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书外自有乐趣 ...
-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平淡而平凡,小初也渐渐长大了,转眼就七岁多了,小初羡慕哥哥哥们读书,也想着去读书,因为读书的地方远,母亲不同意,但在小初的哭闹之下,还是给她用蓝布做了个书包,买了铅笔和作业本,又给她做了一百多小竹棍,教她数数。就这样,小初的生活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小初的学校很远,要走一个多小时,幸好不过多数是石板路,石板路边杂草丛生,红的紫的野花到处都是,一路弯弯曲曲,经过很多庄稼地,路边处处是水田,穿过树木繁多的丘陵,绕过一个又一个湾,就到了小初们的学校,学校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里,学校是村上组织人建的,出力的出力,出钱的出钱,就地取材,用黄泥夯筑成厚实的土墙,所需木料直接在森林里砍,瓦片也是村民在村上土窑里挑来的,教室一大间一大间的,还有木栅栏的大窗户,这样,教室里就不显得阴暗的,桌子是石板桌,石板挺厚的,调皮的同学敲不烂,石桌夏凉冬冷,夏天还挺好的,冬天冰冷,好在凳子是长条木凳,坐着不寒凉,虽说教室里只有石桌木凳,一块坑坑洼洼的像出过水痘没养好的人的脸的黑板。但是,同学们随遇而安,有那么多的同学一起学,一起玩,他们觉得读书生活是快乐的事,虽然有时没完成学习任务被老师打手心,当时痛几下,过一会就高兴地呼朋引伴去玩了,也许在家被父母打骂惯了,完全没有把老师那轻描淡写打骂不当回事。教室外有宽阔的黄土坝,虽说不是很平整,但对于同学们來讲,这样宽阔的坝子已经够满足的了。晴天时,高年级的男同学在坝上要么玩着比较稀罕的篮球,要么分成两大队“拍电”,在五十米处各放标志(石块之类),各队队员逐个绕过标志,再跑回来,拍下一位同学的手,先跑完为胜(其实就如今天激烈赛),搞得热火朝天,尘土飞扬,他们经常搞得灰头土脸的,上课钟声敲第二遍,他们才像玩沙堆的母鸡一样抖抖身上的灰,用手拍打拍打就冲进教室,感觉带起的风也有灰尘;低年级的有些同学下课了就在旁边乐呵呵当看客,有的同学在坝子边上跳绳踢键子,还有的同学就在坝子外树林里玩,追追打打,结果,树林里那些小的灌木呀,蕨草呀都销声匿迹了,除了长得茁壮的大大小小的松树柏树以外,树脚已经被踩得结实光滑,不过,同学们并不会刻意地去破坏树干,比如斑驳的松树皮就没有人去剥,倒是有些树枝在他们奔跑的时候被扭断。
对于小初来讲,与其说读书有趣,倒不如说读书的过程中所见所闻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