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代州缺盐,听闻那些有上好的盐湖的土地,都被金国占了去。沈临舟把控的那个盐湖,堪堪能供给给边关的将士。

      岳君璧让藤萝骑马带了上百斤盐石,偷偷摸摸的跟小翠二人窝在厨房里煮盐。

      衙役们近日发现,岳君璧不开堂了,就连王书吏也不碎碎念埋汰岳君璧开堂办公一事。

      不管是王书吏,还是小翠,嘴巴紧得很,都没把煮盐一事透露出去。

      王书吏捋胡子说道:“咱们不止能高价把盐卖给军营,还能卖给其他州县。”

      说道此处,王书吏的胡子都免不得翘了几分。

      岳君璧和小翠更是熬了两个通宵,煮了三十多斤盐。让藤萝带上王书吏和盐,快马加鞭去军营。

      王书吏年事已高,下马的时候吐得七荤八素。藤萝说道:“书吏,您这身子骨不行啊,咱们梧县地处偏远,要给大人跑腿,也需要一副好身骨,不然工作如何做好。”

      王书吏瞪着眼,被藤萝这话也得够呛。

      往日里也就他王书吏说些风凉话,他早知县令跟前的小厮厉害,只是素来与这位小厮没有交集。没想今日还是被这小厮噎得够呛。他王书吏兢兢业业几十年哟,头一回被抓了把柄。

      王书吏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却无法反驳。心中想着岳县令虽然胖是胖了些,但不至于是一坨烂泥。把煮盐的法子留在梧县,也是大功劳一件。倘若跟在岳县令身边,恐怕还有晋升的机会。

      想到此处,王书吏整理好情绪,随藤萝一同往军营沈临舟帐中。

      ……

      岳君璧这头,盐熬制出来后,便躺在床上睡得天昏地暗。梧县平日里没啥大事。现在当务之急便是修筑好被金兵炸开的那段城墙。

      修墙,要钱。但县里除了粮仓还有两三百旦粮之外,没有其他剩余。不然岳君璧也不会用秋收后的粮食当做被抢劫了的百姓家做补贴。

      睡觉很重要,但给岳君璧睡眠的时间并不多,毕竟修墙招募服役百姓一事,还没完全落实。服役兵役的口粮,也没完全落实,粮仓里的两百担粮,是整个梧县撑到秋收的粮食。

      梧县两万人口到万不得已时候的救济粮。

      “小翠,你记得,申时初刻便把我叫醒。”

      这是睡觉前,岳君璧留给小翠的最后一句话。

      岳君璧虽然睡得很沉,但并不踏实。一会儿是上辈子的种种,一会儿又是被断壁残垣掩埋,被挖出来第一眼看到这里的情形。

      直到耳边出现小翠洪雷一般的嗓音。

      “大人,大人,快起床啦。您要小翠这个点叫您来着。”

      岳君璧太胖,比小翠还胖,小翠推搡着岳君璧觉得好累。

      衙门被毁,厨房等靠后的地方保存完好。与前衙相接的府邸,睡觉的地方,虽然被毁了不少,但有一两个厢房保存完好。

      岳君璧还算有个休息的地方。

      醒来后,小翠给岳君璧递了一个册子,“这是王书吏离开前留的。他说等大人醒了,就给大人瞧瞧。”

      岳君璧翻开册子一看。

      哎哟,这老小子够贼啊。里头记录的全都是这些年来,本该用钱粮买服役的几户大地主,没有服役,但钱粮却没到账的。

      前些日子,岳君璧有意无意的在向王书吏咨询夏朝的兵役以及赋税。自从岳君璧煮出盐后,王书吏对这些丝毫没有隐瞒,甚至还说得更多。

      夏朝有义务兵役制度,除贵族,读书人外,所有男丁每年必须服兵役两个月。可以用钱粮购买免兵役的名额,或花钱找人替兵役。

      花钱找人替兵役的更多些,倘若服兵役期间表现良好,当年可免部分赋税。直接买兵役,就是一次性买卖,所花费的钱粮稍微少些。

      当然也有正规避兵役的,就是入学念书。不管私塾还是国学均可,只是念书的成本,比买名额或者花钱找人替兵役更高。

      这几种,都是夏朝默认了的义务兵役制度内可操作的。

      岳君璧是外行人,不能说此兵役制度好或者不好。但能突然收到一笔钱,还是很开心的。

      只不过,夏朝县令三年一任,可连任。这种偏远地方,要么是来镀金的,要么是被排挤左迁的。反正三年一过就都迁任,不会留在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待着。

      历任县令不管这笔糊涂账,毕竟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了,兴许还能得点好处。像王书吏这种没官阶的,也无权去催促要账。

      这份小册子,对于岳君璧来说,就是及时雨。

      他召集了所有的衙役(六位),把事情因由告知。衙役们的态度不好不坏,反正岳君璧要去就去呗,大抵就是这样的态度。

      岳君璧自然知道到时候必定靠不住这些衙役,但这些衙役在,人多,气势足。

      只是现在六位衙役如同霜打的茄子,丝毫没有丁点气势。

      其中一个年过四十的衙役道:“大人,不是小的胆儿小。大人说啥,小的必定往前冲,绝不后退。但周地主家,养着家丁哩,全都是人高马大的壮汉,咱们才几个人,必定要不回钱粮。”

      “先去探风,瞧瞧那位周地主是啥态度。”没有高手坐镇,岳君璧断然不会鲁莽,“这不大伙儿都在春种嘛,听闻周地主家的田地和租户,是咱们梧县最多的。秋收后能不能吃饱,就看现在了。”

      六位衙役在衙门当差,每月俸禄两斗精面粉,一个人还好,掺点麦麸,也就那样过了。但拖家带口的话,显然不够。是以六位衙役都面黄肌瘦,更别说其他普通百姓。

      显然六位衙役对岳君璧的话不太感兴趣,秋收就算大丰收,也与他们无关啊。反正到最后富的是衙门。

      岳君璧又道:“倘若大丰收,此回倘若谁能要回钱粮,赏一斗精面,俸禄为三斗。倘若能造势的,唬住那些个地主的,赏一斗精面,倘若浑水摸鱼的,不止不赏,还罚半斗精面。”

      六位衙役顿时精神抖擞,个个声音洪亮,如同打鸡血一般,气势与方才天壤之别。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