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Past 1。 ...
-
江南一带深林中隐一座仙山,曰花不败。月月花开,此花将败彼花开,零落时只显片片芳尘。
仙山十里外凉亭,匾题留香。中秋时节,无数从花山归来的爱花之士到此歇脚,以便赴菊镇观花灯祭。
菊镇,顾名思义,百菊之镇。不仅如此,菊镇亦是名传千里的花镇,各地乃至京城皇宫的花卉亦是于菊镇选送而去,如美女多出于江南。菊镇为何不叫花镇便是茶余饭后游人最为热衷的话题,茶馆中的说书人不厌其烦的重复说着一个故事……
从前,江南有个小镇,就是菊镇。每家每户都会在院子里少则十多株多则千百株的种上满院菊,这并不是习俗,只是出于人们对菊的热爱。中秋月圆夜,家家户户把自家家门摆满盛开的秋菊,金紫红白,银纱下整个镇子沁在菊海中犹如仙境。
一日,在深林打柴的樵夫循香至一山下,昂首只见千万纷华漫漫,花馥袅袅,这事很快便在镇里传开。话说山顶有一小潭,经多年山泉冲刷而成,潭水清浅,四周环菊,人唤“秀菊潭”。
初秋,菊镇一秀才入山,在秀菊潭搭棚而宿,日日采集花种药草,至中秋,菊花开。秀才平日忙碌山中,夜里熟睡如泥,忽一晚,饮水过多而起,只见菊花盛似白日,圆月下又添几分华丽,此后,秀才夜夜于菊相伴,秉灯读书。
入冬,秀才从秀菊潭带回几株菊栽在院中,腊月天寒,秀才就将菊搬到窗边。
初三,一位游方道士路经秀才家,叩门蹭饭,秀才便将此人请到屋里,一同吃午饭,谈论闲,秀才细细打量道士,凤眼剑眉,脸侧划一条浅浅细痕,唇角微翘,本有些狼狈样却添了分俏皮,深灰的发丝松松系着。秀才对这道士颇有好感,踌躇一会,悄声问:“小生施寰,不知前辈如何称呼?”
道士放下碗筷,冲秀才绽开个大大的笑脸,“呐,前辈不敢当,我叫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