茜开门的响动,立即抬头起身。

      “茜茜、菡萏,你们回来啦。”说话时还用手抹了抹眼角处已经干了的几滴泪。

      “你怎么啦?”林梦茜很快注意到了她泛红的眼圈。

      “没、没什么,就是情绪有些激动,没控制好。”曾允怡扯出一个虚浮的笑。落地窗前的有英从鼻腔里挤出一声哼。

      两人之间似乎发生过一点冲突。
      开学第一夜吗……凌菡萏颇感苦恼地拿起允怡桌上的一些资料。

      “刚刚辅导员来过了,她给我们发了新生手册和系课程指导。”允怡轻描淡写地抽出了凌菡萏手中的资料,逐一分发到四人的桌子上,“明天八点钟在大礼堂举行开学典礼,然后是几节关于使用校内设施和系统的指导课,再接着就是社团大道活动了。我刚刚把这几天的安排都写下来了,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份。”她有撕下已经写好的便利贴,分别贴到每个人的手册封面上。

      严有英铁着脸从三人中间穿过,径直走进卫生间,以恰好的力度关上

      “怎么突然就生气了。”林梦茜抱怨着。

      “不怪她,都是我不好。刚刚你们都不在,辅导员急着要每个宿舍的舍长,我想你们也许都不想当,我就把我的名字报上去了。我没想到有英可能想当舍长,所以她……”

      “所以我说,她做得不对,她应该等到我们都回来,至少发个信息告诉我们。而不是自作主张。”有英从卫生间出来,接上了她的话。“大家以后要住在一起四年,我希望牵涉到所有人的事情发生时,大家能够商量着来决定。”有英直勾勾盯着允怡,后者低下了头。

      严有英是个极其重视规矩的人,有时显得不懂变通、不近人情。

      “对不起……”曾允怡小声嗫嚅着。

      “哎呀,这次是特殊情况嘛。也不是什么大事,有英你要是想当的话,我们去找辅导说一声就好了。”林梦茜拉着允怡和有英的手腕,多亏有她,房内的气氛才不至于那么僵硬。

      严有英还想强调这是关乎规矩和原则的问题,被一阵敲门声打断。

      凌菡萏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打开了门。

      “学妹你好,”为首的男生浓眉杏眼,短发凌乱但有致,短袖下的手臂有着流畅的肌肉线条,“我们是学生会体育部的,我们每学期都承包了各个院系的体育比赛,虽然忙,但是可以结识到很多人哦。”

      凌菡萏看见门外的几个学生会体育部的成员,个个身材挺拔,精神饱满。他们像熟人一样自顾自地走进了她们的宿舍,林梦茜和曾允怡很快同他们聊了起来。严有英那张严肃的脸也放松了不少,在一旁听着他们聊得热火朝天。

      善于聊天的人不管到哪里都很受欢迎,比如林梦茜,比如自称体育部部长的郑海蛟,他们站在人群中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焦点和中心,像漩涡一样带动起周围的气流。他们的存在就是快乐的象征。

      “想什么呢?也不说话。”郑海蛟突然闪到凌菡萏面前,笑起来的脸颊出有两个浅浅的凹陷,凌菡萏将手背在身后,差点没忍住要伸手去戳。

      “第一天有些迷糊……”凌菡萏迷糊地答话,也不知怎得的就交换了联系方式,回过神来时体育部的成员已经和她们作别离开。

      宿舍里再次安静下来,各自整理起自己的东西。曾允怡到阳台上打电话,严有英认真看起了发下来来的指导手册,林梦茜的歌声伴着花洒的水声传出来。凌菡萏觉得这一切都非常的不真实。高中老师总说大学是自由的,这是一个虚渺的词语。当她走在真正的大学校园里时,仿佛自己身处汪洋大海之中,风平浪静的隐喻下暗藏巨浪。自由使她失去了方向。

      脑袋昏涨,她揉揉眼睛,坐在椅子上打开手机,一条一条看起朋友们的动态。她给同学杨青彦的动态点上一个赞。杨青彦是全校唯一一个临近高考时弃考的人,她也是现在才明白过来,他有的不仅仅是勇气。从前没有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接连浮上心头,往后要做什么?生活怎样度过?她自知不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人生并非要拼搏出一个名堂不可。

      十八岁的她,不知自己正否定着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水中仙(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