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010-没对词你就敢上台?(关于四大结构,肉中噱,外插花和现挂) ...

  •   010-没对词你就敢上台?(关于肉中噱,外插花和现挂)

      姬高至觉得周禅最近是真的太忙了。
      26岁的他家“傻儿子兼小祖宗”,在正式登台的第8个年头,终于迎来了事业的“小高峰”。
      小园子,商演,综艺,采访是一个接着一个。忙到他这个亲搭档兼同屋人都已经在台下和他好几周没能说上两句话的程度了。

      自然,他们的表演或多或少还是受到了点影响。
      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周老师几乎是赶场似的“东跑西颠”。经常在开演前才好不容易赶回园子里,有些时候甚至都来不及对一对今天演出段子的词儿,就这么被扔上舞台直面衣食父母了。
      好在两人这么些年同吃同住同演的感情也不是白培养的,使活儿的时候也是默契无比,刷刷刷的就这么顺溜的演了下来。

      然而俗话说的好啊,“人有失手,马有失蹄,阴沟里都能翻个船”。不对活的坏处就是现挂满天飞,嗨了就收也收不回来。

      这不,俩人两周没见面了,这回好不容易挤了空档安排回归了次小园子。说着说着,小先生就又说嗨了。

      “不是走过去了,我爸爸是下世啦。”按照传统的说词,姬高至抛出了这句话。
      “什么下市啊,我就听过上市。你说老爷子C轮融资去了不就完事了么。”
      “嗐,上什么市啊,上市那得花多少钱啊。”……

      然后,两人从资本上市扯到股票散户扯到熊市牛市,又扯到了动物园的狮子猩猩老虎狗,莫名又变成了狗粮薯片和肥宅快乐水的话题。反正离正题的“白事会”是越跑越远,连神仙都救不回来了。最后只得又上演了一出“当你的捧哏强行入活”,才让故事继续了下去。
      反正啊,这场演出的活儿是演了个稀碎,时间也拖了好久好久,逼得后面上场那俩倒霉蛋只能齁急齁急得赶着用光速来演。

      自然,下了台,两人就“排排坐吃果果”般的跟“姬班主”面前挨骂了。

      “准词儿知道么准词儿!上台聊天来了啊!”姬班主没好气的敲着扇子瞪着眼前的一自家倒霉儿子一自家傻缺驸马,额不对是自家傻缺儿徒。

      “爸……我们错了……”可怜,弱小,无助,但能嚯嚯.jpg
      “你量活搭那么多茬儿干嘛啊!你不接他能继续么!”虽说头是周禅开的,但是负责递肩给词,掌控整体进度的捧哏姬高至似乎的确得在这场“舞台事故”中负主要的责任。
      “这不是……不能让逗哏的话落地上么……”
      “还有理了你!”

      “师父……”周禅露出了一个看上去委屈巴巴的小表情“下次绝对不会了……”
      “行了行了”毕竟是自家正当红的“主力摇钱树”,姬班主也就做做思想教育工作意思意思。“我知道禅儿你最近挺忙,节目质量还是得保障啊。”
      “嗯,我会注意的,师父。”乖巧,懂事.jpg

      待姬班主离开后,姬高至扭头看了眼身边的周禅,正规规矩矩的坐着刷京剧视频看呢。后台的师兄弟们也都以为小先生又要自闭,开始严肃的自我反省了。
      只有他心里清楚,周禅那缺心眼怎么可能真反省,估计现在心里只有这么几个大字。

      虚心接受,下次还敢!

