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林黛玉进学请名师 ...

  •   黛玉醒来,见林逢春小小的身体紧紧挨着自己,小手撰着自己的衣角,睡的香甜,又想起那石上所记之人并无逢春,不知他可能长大成人,不由心内一酸,将他紧紧揽入怀中,正自感伤,便听得帘外声响,乃是大丫头芷兰听见响动挑帘子进来,见黛玉醒着,便惊喜道:“姑娘醒了,觉得怎样了?”又上前来试了试额头,且道,烧退了,忙吩咐小丫头们备水备饭,自己伺候黛玉穿了衣服,梳了头发。

      黛玉轻轻将逢春放下,道:“叫他们都轻一点,别吵了逢春,他的奶嬷嬷呢?叫过来候着,他一会醒了怕要饿。”

      芝兰轻声应了道:“奶嬷嬷就在外间候着,二爷醒了就唤她进来。”

      黛玉点点头,又问:“爹爹可好些了,大夫怎么说。”

      芝兰道:“老爷身子略好些了,大夫说总是劳累所致,修养个十天半月的,也就无碍了,倒是姑娘,烧了这两日了,老爷、夫人急的什么似的,可算今儿醒了,若有个万一,奴婢们也不用活了,现在觉得怎样。”

      黛玉道:“我不过睡了两日,现在醒了倒觉得好些了,母亲身体可好了些。”

      芝兰道:“夫人每日里看顾老爷,大少爷,还要忧心姑娘一直烧着,听瑾莲姐姐说饮食略减了些,别的倒还好。”

      黛玉点头又问:“既是我病着,怎么又把春儿挪了过来?怎么奶嬷嬷也不管?”

      屋外林逢春的奶嬷嬷周嬷嬷一直在外候着,听见说,忙进来跪下道:“姑娘病的这两日,二少爷不知怎么一直哭个不住,抱在姑娘身边才安生了,离了姑娘就又哭闹,禀了夫人,才叫放姑娘屋里,奴婢一直在外候着,并不敢不尽心。”

      黛玉听了道:“既如此,你还是个好的,且在外面候着吧。”

      周嬷嬷出去了,芝兰传了饭,丫头们奉上熬得稀烂的米粥并几样清淡小菜,黛玉道:“雪雁去母亲那里问瑾莲姐姐,若是母亲用了饭,我去问安。”

      雪雁应声去了,芝兰服侍黛玉用了饭。雪雁来回说是夫人去看老爷并大少爷了,瑾莲姐姐说还是姑娘多休养,不如晚上见吧。黛玉听了便暂不过去,命打开了帘子,看外面白日朗朗,便要出去转转园子,芝兰忙带了披风等给黛玉围上,黛玉便命周嬷嬷就在自己屋里用了,等逢春醒了,找个小丫头告诉一声,自己就回,周嬷嬷应了,黛玉便带了芝兰、雪雁逛园子去,有日光向着,又兼风清气朗,黛玉不由心情好了起来,逛了有一刻钟,芝兰劝黛玉回屋休息,黛玉大病刚愈,身体空乏,便应了。

      及至回到屋内,逢春已醒了,奶娘喂了奶,芝兰便在屋外铺了厚厚的毯子,命周嬷嬷带着小丫头子们看着他玩,一边伺候黛玉躺下。

      黛玉在床上阖目养神,依她的聪慧,早猜到那幻境灵石上所载的黛玉便是自己,依书中所写,母亲将于两年后亡故,而大弟弟林逢杨明年病逝,父亲也是至老孤苦一人,自己更是落得泪尽而亡,想到书中结局,不自禁要哽咽起来,又想到林逢春在屋外玩耍,恐吓到他,忙忙的又忍住了,思虑万千,径自昏沉睡去。一觉醒来,但觉精神稍长,洗漱毕,待逢春睡起,便命奶娘抱着,带了芝兰等一众小丫头们去给林如海、贾敏请安,到了上房,行礼问安后,贾敏将她抱至膝上,细细的问她觉得怎样?可吃了什么?黛玉一一作答,又不时观察贾敏脸色,见她虽涂脂粉,却皮肤黯然无光,双目难掩疲累,额头、眼角、眉心但见皱纹,情知她是每日劳心劳力所致,又转头看正逗弄逢春的林如海,见他双鬓斑白,已显老态,不由的悲从中来。

      林如海见她盯着自己,目露悲色,诧异道:“玉儿今天怎么了,这样看着爹爹,可有什么事,说来爹爹给你做主。”

      黛玉正自思想,闻言便问:“爹爹,书中说有些道人有长生之法,可是真的吗?”

      林如海便笑道:“不过是他们哄那些世人的,你可见谁人是长生不死的吗?”

      黛玉点头又问:“爹爹,那若要人少生些病,长寿些呢,可有这样的法子吗?”

