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黄昏渐近,残阳如血。巍峨的大越皇城上宣明帝袁立鹏正率文武百官们焦急的等待着帝国百胜之师的归来。
城门下一骑飞驰而来,一到城门,马上骑士便翻身下马,跪禀“陛下,大将军王已率虎卫军距皇城三里处。”
“哈哈,朕的帝国柱石终于回来了,诸卿随朕下城迎侯大将军王的凯旋。”
不过一柱香的时辰,不远处便出现黑色铁骑的身影,先是数骑,数十骑,越来越多,成千上万的铁骑奔驰而来,整座皇城似乎都在这股黑色洪流面前颤抖。
名震天下的虎卫军,昔日鼎盛之时完整编制足有十万骑,如今只有两万骑而已。但正是这区区两万骑却是帝国最坚固也是最后的壁垒,上马,野战称雄,下马,便是铜墙铁壁,武勇冠绝天下。
临近皇城数百米,铁骑开始缓缓减速,前军向两翼徐徐散开,露出中军。一杆绣着狂野的黑色金边木字的巨大战旗迎风而动,那便是大将军王的王旗。
王旗下数十位黑色魁梧骑将簇拥着一位身着暗金色铠甲的将军,将军面相不过二十余岁,深邃的眼眸透着远超年龄的沉稳和威严,正是这只帝国雄狮虎卫军的最高统帅,大越朝亘山王,大将军王——木倾城。
木倾城骑着座下黑龙宝驹来到宣明帝十数米前,翻身下马,单腿跪下“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宣明帝急切的来到木倾城身前,双手托住沐清城“爱卿速速平身,久征在外,想煞朕了,宫中已备好酒宴,今夜朕要与卿畅饮。”
“谢陛下。”木倾城侧头对身旁副将道:“木战,安顿好全军将士,除却巡营兵士,余者今夜皆可饮酒,但切忌醉酒,违者斩。”
“诺。”
宫中美酒佳肴,载歌载舞,作陪的文武大臣们屡屡向木倾城敬酒,贺词不断。
木倾城,酒量惊人,千杯不醉。概因常年领军作战,每遇创伤,唯烈酒可解痛楚,却从不醉饮。
酒过三巡,宣明帝年逾半百,已有醉意,其身体状态远不及盛年之时。
“爱卿此次平定南疆叛匪,劳苦功高,朕本欲让卿在京师多休养些时日,但璧霞关战事危急,贼酋吴镇率众四十万扣关,璧霞关虽有八万精锐,朕仍不放心,唯有大将军王亲自坐镇,朕方可放心无忧。只是爱卿方久征归来,又要远赴沙场,朕于心不忍。”宣明帝面露难色道。
“陛下无需多虑,守卫大越,是臣一生的职责,何来劳苦。璧霞关是京师的门户,不容有失,待臣麾下将士休整一日,后日臣便率虎卫军开赴璧霞关,讨伐叛逆,以正大越。”木倾城起身道。
“有爱卿在,朕之大越固若金汤,爱卿不愧是上苍赐给朕的无双战神。爱卿有何需要尽管开口,朕皆可允之。”
“臣谢陛下。”
“爱卿,朕不胜酒力,有些乏了,卿今夜多喝些,便住在这宫中,不必回王府了。朕差点忘了,燕儿许久未见卿了,甚是想念,酒毕卿可自往燕华宫,朕便少陪了。”
“陛下请便。”
大越朝自太祖立国至今已三百余载了,早已到了日薄西山的境地,若非木倾城东征西讨,四处灭火,这大越早就改朝换代了。
并非木倾城一味愚忠,而是□□两族早已一体,袁氏执政,木氏掌军,这在三百七十三年前便已注定。
前朝大武氏末期,民变四起,天下割据,生灵涂炭。大越开国之君袁天成之父本是武朝御使大夫,因直言谏君,被贬流放至柳州。因战乱流落木家村,袁天成自幼聪慧,学富五车,与初代亘山王木山一同长大。木山从小天生神力,痴迷武略,两人一文一武,互有所长。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袁天成起兵自立,木山便追随他四处征讨,大战十数年,终于成为这乱世中最大诸侯之一。
其后一次决定性的大战中,敌对势力孤注一掷,派出麾下最勇猛战将率少数敢死精锐直取袁天成所在的中军大营。此时木山正在前线统领大军作战,得知消息,连夜率亲卫军护主。最后关头木山奋不顾身为袁天成挡下一箭,木山虽侥幸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一只眼睛。袁天成用那只箭划破左掌,以血立誓,他日袁氏称皇,木氏一族掌军,王爵加身,世袭罔替,永不相负。木山同样以血立誓,即便袁氏与天下为敌,木氏一族也必将为袁氏死战到底,亡于其先。——史称□□铁盟