      【……未完待续】

      -----正文分界线-------

      知识点1-【相声的四大结构】
      相声作为一门舞台上的表演艺术,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也不是天马行空,拍着脑袋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的。无论是传统段子,还是新写的相声新段子。在结构上,通常都是由“垫话-瓢把儿-正活-底”的四个段落组成的。缺少了其中的任意一环,相声表演就会显得干涩和生硬甚至缺失了其趣味性。

      知识点2-【什么是垫话?什么是瓢把儿?什么是正活&入活?什么是底?】
      所谓垫话,便是相声结构中的第一个部分,也成“开场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相声演员在最初“撂地”表演的时候,吸引观众圆粘儿的“太平歌词”“白沙撒字”“定场诗”“开场小曲”“酒令猜谜”之类,在当时就是起了一个“铺纲”的作用。
      随着相声艺术的发展,“垫话儿”最初的“定唱诗”“开门柳”已经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和相声正文内容一样,以“说”为主的小段子。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可以段段通用,内容整体比较完整,和后面正文关系其实不太大的万金油段子;其二便是被直接写进作品台本,和下文内容有紧密起承、连带关系的固定“垫词儿”。一般的相声段子都有这种固定的“垫话儿”词,老观众一听开头,大致也就知道今天是演个什么活儿了。当然,你也可以把A活的“垫话”拆了放到B活讲,只要过渡合理,依旧是一场生动有趣的表演。
      在现代相声中,由于时间长度等问题,也有一些新段子压缩或者省略开场垫话的。上台自我介绍几句便开门见山直接入活。这对演员承前启后,表达故事完整性和自然流畅能力的要求非常的高。

      说完了垫话,来聊一聊“瓢把儿”。这个概念非常好理解,指的就是垫话和正活之间的过渡,也有称其为“过门”“过桥”的,在结构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瓢把儿”段落的长度通常不会很长,三两句话就把演出引导了正文。如果承上启下太长,或者垫话阶段滔滔不休,就会让整出戏码显得“头重脚轻”,甚至出现后面赶时间只能“匆匆了结”的状况了。

      “正活”,是一个相声中最重要的一段,也是其“主干部分”。是一段相声的主题。平时你听到的“活儿”“使活儿”“一块活儿”等,指的通常都是段子正活的部分。在正活中,你能看到这场节目,这个作品的主旨思想。或刻画人物,或揭露矛盾,或反映社会,或歌颂美好。正活部分一般需要至少两个大包袱压阵,再配以点“小呲牙”的小包袱贯穿始终,要求“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好为收尾做好准备。
      而“入活”,顾名思义,就是“进入正活”。指相声演出时,垫话做引子,承上启下后进入正题。开始“正活儿表演了”便是“入了活了”。

      “底”是相声的结尾,也是相声的最后一个部分。无论是人物的最终下场,故事剧情的结局,还是矛盾冲突的最终爆发,事件真相的揭露或者批评。相声的底,都是一场在“哄堂的爆笑”中使演员与观众“愉快地告别”的过程。严格意义上来说,“底”属于“正活”的一部分,但是通常仍会将其单独拆开看,和另外三个合称为“相声的四大结构”,足以见得在相声这门艺术形式中“底”的重要性。这个底一般也都是整段中最响的一个大包袱。底包袱响了,整个节目效果就不会太差;底儿垮了,那你前面说得再好整块活儿就算是碎了。

      (作者吐槽:隔壁家评书的结构其实也差不多,有定场诗,垫话正活什么的。感觉谁下回要写个考试作文啥的可以试试这个套路~先来两句诗,再上一段扯淡的有的没的,过渡到一段正文后扔一个大包袱当底,这高分妥妥的呀。要不怎么说咱老祖宗还是厉害的呢,你写文章的套路可能都是人家百年前玩剩下的啊哈哈哈。)

      (作者另注:顺便扯一扯我对相声结构的看法。笔者平时也会看各种风格不一的相声段子学习学习,感觉现在的年轻相声演员或者电视相声的结构似乎也有了些许的多样性。声光电形式的结合,故事也不在严格的要求铺垫平稳,三翻四抖。对此笔者个人看法是觉得有些还是挺有意思的创新的。就像写曲子似的,以前人写曲子都是标准的ABCABC格式,现在的曲子风格已经越发的多样化,D段开头;二次重复时去AB,E段接C;中间穿插段rap什么的各种各样。但无论你怎么创新怎么玩花样,音乐的高潮C段和相声的”正活”段,都是一个作品的根基,是不能轻易删减剔除的。一个没有正活的演出,他便也就不能称之为“相声”了。)