      林如海道:“按照医理来讲,总要人勤勉锻炼,饮食节制,心情舒展,才对身体有益。总的来说,还是要因人不同而对症下药方可。”

      黛玉接着问:“那可有善于此道的人吗?”

      林如海沉吟道:“医药分类,亦是不同,想是有的,玉儿今日想起问这个,可是因为前日病的缘故吗?”

      黛玉道:“我今儿好多了,才想弟弟和我身子一向不太好,平日里药不离口,弄得饭也没有胃口吃了,不吃饭,就懒得动,于是懒得动,就更没精神,所以才想着有没有把要做的跟饭一样,吃饭就当是吃药了呢?”

      贾敏听了心中一动道:“老爷,玉儿说的有理,我听闻有药膳一说。”

      林如海想了一想道:“听倒是听过的,但只是好大夫难寻,且安排人去试试。”

      贾敏也道:“我写信问问母亲,可有相熟的医者没有,请一个来看看也好。”林如海点头应了,两人各自去写信不提。

      且说发了信两月有余,因林如海同年、同窗,兼贾家世交故旧多知他家于子嗣上艰难,见得书信,各有推荐的人来。其中有苏州巡抚给林如海推荐了一个大夫,姓苏,年过五旬,因年老才带着老妻,儿媳并一个小孙女回的姑苏,于养生一道上颇有些造诣,不愿再坐堂,意欲寻一户人家跟着过活,如海及贾敏见他家家世简单,便定了他家,在府里给安排了一个二进的小院子,供他们一家五口居住,苏大夫一家自搬了进来,苏夫人便带着苏娘子并小孙女叫做苏晓云的,常常去给贾敏请安并陪着说话,两家人渐渐熟识起来,黛玉也常与他家的小孙女苏晓云一起玩乐。

      苏大夫先给林如海及贾敏请了脉,又看了看林逢杨、林黛玉及林逢春,便道:“老爷和夫人都是经年劳累,还是平时多注意保养,大公子的身子且慢慢调治着看,药还是吃着的好,大姑娘的药竟可以停了,且饮食上调治调治,待病时再吃药也使得,小公子倒是身子康健,不过开几个润肺的方子,想喝的话喝几口,不喝也无妨的。”

      贾敏及如海听了,忙请他下方子,让下人做去,苏大夫笑道:“不中用的,他人做不得的,我们这一行,都是这样,不是正经的大夫,也不是正经的厨子,倒是都沾边,还待我们自己做的好,只要备个小厨房,做好了,自当奉上来。”

      贾敏听了,便安排下人采买相应物品,并几个大丫头并婆子给她做下手,苏大夫笑着应了,且叫他家女人每日做了再送过来,大家都吃了无事。且过了几个月的调治,林逢杨只在尚可,咳嗽的好些,只是药不停,黛玉倒是慢慢的身子好了起来,以前动不动善感流泪的毛病,也好了许多,贾敏也觉得比着以前,精神见长,一家甚是感恩,重重谢了苏家不说。

      时间流水,白驹过隙,黛玉5岁时,林如海与贾敏便想着为其开蒙,并延请西席。

      黛玉听了很是高兴,次日见了苏晓云便道:“父亲昨日说要与我寻个西席读书,我想着一个人未免孤单,便想着让你跟我一起读书,你看如何?”

      苏晓云便道:“好是好,只是要回去告诉母亲父亲并祖父母。”

      黛玉便道:“你现在便去,我等你的回话。”

      苏晓云便回家告知苏娘子,苏娘子听了大喜,忙带着禀明了公婆,一家人俱是感激。后来待入了学,苏夫人及苏娘子又商量着给贾敏和黛玉各做了几色针线不提。

      不几日,果有人荐了个做馆先生来,所荐不是别人,正是那甄士隐资助入京的贾雨村,且说贾雨村得甄士隐资助,于功名上十分得意,先升了县太爷,后又因事被革职查办,在家闲散,偶遇两个旧友与林如海相识,便荐他来坐馆,林如海本看他身有功名,且是做过父母官的,便欲聘来做黛玉西席,拆信时黛玉正在书房写字,闻言便想,那石头上写这人最是个反复无常,忘恩负义的小人,决不可聘他,因此对林如海道:“女儿不过略识几个字,知些道理,贾先生有大才,若单为了女儿,岂不是大才小用了,不如咱们就近寻一个有德行的。”

      林如海听了,觉得有理,便回信说已择定了别人了,多谢好意,又封了谢礼,另在本地寻了一位三旬左右姓胡的先生,也是一位中了进士的俊才,只是后因脚疾无法入仕,熄了做官为宰的念头,带着妻子刘氏,一心教育幼子胡周为念。待到了林家,贾敏及如海待他比苏家更重十分,林黛玉与苏晓云拜过老师,苏家与胡家也常来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