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一战成名 ...

  •   走了数十步之后,王秋翎挥手说:“停!”
      百余人停下来,最后的一个才刚刚进入山谷。
      “有埋伏。”王秋翎说。他现在已经确定卫军的确在此设伏,方才他清楚地看到山头有人影。王秋翎没有考虑为何自己的目力竟然如此之好,一眼看到隐藏的敌人。
      闻听此言大伙儿一阵骚动。“别担心!他们暂时不会出击。他们在等咱们的大部队。”王秋翎轻松四顾,似是在看风景,毫不在意。

      “大伙儿走了半天累了,咱们坐会儿歇息吧。”王秋翎率先在地上坐下,将武器解下,放在地上。
      “为什么咱们不退回去?若他们突然冲下来,咱们跑都来不及。”有人小心翼翼地问。
      王秋翎解释说:“现在已经是跑不及了。咱们大部队距离还远,若这会儿仓惶逃命,他们便知道咱们只是小股前哨。我估计这里起码伏有三五千人,他们若出击,不出百步咱们这些人就会尽数被杀。若咱们不慌不忙,他们反而害怕是咱们在诱敌,不敢盲目出击。”

      山谷里很寂静,百余名郑军或坐或卧,或擦拭兵器、或低声私语,一片祥和安宁。
      王秋翎估摸时间,测算己方大队人马距离应该不会太远,遂低咳了一声,轻声说到:“大家伙听我号令,我说跑,都能跑多快就多快,迅速与我军回合。他们若追来,伏击就算失败;他们若不追,咱们的命就保住了。此时天色已晚,我军在谷外扎营,他们在山头吃风,看谁能耗过谁!”
      有军士嘻笑着说:“现在这时节,在山里受一夜寒气,明天连刀都举不动了。”
      王秋翎说:“先别笑,待会腿长些,保住命以后在笑。”

      王秋翎正说着,突然心念一转,抓起地上的弓箭连站都没来及站起,猛然一拧身一抬臂向山头某处射去。只听啊的一声,竟然射中一名敌军!众人还未来及惊讶,只听王秋翎大喊一声“跑”,便猛地跃起向谷外跑去。
      敌军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追击,王秋翎他们顺利地回归主队。

      这支队伍是孟养浩亲自带队,大约一万名军士。听完汇报后,孟养浩也对王秋翎那一箭觉得匪夷所思。王秋翎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也许是当时那名敌军盔甲反光被我突然看到了,总之我突然发现那个人。而且那个人应该是个将领,我似乎看到他穿的是将领的盔甲。”
      孟养浩不可思议地摇摇头:“怎么可能有那么好的眼力?”
      有人插嘴说:“我们刚入谷,王副尉就说有埋伏,我们什么都看不出来。”
      孟养浩又问:“你们跑了以后,敌军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王秋翎点点头:“我也奇怪,起码该有一阵子乱箭的。”
      孟养浩哈哈大笑。“看来天助我军!秋翎,可能你射杀的正好是敌军将领,他没来及发号施令便死了。”孟养浩大喝一声:“来人,传我军令,烧山!”

      后来从俘虏口中得知,王秋翎一箭射死的果然正是将领,孟养浩抓住群龙无首的时机烧山,敌军立刻大乱。王秋翎在这次战斗中立了头功。不过最开心的还是雪樱,数千战士饱含凌厉杀气的血让她过足了瘾。
      王秋翎杀得兴起时,也不顾皮甲被敌军武器刺破脱落,只穿着一身布衣。只见他腾跃跳纵,身手敏捷,长剑每次刺出,必有一人倒地。此时他早已将出征前对张离说的不会象他爹一样蛮勇之类的话了,幸而有银丝甲护身,加之如果真有危险,雪樱会感应到及时护住他,因此王秋翎杀敌数百,自己毫发无损。
      是战王秋翎一战成名。

      郑吴联军的作战计划完美地进行着,没有任何意外。最后的大决战,全剿卫军三万人、越军五万人。王秋翎的表现非常突出,他一人斩杀了多名敌军将领,杀死普通军士无数。周焘与孟养浩在中军督战,眼光都盯在王秋翎身上。周焘感慨地说:“我大郑又出了一员猛将。”孟养浩笑着说:“不止是猛将,是智勇双全,难得的人才啊!”

