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初入凡尘,曲催牡丹 ...

  •   春和景明,正是人间三月。

      庆国的都城今日格外热闹,卖杂耍赚吆喝的声音此起彼伏,孩童追逐穿行于繁华的街道,就连平日里不规矩的泼皮无赖都懒得在这天生事。百姓的喜悦都是为了一件事:今天是国君润玉的亲政之日。

      天下三分,焦国陈国争雄,庆国地处自古繁华之地,奈何与世无争,从国君到百姓都是随遇而安的性子。直到上一任国君迎娶了焦国的公主,如今的太后罗鸢。罗鸢野心勃勃,先国君体弱多病她便乘机掌权,她一心敌对焦、陈二国无可厚非,可未免操之过急,往日平静的庆国这些年来在罗鸢的治理下始终民怨沸腾。直到近年来朝堂上有人提出太后应还政于国君。

      润玉其实是先国君的庶子,庆国百姓爱戴他的原因更是因为他的母亲。
      庆国有神湖,名为太泽,传说润玉便是先国君同巫山神女的后代。先国君少年时英姿勃发,偶遇太泽神女,心怀向往,在徘徊太泽湖边十数日后,神女被先国君诚意打动,感而有孕,诞下润玉。也有传说,正是因为先国君私会神女,身体逐渐衰弱,才会被罗鸢这女人夺权。
      可大家都似乎默认如今的国君润玉,是他们太泽神女的后人。

      罗鸢被朝堂上各势力烦得不堪其扰,终于松口令润玉亲政。还政之日便选在润玉二十岁生辰之日,也是庆国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太辰节,传说这一天是水神将太泽赐给庆国的日子,每一个庆国人都在那一天拜祭太泽,祈求风调雨顺,家宅平安。而女子又称之为神女节,他们相信在这一天会偶遇一个像先国君一样,让她们不顾一切的男子。

      而这种少女情思,在润玉眼里却有些好笑。他端坐上首,看着宴席上的各家千金容貌婉丽,不小心碰上他的目光,都会低头羞红了脸。身侧坐着的是他的母后,母后既然要还政,他欣然应允;母后要他在生辰宴上选个合适的王后,他也没有权利拒绝。

      润玉的思绪被太后打断,太后开口道,“今日是皇儿的好日子,怎么好像闷闷不乐的?可是歌舞不合心意?”

      润玉:“没有,歌舞甚好,孩儿看得有些入神罢了。”
      太后听润玉如此回答,仿佛是被逗笑了,“皇儿何必替他们遮掩,这舞本宫也看得甚是乏味。依本宫看,自从大司乐换了人之后,这舞乐可是一次不如一次了。”

      听到大司乐三字,润玉有些愣神。是啊,大司乐早换了人,自己也已经三年多没有见过乐尧了。上一任大司乐乐尧是他父王从河水中捡来的孩子,父王相信这是水神赐给他的孩子,于是便将他养在身边,从小同润玉一起长大。

      乐尧十岁便能以琴奏出天籁之音,王都有传说称王宫的乐尧公子能奏乐使冰雪消融,仿若春回大地。十五岁时,乐尧晋庆国大司乐,从此庆国国乐闻名各国。润玉曾想,像乐尧这样的人就该明月清风,煮酒弹琴,谁扰了他的平静都是一种罪过。偏偏树欲静而风不止,扰了他清静的就是自己这个所谓的好兄弟。

      润玉想到此处,又不由自主举杯灌下一口酒。太后见此,掩面一笑,道:“今日是皇儿亲政之日,母后自然不能让皇儿留下遗憾。”说完,她轻拍了拍手,“请乐尧公子上来。”

      润玉喉头一紧,只是三年不见,这个名字听起来却好像前世相识一般,令他恍惚又欣喜。三年前,两人皆不识罗鸢的手段,乐尧替自己串联焦国希望能削弱罗鸢来自母国的势力,又交好朝中老臣支持自己亲政。润玉始终记得罗鸢暴怒欲诛乐尧时,自己苦苦哀求的声音好像就在耳畔。最终,乐尧自请囚于太泽之畔,以乐侍神女,自此润玉失了他的消息,也更加韬光养晦。

      席上的诸位佳丽闻言意动,传言乐尧公子容颜俊美,待人温和如沐三月春风,当年一曲名动王都而成为大司乐,今日竟有幸得见。又听说三年前太后不喜乐尧公子,将之发配守神女祠,终身不得归王都,不知今日怎会请他来此。

      众人窃窃私语间,一俊挺男子身着蓝衣,不闻鸣配之声,只背着一把琴,缓缓步入台上。“乐尧此来贺吾王今日亲政新婚两大喜事,不知王上想听些什么?”对上眼神,润玉清楚地看见他的欣喜和诚挚,这倒是令润玉忧虑了起来。这傻子到底知不知道今日太后请他来必定别有用心,还敢这么大喇喇地恭喜自己。

      润玉还未开口,只听太后朗声说道:“今日正是我庆国国君亲政之日,如此大事,我怎能不放在心上!”她顿了顿,环视席间,见众人噤声,便继续道,“可列位可知,前些日子整个庆国王都百花不发,这难道是对我皇儿不满么?”

