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酒液入喉,甘冽绵软。
“这是什么酒?”我轻轻地晃着玉杯,笑着问。
“禀娘娘,这是山西进贡来的竹叶青。”高力士在一边恭敬地弯下腰去。
“哦,是么。”我依旧浅浅地笑,看向亭外的花海。还有更远的,淡淡的霞。微微的眷眷的橘红色,似乎染得那满园的牡丹都失了往常怒放的神气,却带了些倦倦的意思,象是等着一个奢华的梦,可以沉醉其中,永不醒来。
“也快该掌灯了吧。”我望向的那个方向,远远地,静谧无声。看来他今天,不会来的。
酒杯一倾。流出嘴边的也液体懒得去擦,“再倒。”我说。
高力士恭敬地又斟一杯。
“云想衣裳花想容……”
喃喃地,竟念起了那人的句子。突然间又很想冷笑。
这样美的人,是谁?
并不是我。
而是那个谪仙样的人。清华如月,容色似剑。偏偏又生了一身疏狂的傲骨,让人无法移开视线。
高力士又开始嘀咕他的不是。
我笑:“你莫非还记着帮李白脱靴磨墨的事,才这样诋毁他?”
他暗暗地流了冷汗,我知道。然后又是长篇大论,表白忠心。
我笑着把酒一杯杯倒进嘴里,心思早就已经飞开了。
高力士,永远不要自作聪明。
龙椅上的那个人,他比你我都看的清楚。
还记得那天殿上试才结束,我问皇上:“您若真想重用李白,何苦让他得罪高力士?”
皇上挑起清刚的眉,意味深长地笑。
“李白?文才不错,人才也出众。只是,爱妃你觉得他果真有施政的才能么?”
我悚然。
皇上笑了:“他不属于这里。留得一刻是一刻罢。”
那笑,透着很深的寂寞。
此后,皇上常常与李白在文华殿吟诗,彻夜不眠。
就象今天。
不让李白入官场,才是保住他风华的法门么?皇上你何曾为了人考虑得如此周全?不管这是不是他想要的。
皇上,我知道。我知道你爱这个人,却是以万乘之尊的方式。他也爱您的,只是,当他不得不走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他会如何恨你?你要如何放手?
我累了。象你我这样的人,终究不过是皇上的玩具吧,高力士。
旧了,不知何时会被抛弃。真正的自由,只有皇上爱的人,才得的到。
我累了,醉了,要睡了。
迷蒙之间,听到自己说:“是么?这李白也太猖狂了,给他点颜色看看吧。”
反正这些,都不过是操纵者的意思,我不过是个木偶,只会跟着线动。
想完这些,便沉沉地睡去了。
这里是繁盛的大唐,一个奢侈糜烂的梦。我只要跟着睡去,不需要醒来。
睡着了,就好。醉了,也无妨。
因为这里只是梦,对罢?
====================================================
杨玉环 719~756年,唐代蒲州永乐人(陕西华阴县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