      郑吴联军占领了澜洲城。三万郑军趁乱悄悄消失,依然是两万郑军随着五万吴军杀向越都。后面的战斗中以吴军为主要力量,郑军只是辅助。吴越联军锐不可当,连续攻下越国几座大城,还未杀到越都,越王派使送出降书。
      只是,越王的降书由使者明火执仗送进郑军大营,降书中称郑军为虎狼之师,越国心悦诚服,愿献上越国所有领土,但求留下越都勉强容身。孟养浩看完降书后叹口气,越王不甘心啊,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吴越两军的关系立刻紧张起来。孟养浩一边做好随时反水的准备,一边让大司马周焘亲自带着越国降书求见吴军主将郭晋林。
      “郭将军,这很明显是越国的离间之计,将军大智慧,想来不会上当。在下看越王的降书极无诚意,只是诱我家将军前去受降,只怕是想分离两军,逐一击破。”
      周焘的说辞很有道理。郭晋林心里也明白这事情古怪,但作为吴军主将,他必须作出义愤填膺的姿态。在周焘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后,郭晋林才问到:“依大司马所言,计将何出?”
      “很简单,不受其降,直捣越廷!”周焘语气凛冽。“为了表示我军诚意,我军驻留此地仅作接应,并不进入越都。”

      听到周焘此言,吴军诸将都表示满意。如今破越都已是举手可得,吴军入越都,则越国必然是向吴军请降。
      周焘又好意提醒说:“在下看这越王颇为阴险,心怀不甘,即使请降,也不会真正臣服。郭将军觉得呢?”
      郭晋林望了周焘一眼,心想这人只翻翻嘴皮,便要了越王一族性命,真可谓杀人不用刀了。

      吴军自去攻打越都。虽然越都只剩下孤城一座,但也支撑了不少时日,吴军付出很大代价才得以破城。越王知吴军定不会放过自己,竟赐了所有嫔妃皇子毒酒,自己也饮鸠而亡。
      吴军志得意满地携着大量越王宫中宝物和越国国玺凯旋出城,一出越都,看见的是严阵以待的郑军。

      与郑军一起联合作战了月余的吴军毫无戒心地走过去,郭晋林隐约已能辨识出“孟”字大旗下威风凛凛骑在马上的孟养浩的身影,便露出一丝笑容,打算打马上前相聚。在前队距离郑军不足一箭之地时,郭晋林突然看到孟养浩挥了挥手,郑军的弓箭手突然齐齐引弓,漫天箭矢如黑云一般袭来,顿时天昏地暗。
      大片的军士倒下,吴军懵了。反应过来的军士撒腿向后跑,各队将领管束不住,自己也被人流冲撞得东倒西歪。郭晋林看形势已经失控,便号令返回越都。
      后队的军士刚出城没多久,很快返回越都,奔上城墙布好防守,然而前几日攻城时,城墙受损严重,到处有不少塌破,城门被损毁还没有修复,因此完全不能将郑军阻于城外。两军在城门狭窄处短兵相接,混战一团。

      郭晋林想起越王宫保存完整,宫墙高厚,可抵挡一阵,便率众撤入越王宫,紧闭宫门。待听到部下报来损失情况,不禁暴跳如雷。进宫虽然越都损失了万余军士,吴军尚有三万八千多名,如今带入宫中的仅有八千多名。若方才军队不乱,郑军只有两万人马,己方将近四万,根本不至于落败至此。只是吴军胜仗之后劳军几日,多已懈怠,遇见郑军时全然未曾想到一个月的并肩作战的战友会突然变成敌人,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可怜郭晋林至此都不知道城外是五万郑军而不是两万。他若知道郑军有五万之多,也许心里会稍微好受些了。

      “将军,宫门守不住了!”气急败坏的下属跑来汇报。
      郭晋林漠然地摆摆手,表示知道了,却并不发布任何号令。大势已去,给儿郎们留条生路吧。郭晋林的眼睛突然有些湿润。越都城破的时候,越王在宫中,是不是也象自己此刻的心情呢?悲愤而无奈。
      越王宫内人多是饮鸠而死,死后的尸体都非常恐惧。郭晋林吩咐人辨识出越王及其几位贵妃皇子的尸体安葬,其他人一个大坑埋了。已经过去好几日了,越王宫的空气中还有一种古怪的味道,中毒而死的人散发出的特有味道,臭味里带些甜味、香味。

      郭晋林突然拔出佩剑,指着宫门,仰天大笑起来。在宫门被撞破的瞬间,王秋翎一眼看到吴国主将挽了一个极其绚丽的剑花,轻轻划过自己的脖颈。
      笑声未绝,人已倒下。

      主将既死,其余人大多抛下武器跪地投降,个别负隅顽抗的全部被剿杀。郑军在越都外早已设下重重防线,防止有吴军逃逸报信。吴军五万大军无一生还,而吴国一无所知,还沉浸在前几日接到攻破越都的欢悦之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