      润玉脸色一白,众人皆面面相觑,有人壮着胆子附和道,“虽百花不发,可太后凤体威仪,一道懿旨,已令王都百花绽放了!”润玉早已放下杯盏,攥紧的右手都显得发白。阳春三月,春回大地,花哪有不开的道理。太后气势逼人,她说下旨让百花绽放,难道还有花神为了自己让人间三月失芳菲?

      罗鸢听了这吹捧的话语,却是凤眉一蹙,直接重重拍向面前的桌案,惊得众人只能低头听训。“好一个百花绽放!那我倒是要问问诸位,牡丹开花了么?花王都未开花,如何称得上百花绽放?本宫懿旨无用,我皇儿亲政之日难道不配令牡丹开花以贺?既然如此,牡丹又有何颜面继续留在我庆国之土?”见众人神色不安,更见到润玉脸上寒意,罗鸢放缓语气,

      “可本宫又想到如此喜庆之日,若下令驱逐牡丹,唯恐伤了国君的名声。吾辗转难眠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个万全之策——” 罗鸢卖了个关子,唤乐尧上前行礼,又对众人言“想必诸位都听过王都传言,我们的乐尧公子奏乐能使春回大地,既然如此定是能令牡丹开花吧。今日吾请他来此,便是以此贺国君亲政,不知皇儿可满意?”

      润玉听着这女人矫揉做作,颠倒黑白之语,不由怒从心生。人尽皆知牡丹五月始发,如今她非要强人所难,召乐尧来此恐怕就是要在自己亲政之日亮亮手腕。“太后为孤之心实是令孤铭记于心,既然已是大喜之日,是否开花又有何碍?”

      “皇儿此言差矣,懿旨已下,牡丹不开花便是抗旨不遵,藐视我庆国威仪。如今你却要轻轻放下,视庆国国威于何处,怎堪庆国之君?”罗鸢话中威胁之意,令众人一颤,果真亲政之事哪有那么顺利。

      众人沉默之际,忽闻清越之语,正是乐尧开口,“太后所言极是,纵然违背常理,可我身为庆国臣民,主辱臣死,不论做不做得到,乐尧都势必有所为。幸得太后信任,乐尧今日便斗胆以乐催牡丹开花。”

      润玉知道他这么说想必是知道今日之事难以善了,要以命成全自己了。太后抚掌而笑,“果然是乐尧公子。可我有言在先,乐尧公子若是能令牡丹开花自然是喜事一桩,可若是不能——这牡丹花嘛,自然是要铲尽一株不留,且乐尧公子闻名王都想来不实,以此晋大司乐更是罪犯欺君,恐怕乐尧公子就要去向先国君陪不是才好呢。”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脸色一变,太后势大,庆国诸事还需从长计议。润玉还未反驳,只听乐尧已应承下来,不禁红了眼眶,怒视这个自以为是的好兄弟。

      乐尧心中百转千回,面上却气定神闲,从宴会之上捧起一盆未开花的牡丹,观其叶想来是一株白雪塔。请来旁边跪坐的少女焚香,对她轻轻一笑谢过她担忧的神色,抬手拨起琴弦。

      自己哪会什么令牡丹开花,春回大地就是个赞誉可太后偏偏要当真,拿了个把柄对付自己的好兄弟,乐尧心里苦。从小一起长大,初入王宫润玉护着他,先王去后他竭尽所能护着润玉,守神女祠还能当是给兄弟的母亲尽孝,这次自己恐怕是真的逃不过了,太后如此狠毒有手段,不知日后润玉能否安然无恙。
      润玉生来没有母亲,父亲早逝,如今自己这个好兄弟又要给他心上添道伤疤,还有没有人以真心待他?他看似是这庆国国君,实则却是庆国最大的囚徒。心中激愤难当,琴声中诉着乐尧的担忧与不舍,还有替润玉深深不平的恨。

      看着面前的这株白雪塔,乐尧又深觉抱歉。庆国权势相争,惹得它无辜受累。卿本真国色,奈何庆国却要铲尽牡丹,倒是自己对她不起。若你有灵,为我吐芳,乐尧此生定寻天下名泉为你浇灌。

      也是幸运,这株白雪塔本就是牡丹贵种,琴音动人冥冥间经她传入了花界牡丹长芳主耳中。牡丹本就不忿天帝辱其主,带着众芳主自立花界,闻此琴音心有所感,天下尽是不平之事,知音人却少见,三月开花有何不可?况且此琴音能传入花界,想必弹琴之人不一般,当去见上一面。

      宫宴众人只见桌案上的白雪塔随着琴音竟真的逐渐绽放,其色莹白如雪,似雪中仙一般凛然之姿;环顾四周放眼望去,牡丹尽绽,层层叠叠如玲珑之塔,魏紫赵粉千娇百媚,墨玉梅红美人面,五月芳菲开在三月天,众人见此景一叹服乐尧公子名不虚传,二叹太后如今骑虎难下,国君声望又上一层楼。

      太后见牡丹当真开花,面色发青。什么神佑什么天命,不过是那人哄骗庆国人的把戏,后事如何还看她与润玉,谁棋高一招。侍女见太后神色,开口道:“娘娘,既然牡丹开花,不如赏赐乐尧公子。今日择王上婚事,不如娘娘先进殿歇息,再唤众千金觐见?”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罗鸢借势缓了缓脸色,心中仍恼怒,经过润玉之时,低声对他道:
      “什么神女送子,不过是渔女的卑贱之子,凭什么同我争这庆国权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初入凡尘,曲催牡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