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救父一命 ...
-
第二回 救父一命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柳氏夫妇伉俪情深,育有一女,名唤柳如瑾,年方十六,幼时因缘际会,拜青云道观云鹤道长为师,习得一身本领。几日前,随师父云鹤道长、师姐下山,临行前云鹤道长交待,徒儿如瑾先回家中探望父母后,再作打算,是否随师父云游四方。
今日,柳如瑾一早打马便出城遛马,午后才转还家门,不想内宅不见父母踪影,受奴仆指引,赶至书房,“爹、娘”。
来福道:“是小姐来了。”
柳夫人听得女儿声音,刚停止的泪水又止不住的流下。
房元宝凝神望去,只见一劲装打扮的青衣少女急奔而来。
少女入得书房,直奔堂上坐立之人而去,房元宝赶紧一个转身,挡在少女的身前,沉声道:“小姐,令尊不能碰。”
柳小姐很快地收住了去势道:“为何?”目光炯炯,直击人心,全无少女柔弱羞涩之态。
房捕头一愣,道:“大夫说,大人脉象已停,气息已断,生机渺茫。”
“哦?”少女一个闪身,竟躲过房捕头的阻拦。房元宝心中蓦然一惊,顺势退开两步。
青衣少女伸出一纤巧的玉手,执起父亲的左手,凝神搭脉。
“小姐!可看出什么?”
青衣少女神情严肃,轻轻放下父亲左手,复左右端详全身,方抬头问道:“你是何人?”
“杭州府捕头房元宝。”
“如瑾,房捕头阅历丰富,破案无数,你爹爹甚是器重!”柳夫人道。
“夫人,谬赞了。小姐,有何高见?”
“依房捕头之见呢?”
“房某估摸着大人可能被一种奇毒、阴寒的武功所伤,只是房某井底之蛙,未曾见识过这类的武功。不知小姐可曾了解?”
柳如瑾退至柳夫人身旁,握住其母亲的双手,道:“师父曾说过,世上有一种奇功,名唤九阴寒冰掌,能使人行血凝结、心脉窒息,如果行功之人未用尽全力,伤者仍有一线生机,所以,爹爹还有救”。
“竟有此等奇功?”房元宝讶异道。
“现在是未时,今夜丑时之前,还有解救之法,过了时辰,就算找到我师父,也是回天乏力了。”
“如瑾!你说的是真话吗?”
“娘!什么时候啊!我还敢胡说八道吗?”
“那如何救大人呢?”房元宝道。
“伤我爹的人,可以救他,再者,因此功为阴寒之功,阴阳相克,需修炼纯阳气功之人,运气渡气,方能化解阴寒之毒。”
“房某人习得一身武功,内力尚可,愿意一试”
“房捕头练的是外功,以近身搏斗为主,恐内力不足”。
“如瑾,那可怎么办才好,得想想办法救救你爹爹,不如派人四处寻找你师父?”
“来不及的,师父已离开杭州城有三日了,再者师父行踪飘忽不定,难以寻到。”
“房某无能,知道解救之法,仍束手无策。”房捕头愧疚难当。
“文源不懂武功,也有心无力啊”张师爷懊恼不已。
“两位救我爹爹的心意,小女感激不尽。此事不难,小女从小习得纯阳之功,只是从未运气救过人,不知道能否成功”。
“儿啊,可有危险?”柳夫人深皱眉头,担忧道。
“事出紧急,只能冒险一试了”柳如瑾道,“烦请房捕头从旁协助,张师爷安排人手护住外院,以防敌人来袭”。
“好”张师爷听罢,便至房外安排,命八个捕快守在书房四周的,并命余下的捕快围着府衙巡逻观察。
书房中只留下柳夫人母女和房总捕头。“娘,去厨房准备一碗姜汤”柳如瑾吩咐道,“待我爹喝过姜汤之后,烦请房捕头运功给我爹推拿活血”。
“好”。
言罢,柳如瑾行至柳知府身侧,右掌按在其天炙穴上,运气行功起来。半个时辰过去,只见柳如瑾身周围雾气腾起。柳夫人捧着一碗姜汤,步入书房,柳如瑾正好收了右掌。但见柳易海身子一歪,向下倒去,一旁的房元宝赶紧上前伸手扶住了柳知府的身躯。
“娘,快给爹爹喝下姜汤”,说完话,如瑾便席地而坐,闭目运气调息起来。
待灌下一碗姜汤后,柳夫人扶住了丈夫,一个时辰过去,柳知府僵硬的身体,已经开始恢复柔软,牙齿也开始抖颤起来,似是不胜寒冷之苦。一旁的房元宝开始运功,施展推宫过穴的手法,给柳知府推拿活血起来。
直到柳知府发出了一声叹息,众人才得以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