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写给女儿的第九封信 ...
-
女儿:
最近几天,趁着店里的生意不太忙,就忙里偷闲读了一本《滴水藏海》,收获颇丰。特别其中有一篇文章,“让石头飘起来”趣味性特浓,既给予了沉思,又给予了想象,深奥的道理,浅显的叙述。流畅的文笔组成了,优美的句子而连贯成篇,竟这么的耐人寻味。恰当的比喻,流露出了,对生活的许多细节问题的深深感悟。
让石头飘起来,不光要有速度,还要有技巧。潜在力量地发挥,就需要技巧与速度的巧妙结合,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一个看似完美又极致的境界。
让飘起的石头,在水面上快速行走,在水面上翩翩起舞。在轻盈的舞步下,划出一道激进的水上线路,划出一圈圈波光潋滟的,大圆套小圆的水上涟漪之美。让不可能的,变成可能。真是一件令人跃跃欲试的事情啊!
记忆里那许多的童年往事,那往事中许多的愉快画面,忽然在脑海里浮现。我小时候,一放学就和小伙伴们,在路上捡起了小石头,走到池塘边,打起了水漂,让石头在水面上飘起来。从南岸跳跃着,欢快地飞奔着飘向池塘的北岸。数着飘动前行的石头,在水面上留下的一个个圆弧,各自炫耀着自己的技艺。有时为了让石头在水面上停留的时间更长一些,留下的圆弧更多一些,练的手臂都发酸,发胀。
石头在水面上飘起来,需要技巧,才不会沉到水里去,技巧又是从苦练中悟出的。
学习也是如此,没有人为你等待,也没有机会为你停留。只有和时间赛跑,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才有可能让飘起的石头不沉到水里去。
东晋时女诗人谢道韫,她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在《世说新语》中,有一则关于她的故事,说谢道韫从小就善于思考,才思敏捷,有着异于常人的非凡才华。
谢太傅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和子女们一起围着炉火,兴致勃勃地谈论诗词文章。这时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太傅高兴的把子女们招至窗前对他们说:“你们看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可比喻作什么最恰当呢?”
太傅侄子急不可待的抢先说:“像是空中撒盐可以比拟”。太傅侄女谢道韫仔细观察着沉思了一会说:“不如比作柳絮凭风而起”。太傅听完哈哈大笑,觉得侄女的比喻甚是贴切,不由得赞不绝口。
从这短短的一句奇思妙想的形象比喻,我们就可以看出,谢道韫的才情非凡,她平时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她才能将雪比作柳絮,随风而飘,漫天飞舞。美感十足,意境唯美而又超凡脱俗。
才女谢道韫不止内心情感丰富,她的才思更敏捷聪慧。好学上进的她,还有着当时女子中少有的刚烈一面呐!
晋安帝隆安三年的卢循孙恩之乱,当时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时任会稽内史,在叛乱中不思积极抵抗之策,反而日日求道拜神,祈求神仙保佑百姓,谢道韫劝谏几次,王凝之不听,谢道韫只好自己招募兵丁,日日练兵,孙恩大军直入会稽,逃跑未遂的王凝之及其子女皆被杀害,谢道韫手持兵器,带领家中女眷奋力抵抗,怀中还抱着三岁的外孙,但终因寡不敌众,最终被俘,她对孙恩大声喊道:“大人之事,与孩子们无关,要杀他们,请先杀我!”
孙恩久闻谢道韫是才华出众的才女,又佩服她的勇气,于是便放了她和孩子,并将其送回会稽。从此以后,谢道韫专心写诗著文。
也正因为这个故事的广泛流传,使得她与汉代的班超、蔡琰等人成为了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
学习源于对生活热爱,要注重平时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石头不沉到水里去,只有实践会让你明白其中的道理。把雪比作柳絮,只有细心观察,才能让丰富的想象获得,这么形象又贴切的比喻。从生活中来,到学习中去。只要珍惜时间,专心用心,就一定能做好自己!
爸爸于二零零四年十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