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回春 ...
-
火烛跳跃,忽明忽暗,闵回春挑了灯芯,又往炭盆里添了几块木炭,拿铜筷子拨旺了,才回到小方凳上坐好,左手遮盖住臼口,右手握着捣药杵小心的将白豆蔻碾碎,闵中正手执狼毫笔将多余的墨抿在砚台边上,将白日里遇到的典型案例整理了誊抄在手札上。
“爹,制首乌快空了。”
闵回春拉开药柜将捣碎的白豆蔻放进匣子,看见最里面那一格的首乌只剩下几片了。
“不必知会我,你看着补上就好。”
闵老头有意锻炼女儿,许多事都放给她去做。
她捡起一只方便实用的炭笔,一边查看药柜里的余量,一边将需要补的药材在纸上一一列了下来,明日把单子递到郝家药铺,郝掌柜自然会清点好数量然后派遣得力的人送过来。
闵回春做惯了的这些,不用多费脑筋。
但眼下还有一件事让她放心不下,近年来起阳斋不知道怎么跟武县令攀上了关系,从他那里得了不少便利,将药材生意做的风水水起,冲击之下郝家平安堂的情况不容乐观。
眼瞅着五年一届的“药王”选拔开赛在即,按照如今的形式,还真不好说谁会拔得头筹,已经蝉联两届的郝记平安堂能不能继续蝉联下去还是个未知数。
当然,为公为私,闵回春都希望获胜的是郝记。
且不谈官商勾结这茬,苏记若是诚信公道也就罢了,可其中假药滥竽充数、说什么治病救人,简直就是谋财害命……也就是骗骗外地那些对药材一知半解的商户。
她还是第一次见有药材铺子张贴“满多少银子送鸡蛋”这样的告示。
这样荒唐的人和事,爹爹自然不肯与他们同流合污,今儿白日里是他们第二次送药上门,爹爹连表面上的功夫也不愿做了。
她担心的是他们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闵中正不知道什么时候誊抄好了医案,正倚在椅背上轻阖着眸子闭目养神,闵回春知道此事惹得他肝气郁结重犯了偏头痛的毛病,忙凑过去给他“拿五经”,着重按揉着少阳经脉循行之处。
见他蹙着的眉头渐渐松开,她才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担忧,“爹你白日里下了那姓苏的的脸面,不知道他会不会再找上门来?”
“大门开着,管他来不来,就这等手段还想拉我下水。”
闵中正在气头上,语气刚硬不容侵犯。
闵回春皱了皱眉,“就怕他们对爹爹怀恨在心,做出报复的事来。”
闵中正摇摇头,示意她去一边儿歇一会儿,一边跟女儿解释。
“入秋便是药王赛,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他们不会傻的来招惹我,何况我行的正坐的端,任他们想要滋事,也寻不到丁点儿的由头。”
*
夜深人静,闵回春心中惴惴,总觉得山雨欲来。
既然睡不着,索性披衣坐起,拿出白日里没看完的《针灸甲乙经》来看,盯着一页看了半天半点也不进脑子。
无奈,又重新回到床上,从丹漆樟木箱里里翻出一本两指厚的书册。
制作工序反复,手工裁纸沿中线对折,以中缝为准,一一码齐,圆锥钻孔,亚麻线勾链,书脊扫上白糯米熬制的浆糊,沾上墨蓝色的麻布书皮,翻阅起来就像蝴蝶飞舞的翅膀。
是郝云峰亲手做的“蝴蝶装”。
内里行楷行云流水,洋洋洒洒的勾勒出西南边陲的江河湖海、风物人情,字里行间仿佛能窥见那骑象而来的娉婷少女、千人千面的祭祀之舞、还有深夜偷偷爬上女儿家绣楼的壮年男子……
这是十六岁那年郝云峰送给她的生辰礼物,这册子他一共制了两本,他们俩人手里头各有一本。
书里写的是他游学途中的真实见闻,页脚上还不忘注上自己的所思所感,遣词造句带着他独有的诙谐和风趣。
闵回春翻了几页,不知不觉中,提起的心渐渐放了下来。
很快便沉沉睡去。
*
季春时节,早晚时分还透着凉意,入目已是绿肥红瘦的景致,鼻息间尽是好闻的槐花香。
天将破晓,红日方从漫天的霞光里探出半个头,沿街的早点茶铺已在门前的空场上摆上方桌长凳,生火热锅,不一会儿,油茶包子的香味丝丝缕缕飘进千家万户的窗柩。
街角的中正堂前排了一条长队,收拾妥当的闵回春抱着一盒坠了香囊的竹排从里面出来。
“王大娘,今儿来得可早,您吃过饭了吗?”
清清脆脆,宛若门前垂柳上那只亮嗓的黄鹂鸟。
说话间,闵回春边将写着“壹”的竹排递给排第一个的妇人,鹅黄色的宽袖用攀膊系在颈后,抬手间露出一节藕臂。
“吃了吃了,为了讨这第一的彩头,我在对街买了包子带过来吃的。”
妇人拿了竹排,整张脸上都透着喜色,竟有几分眉飞色舞之意。
闵回春看得有趣,来此的人大都身体抱恙,心有郁结,有如此兴致的人可不多见,如今心情一舒畅,对身体有益无弊。
“那便好,王大娘,您进去就行,我爹在里面候着您呢。”
话音刚落,那妇人便扭着肥硕的身子,两步并作一步进了中正堂。
是了,闵家医馆以中正为名,规模不大,却胜在主人医术高明,闵中正仁心仁术,在泗水县颇有口碑,闵大夫只一个女儿,唤作回春,取妙手回春之意,年二九,生得聪敏灵秀,承了闵中正的一身医术,假以时日,定能青出于蓝。
闵回春笑得眉眼弯弯,摸出竹排依次往下发,期间,小学徒青竹搬了长凳让病人坐下候诊。
十五张竹排发完的时候,壹号拎着裹了药材的麻绳正往外走,叁号刚进去一会儿。
青竹看着队伍,又看看廊前木板上贴的告示,最终看向明艳动人的闵回春,称奇道,“师姐这法子简直妙极。”
那告示红纸黑字,寥寥数字便把事情写的明明白白。
大意是为了能够仔细辨证看诊,避免误诊贻误病情,也考虑到大家候诊时辰长的境况,实行限号的章程:
每日看三十个病人,上下午各半,上午寅时开门,下午午时看诊,来者自行排队领取竹排,如果号码排在靠后的可以先去忙自己的事,估计着时间差不多了再来,而第十六个来的人便没了机会,可自行离去。
闵回春摇摇头,“这法子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实际上有不少弊病。”
“怎么说?”
她转了转黑白分明的眼睛,正想着怎么跟这单纯的小师弟解释明白,眼睛扫过路面,注意力被往这边飞奔来的那只虎斑橘猫吸引过去,镇上养猫的人不少,闵回春早就见怪不怪了。
像橘猫这种,大抵十有九胖,她平日里见多了对街陈寡妇家那只肥的像是要压倒炕的橘猫,这样“瘦骨嶙峋”的她只记得一只。……
那猫也在看她,一双眼睛像是碧色的琉璃珠子,懒洋洋的打量着她,闵回春莫名觉得那张猫脸上有几分傲娇。
“旺财,慢点。”
微哑的男子声音。
晨光熹微,莺啼柳绿,一身青衫的高瘦男人从小巷拐出来,手中的遛猫绳一紧,他便迅速往前疾走几步,不忘伸手拂去额上的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