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纽约3 ...

  •   温妮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解决了房子的问题,速度快到让跟着她一起来的库克目瞪口呆。

      库克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最终的结果是温妮以两千美元的价钱买下那间小别墅,神清气爽的出来,而原本还打算敲.诈一大笔的房东女士则是脸色难看。

      “不要惊讶,正常操作。”
      完成一个完美反杀的温妮风轻云淡,好像刚刚省下的不是三千美金,而是三美分。

      正常操作?
      亚瑟眼尖的看到送他们离开的前房主女士那一瞬间扭曲的表情,嘴角一抽,对自己的老板又有了新的认知——他错了,不该认为卡特小姐太好说话容易被欺负,事实证明有钱人之所以有钱,那都是有原因的。

      从她买下房子到住进去满打满算也就不到半个月时间,这得多亏了温妮每天日常的饭后消食活动——去自己未来的新家敲门催促上任房主赶紧搬走。

      这番操作让每天被温妮拎着补习经济学知识还有基础科学的亚瑟看得嘴角直抽。
      原谅他现在暂时还不是管家,对老板的了解还不够,他感觉自己每天对老板都有新的认知,跟着知识水平一起刷新的是他的三观。

      “半个月之后的现在,库克,回到我们的第一课,分析前年金融危机爆发并蔓延到全世界的原因。”

      现在在亚瑟的眼里,老板那张明明十分好看的脸不比半夜能让人做噩梦的怪兽好多少,尤其是讲到经济学相关课程的时候,她简直就像世界上最可怕的巫婆!就连海蒂·格林女士都得靠边站。

      当然,为了自己的饭碗着想,这样的想法亚瑟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温妮一边在新家客厅的桌子旁给从克罗地亚远道带来的那套电灯设备做最后的调试,一边头也不回的朝挥了挥手里的扳手,“放轻松,不用紧张,你说出来三条不同方向的原因就行。”

      就好像“三个不同方向的原因”不是什么困难的问题似的。

      好吧,她是真的不觉得这有什么难度。
      之前学习克罗地亚语的时候还在嘲笑尼古拉不适合教学生的温妮一丁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老师的水平不比尼古拉高多少。

      亚瑟木然着脸,觉得自己完全是一头被生活压弯了脊梁的驴子,他对温妮后补充的那句“放轻松”选择自动过滤:)

      “首先是铁路行业和石油行业之间的矛盾,石油业想要摆脱铁路的掣肘,而铁路则是想从石油运输上分得更多的利益,最终当石油业另辟蹊径开始搭建输油管道,铁路便一夜之间彻底崩盘。”

      “嗯,继续,纠正一点,是洛克菲勒开始搭建输油管道,记住这个名字,接下来的几年你会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他。”
      温妮拿扳手轻敲脑壳,头秃的重新检查设备,这玩意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好像是哪根线没有搭对,接通电源之后就是不亮,要是尼古拉在这里就好了。

      现在这个时候,尼古拉也该在格拉茨上学了吧?

      “其次是德国在战争中的胜利获得大量的资源导致国家内部投资和投机的狂热。”

      温妮小心的挑起一根连着灯泡的线,慢慢用它靠近正极,“没错,过分乐观的狂热就像泡沫,在到达顶点之后一戳就破。我的个人观点,德国人很有趣,他们总有些令人担忧的特别之处,光是从这次的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一二,这么下去,用不了几年他们就能做出震惊世界的事来。”

      话刚说完,温妮突然反应过来按照古地球的历史,两次世界大战里德国好像都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她眨眨眼,第一反应不是该怎么阻止战争,而是……或许再过些年她可以搞搞军火生意?

      也就是这么想想,良心和底线还是让她放弃了。

      “还有最后一条。”在发现库克不出声了之后,温妮出声提醒,与此同时,那根电线被连接好,灯泡刷的一下亮起来。

      “您说的‘震惊世界的事情’是指战争?”亚瑟犹豫着开口,原来他的注意力还在温妮刚刚的话上,不过很快就被那几乎能抵过煤油灯好几倍亮度的灯泡吸引过去了。

      他一下子站起来,震惊的视线毫不掩饰,即便眼睛酸涩也盯着亮度相当稳定的灯泡看。

      “这是……?!!”