      知识点3-【保底/刨底/挡底/晃底/支底】
      “底”在相声结构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故而行话里也有许多和“底”有关的词汇。本章节作者我就简单科普下保底/刨底/挡底/晃底/支底这五个词汇分别是什么意思吧。

      保底就是字面意思的“保证这个底的应有效果”。在相声演员表演到结束段落的时候,要注意继续稳住用词和节奏,不可赶着说或者累赘般的叙述。有些时候甚至可以割舍掉接近底时的零碎小包袱,避免观众注意力的分散,好来“保障”这个底能响。

      刨底,就是提前把底给“刨开扒了”。可能是由于对这个段子熟悉的观众提前“嚷嚷剧透”给其他观众了,也有可能是演员在演出过程中不介意的过多的给了暗示,让观众能提前预估到结局。总之“底”一旦被提前刨了,整场节目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这也是表演者和观众的禁忌之一。

      所谓”挡底”,就是“底给其他东西挡住了”。演员如果舞台经验不足,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很容易由于情绪等因素嘴碎说了些别的杂碎语句。本该直接结束的故事情节扯远了,语言用词不精练等都会影响观众的思维一惯性,让本应该见底的结尾被其他东西挡住。底段的大包袱被挡住了的话,节目就不能收到原有的“大高潮结尾”的效果了。

      晃底的这个“晃”字,指的是演员的“晃”。不仅仅是肢体动作的局促紧张,也有情绪控场力不稳定的意思在里头。同样容易发生在缺乏舞台经验的年轻演员身上。在表演到底的时候,演员自身注意分散,不能正常发挥甚至开始莫名焦躁。这时候演出来的大底儿,自然是有那么点“抖抖霍霍,晃晃悠悠”的感觉。

      最后一个,支底。指演员在表演接近结尾的时候,脱离主题,或没有一气呵成,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这就是“支底”。(作者注:“支”是相声的一个表演方式之一,大致就是“说外边去了,游离原有”的意思。说嗨了游离主题了叫“支”;突发情况演出受到影响说些游离主题的包袱引开观众注意力叫“支”;演员故意将关注思维往反方向引导,在甩一个出其不意的包袱,也叫“支”。行话“支”也叫“支出去”“往外支”之类的。)演员如果不舍得放弃一些接近底时的零碎包袱,就容易造成支底的情况。

      知识点4-【什么是肉中噱?什么是外插花?】
      肉中噱,也叫“肉里噱”。本是苏州评弹等曲艺中的抓取笑料的方法,指的是“从人物行动和情节本身引发出的笑料”。后被引申到相声舞台中。肉意思是故事和情节的“血肉”;噱就是“噱头和笑料”。“肉中噱”指的就是与故事情节人物有关的包袱。“肉中噱”的包袱,通常就是相声的主体包袱形式。

      外插花,则是相对于“肉中噱”的制造包袱方式了。同样来源于评弹曲艺,指那些和人物故事主题没什么太大关系的笑料。多出现在“垫话”阶段,表现为随即穿插在表演中的小笑话,无关的嘲讽等,下文要介绍的“现挂”通常就是“外插花”。这类包袱用的好,能起到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因为游离与主题本身,所以表演到“正活”时,尽量还是应该少用外插花的包袱。
      (作者注:外插花的概念其实很广,但基本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人将其分为了三类。按照包袱来分,就是我们上文介绍的肉里噱和外插花;按照结构来分,那些脱离“正活”的,强加的题外段落也能叫“外插花”;如果按照演出方式来分,不是相声剧本上原来就写好的字,自然都是演员的自我发挥,也能算是一种“外插花”的表现。)