果不其然,袁天成建立大越国,赐木山名木铁山,封异姓王亘山王,永掌兵权,王爵世袭罔替。
其后数百年间,袁氏一族或明君,或昏君,却从未消减木氏一族权势,木氏一族也从未背叛。十数代亘山王,除却生老病死的,其余皆是为袁氏江山战死于沙场。
木倾城之父先代亘山王,便是盛年之时死于平乱之战中。木倾城方以十三岁弱龄领受亘山王爵,统领虎卫军征战沙场。
木倾城虽是历代亘山王年岁最少者,却也是最能征善战者。自十三岁领军以来,十三年间,大小战事不下百起,却百战百胜,无一败绩,是以宣明帝加封其帝国柱石大将军王,更有意将帝国最璀璨的明珠——帝国六公主袁梦燕嫁与他。
大越大厦将倾,虽与宣明帝在内的大越近几代皇帝的不作为,昏庸有关。更与这些高处庙堂,不思为国,只知享乐的文武百官脱不了关系。所以当宣明帝提到六公主离开后,这些个大臣不久也都一一借口不胜酒力告辞。
独自一人来到燕华宫前,早有侍奉六公主的宫女等候在此。
“奴婢参见大将军王,公主知道大将军王一定会来,所以让奴婢在此等候。”
来到燕华宫内,引路的宫女便知趣的退下。
“木哥哥已经许久未来过这燕华宫了,燕儿有些想念小时侯了。”身着红色长裙的六公主袁梦燕端着一碗解酒汤徐徐走向木倾城。
“公主和臣都长大了,儿时太遥远了。”
“即便再过十年二十年,对燕儿来说木哥哥还是木哥哥,木哥哥先把汤喝了吧,不然就凉了。”
“谢公主。”木倾城接过汤碗,一饮而尽。
木倾城比袁梦燕大六岁,两人实际上从小一块长大。幼年时,上代亘山王,常年征战在外,木倾城便经常留住宫中。木倾城之母和袁梦燕的母后更是好友,是以幼时常常一起玩耍嬉戏。只是随着上代亘山王战死沙场,木倾尘继承王爵,领军作战,便很少来这燕华宫了。
并非木倾城不懂公主的心意,只是沙场征伐,凶险莫测,虽百战百胜,然而只要败了一次,或许就会丢了性命。百战不怠,其间多少次濒临死关,这身铠甲下,又有多少创伤,早已是伤痕遍布,不然又何必每每以酒镇压疼痛之感。
多少代亘山王血溅沙场,或许下一战便轮到他木倾城,百战黄沙,早已看透生死,无惧亡途,只是不想让这眼前的柔弱女孩徒增伤心罢了。
六公主虽外表柔弱,却内心坚韧聪慧,知晓木倾城的想法,却有自身的坚持,一生只愿为一人守着这燕华宫。
或许这便是木倾城的无奈,亦是袁梦燕的无奈,更是他们的宿命。
望着木倾城脸颊新增的一道疤痕,袁梦燕的心仿佛也被利刃狠狠割了一刀。公主柔嫩的手轻轻抚摸那道疤痕,公主的泪不由滴下,木倾城并为躲闪。
“很疼吧,木哥哥。”
“不疼。”
公主的泪再次不争气的落下。
木倾城忽然觉得此时自己的心疼的无比厉害,远比满身的伤痕来的痛楚,不过久经沙场的他,早已由不得自己脆弱,生死无惧,注定要英雄铁胆。
“公主,天已不早,早些休息,臣告退了。”木倾城觉得自己该离开了,硬着心肠转身便欲走出燕华宫。
“木哥哥,燕儿真的真的好想你,好想不让你走”袁梦燕猛的环抱住木倾城。
“木哥哥,每次你出征,燕儿都好怕,好怕你会和木伯伯一样,再也回不来了。”
“燕儿知道,这是木哥哥的坚持,所以燕儿不会任性,燕儿会在这燕华宫一直等着木哥哥,等木哥哥从璧霞关凯旋归来,燕儿便求父皇,让燕儿嫁与木哥哥,为木氏一族传承血脉。”
木倾城身体一颤,“好,待我从璧霞关凯旋。”
袁梦燕再多的不舍,终究松开了双手。
木倾城再未言语,径直走出燕华宫。
待木倾城离去,六公主的母后从内室走出,抱住流泪的女儿,“木倾城是大越最后的镇国柱石,大厦将倾,唯有他可以力挽狂澜,他是英雄,适逢乱世,英雄注定一生血沾尘,愿来世你等莫要生在帝王家。”
袁氏执政,木氏掌军,袁氏称帝,木氏为王,愿来世莫为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