      亚瑟的声音微微颤抖:“上帝!这就是您说的电灯?这是神迹!”

      “不,这不是神迹,这只是个开始,这是‘电’。”
      温妮的脸被灯光照的发光,睫毛打下一小片阴影,身后拉出一个尝尝的影子,灯光无孔不入,将整个客厅,即便是最阴暗潮湿的角落现在都一清二楚,这光将旁边的煤油灯衬托的黯淡无光,强势的将煤油灯的光挤到一个小小的角落就像是一个张牙舞爪即将成型的巨兽。

      “电”就是这头巨兽,它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机器时代,一个更加丰富多彩多元化的时代!

      任何一个只要有点商业敏感度的人都会为眼前散发着灼灼亮光的东西感到震惊,嗅到那风雨欲来的气息。

      “发明它的那个人绝对是个真正的天才!”失声良久,亚瑟喃喃出声,“老板,那位发明家到美国来之后请务必让我去接。”

      原本亚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老板为什么要特地把次卧改造成实验室,老板又不是发明家,现在觉得不要说一间实验室了,就算给那位发明家再买一套别墅都值得!

      “到时候带着你。”温妮的意思是自己亲自去接。

      亚瑟看看提到某人之后嘴角就开始不自觉上扬的老板,他倒吸一口气,觉得自己不小心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赶紧带过这个话题。

      “你还差一条,亲爱的库克先生。”倒是不用他转移话题,温妮先想起之前没进行完的话题。

      她关掉电灯,开始整理设备,今天下午预约了摩根先生的时间,为他展示电灯,可不能出什么差错。

      没想到又回到这个话题,亚瑟苦笑着揉了把脑袋,鬼使神差的,揉完之后他摊开手掌看了一眼,结果惊恐的发现自己最近竟然开始脱发!

      学习使人头秃。

      “我想不到第三条了。”他想了半天,实在找不出第三条,只能实话实说。

      “想想最近两年粮食的价格。”温妮给出提示,安慰道,“其实能说出那两条就已经很好了,剩下的都不是直接理由,想不到也很正常。”

      “粮食价格……非常便宜,相同的粮食数量,以务农为生的人收获的钱却越来越少,但务农的人却越来越多。”他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什么,又差那么一点,所以他干脆把不懂的部分问出来了,“但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铁路的发展导致美洲新开垦的土地大幅度增长,产值过剩只能降价,降价之后彻底形成恶性循环,类似的例子还有通货膨胀,只不过通货膨胀是货币供给过剩导致货币贬值。”

      温妮注意到他更加迷糊的表情,无奈:“不用想太多,通货膨胀的问题我只是提一嘴,那里面要讲的东西有很多,是很久之后才会讲到的东西,不理解也没关系。总之第三条可以先总结成农业危机。”

      ————————————————
      即便是几十年后,约翰·皮尔庞特·摩根也忘不了他和温妮·卡特达成协议的那一天,更忘不了当时卡特眉眼间飞扬着自信给他画出来的、后面慢慢一一实现的那张大饼。

      在看了电灯的效果后,摩根先生陷入长久的沉默,直到雪茄的烟雾层层叠叠的遮住眼前的视线,这个微胖的中年金融行业专家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我想见见电灯的发明者。”
      这是他的第一句话。

      “关于合作内容你有什么想法?”
      这是第二句。

      温妮礼貌但饱含遗憾的回答:“发明者现在才刚刚进入格拉茨理工大学进修,即便用不了四年时间,但恐怕一年内是无法见到了。”

      实际上温妮本来也不愿意让摩根跟尼古拉谈,就以尼古拉那个商业水平,不是她夸张,不要说谋求建立一个强大的家族正面硬刚洛克菲勒了,恐怕最后连摩根的手掌心都跳不出。

      所以万万不能让摩根越过她这一关。

      “发明者还是个大学生?”摩根震惊。

      温妮笑笑:“事实上不但是大学生而且按照美国这边成年的年纪来看还没有成年,我们同岁。”

      但这不是今天的重点,尼古拉有多优秀这根本无需赘述,现在的重点是他们要达成的协议。

      “关于合作……实际上欧洲市场我已经分割给了安德鲁家族,但除了欧洲之外的所有市场都可以在我们的合作范畴,我想成立一个电气公司,公司前期的重点主要在电灯上,后期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电气公司?”摩根重复了一遍,“电,真是个好名字,摩根—卡特电气公司?”