      知识点5-【这么是现挂?什么是砸挂?什么叫抓哏?】
      现挂,也叫“即兴表演”。通常会出现在“垫话儿”阶段。是一种“演出方式”。根据上场节目的留下的小段子,或者一些临时想到的包袱,由演员现场发挥,现编包袱。现挂体现了相声的灵活性,现场体验感。也是一名相声演员思维敏捷的表现,是一位合格的相声演员理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砸挂”原指在演出中拿其他演员调侃或取笑,用来制造包袱。现在也有一些引申意义,比如拿一些众所周知的时事热点,名人轶事来调侃的,也可以称其为“砸挂”。通常情况下,能拿人“砸挂”的,必然也都是私下关系较好的亲友;拿事“砸挂”的,也都是人尽皆知的热事大事。
      当然,不是什么人什么是都能”砸”的,演员在表演的时候需要注意避开敏感话题和一些伦理禁忌。尤其是拿同场的长辈开涮的时候,要注意分寸,避免给观众留下不好的印象。

      最后一个词,抓哏。类似于“现挂”,又含有“砸挂”的元素。通常指在表演过程中即兴的抓一个“倒霉垫背的”,额……划掉。在表演过程中即兴的抓一个现在发生的事或身边人组个包袱充当笑料。

      知识点6-【对于现挂的褒贬】
      现挂最早多是由于现场突然意外,为了让观众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演员身上才使的。所以很多现挂都有救场的性质。现在,由于演员和观众的年轻化,相声舞台上的“现挂”也不再仅仅是为了救场而服务,更像是一个段子中的“小插曲”“小趣味”,颇有些热热闹闹,拉近下观众和演员关系的意思在里头。同时,由于传统相声段子传世的书面和音像资料以及有很多,爱看相声的观众有些甚至比台上的演员还熟悉这个节目。当一个段子已经听得滚花烂熟的时候,照本宣科的“正活儿”部分对他们的吸引力反倒没有多少,常来的观众有些人其实有些是在听“垫话”和“现挂”为主的了。

      就是由于现代相声中,“现挂”的表现力和效果太强。几乎所有的演员在表演的时候都会穿插几段“现挂”活跃气氛。而“现挂”到底应该有多少?现挂满天飞的段子是否不够严谨?演员只说现挂那基本功都不练了?等各色的质疑声也开始此起彼伏。

      笔者我的观点是,这依旧是一个“度”的问题。
      一个现挂没有的表演,虽然说是中规中矩,但总有种照本宣科的感觉。好比去看了一场“双人对口读报”,今天演的和明年看的一毛一样,一字不差。那我还不如刻个碟搁自家循环播放呢。
      现挂满天飞的段子,嗨是嗨了。却总是有那么点“虚假繁荣,浮在表面”的感觉,如果演员不能有张有弛的把控节奏,一场演下来,“正活”稀碎,那就如我在知识点2中表达的观点一样,那也并不能成之为“相声”了。

      这里引用个经济学上的“二八法则”吧,大概有那么一小丢丢的,不超过1/5的“现挂”包袱,就是最好的效果吧。

      ——参考文献资料——
      [1]文化嘉定:笑点密集?那是因为相声也有完整的艺术结构!
      [2]百度文库:相声艺术讲座——基本结构
      [3]薛宝坤等.相声大辞典[M]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年
      [4]百度百科:垫话
      [5]百度百科: 瓢把儿
      [6]百度百科:正活
      [7]中文台词网:相声中的“正活儿”指的是什么?
      [8]百度百科:肉里噱
      [9]豆瓣:兔(盲人怎么爱).评弹中的幽默
      [10]百度百科:现挂
      [11]百度百科:砸挂
      [12]吾知畅谈.相声界经常拿一些人“砸挂”,需要经过当事人同意吗?
      [13]百度百科:抓哏
      [14]郭论谦道.:相声现挂太多,是否不够严谨?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010-没对词你就敢上台?(关于四大结构,肉中噱,外插花和现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