      “一开始可以这样,当然没问题。”温妮不在乎这个公司一开始叫什么名字,到底是她的名字在前还是摩根的在前,因为这不会是最终的名字。

      “一开始?那最终呢?”

      “标准电气公司。”
      这个名字一出来,就连摩根都几乎没绷住,就更不要说换了一身正装显得像那么回事的亚瑟了,他干脆屏住呼吸,不让抽气声露出去。

      他震惊的看着老板,标准电气公司?

      这和标准石油公司有什么区别?都是把野心毫不掩饰的写进公司名字里。

      ——我即标准!

      摩根突然觉得选择下午这么个时间绝对是个错误,他怀疑今天晚上自己会睡不着。

      “您也知道,一开始我们不能太过张扬,毕竟煤油灯的洛克菲勒不好惹,一开始不能用标准来注册名字,不然此时那些正被逼到山穷水尽的铁路巨头们会感谢我们成功分担洛克菲勒火力的。”
      温妮露出清浅的微笑,慢慢抿了一口茶水,看上去完全是赏心悦目的花瓶做派,一点都不像刚刚扔出那么大一颗炸.弹的人。

      她越是这样,这样的反差存在着,越是让没有被麻痹始终清醒的摩根不敢掉以轻心。

      他担心一旦真的用往常看那些女人思维去看待这位,一个不小心就得扎一手玫瑰刺!

      “你也知道煤油灯不好惹,那你凭什么确定电灯就能够取代煤油灯?除了亮度的差别之外它还有什么优势吗?”他问道。

      “差别?抱歉,应该怪我表达的问题。”温妮坐直身体,微微前倾,“只需要在纽约修建一座发电站,便能让纽约范围内的每家每户全都亮起来,这一点已经在克罗地亚的一座小镇里试验过了,完全可行。”

      摩根能清晰的感觉到自己根根竖起的汗毛,如果真的像她说的这样……
      “我们合作!从纽约开始,我来提供修建第一座发电站的费用!公司我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但我要求那位发明者必须转学到美国来,我可以让他可以任意选择任何一所学校。”

      “别着急,摩根先生,我还没说完。”温妮对摩根的提议不置可否,“但是即便如此,那位发明者依旧对发电站的覆盖范围和工程的繁琐程度不太满意,所以他决心从源头上改进发电站的发电方式,据他估计最终的成果是一座巨型发电站可以覆盖至少整个美国东部。而在我离开之前,他已经隐约有些想法了。”

      “先生,最终他之所以选择去格拉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那里既远离安德鲁家族的英国,也远离我们现在所在的美国,只有在那样绝对平静的环境下才更容易有突破性进展,如果您能再多给他点时间,我想新型的发电站也许能更早一点出现。”

      话都已经说道这个份上,摩根也就不坚持非得让特斯拉来美国了。

      最终温妮以摩根出钱建发电厂,占35%的股份,温妮出钱组建公司、聘请研究员和团队、跟特斯拉电报接洽,占20%的股份,特斯拉是大脑,占35%的股份,剩下10%则是备用和散股。

      实际上在特斯拉到美国来之前,相当于温妮占55%的股份,拥有绝对的决策权。

      即便如此摩根也不想错过这分一杯羹的机会。

      “合作愉快。”温妮起身和摩根握手,还是挂着那样清浅的笑意,却真诚了不少,明明烈焰红唇,还有一双摄人的绿眼睛,却有种模糊了性别的气质,她站在那里,仅仅是挂着浅淡笑容站在那里,那便是视线的中心。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1章 纽约3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