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野望 ...
-
大雪纷飞,终夜未停。
巳时,公输离等人出门,前往各家各户,搭火炕。
如此七日,雪已及膝。
孙尚香和贾诩商讨,决定整理物资,并组建医疗队。用不上自然最好,但若有突发情况,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孙尚香发了布告,按市价招医者,组织医疗队。想了想,还是把‘定期为百姓免费看病’。这句话加上了。
纵观前人,有能力的,大多性格迥异。有的想借东风,青云直上,有的不愿往来权贵之间。
后者常常更加偏爱平民。尤其是那些,怀有仁心,以济世救人为目标的医者。
因为这世上,百姓这个群体才是最多的。
孙尚香不禁想到,当年大兄重伤时,要请一位名叫华佗的神医。偏不巧,那位神医去了中原,给别人治病,只请来了他的徒弟。
当时若是能请到华佗,大兄是不是不会死?
四季变化,最易让人生出感怀。孙尚香难得流泪,伴着思念入睡。
第二日下午,公输离火急火燎的找上了孙尚香。
孙尚香看着眼前脸色发红,额头发隙里满是汗水的人,道:“什么事?这么急。”
公输离得到消息后,急着跑来,以至于连说话都有些喘:“大,大人,不好了,我们,我们的技术被人给偷了。”
孙尚香道:“偷?”
公输离道:“今天我们出门给人搭火炕,发现一伙人鬼鬼祟祟的。
丁一,就是我们下午干活那家,他告诉我,这些人也是县里人,其中还有他的邻居。
这些人在我们干活的时候,偷偷学了技术,去给那些达官贵人、富商豪强搭火炕。”
公输离越说越气愤:“大人善心,免费给大家搭火炕。这些人不但不感恩,反而恩将仇报,偷学技艺去赚钱。
这些人,已经被大家扣下了,就在前院。大人一定要狠狠地惩治他们。”
孙尚香轻轻笑了下:“恩将仇报?算不上。他们还去赚那些富商豪强的钱了,赚了多少?”
公输离纳闷孙尚香的态度,老实道:“不知道。不过听说很多,那邻居还跟丁一说他要发财了。”
孙尚香本就没有生气,听到那些豪强大出血,心情反而愉悦不少。
孙尚香道:“偷学技艺是错的,按罪当罚。不过火炕不同别的,它是民生所需,天下人学得,天下人受益,这样不是很好吗。
如果有人想要学习这门技艺,你也不必隐瞒,教习给他便是。
那些人我不见了,也不必怪罪,你将我的意思传达出去,让他们回家吧。”
公输离将孙尚香的话,说给众人听。大家羞愧,更佩服于孙尚香的气度与胸怀。
华佗看见了州牧府招医者的布告,本犹豫不决,听闻此事,笑了笑,入了州牧府。
孙尚香得知华佗来投,速派人请来。二人一见,皆露出惊讶之色。
孙尚香笑道:“原来元化先生就是神医华佗。看来我与先生有缘,即便错过,也终能相见。”
华佗道:“当不得神医,一个治病的老人罢了。没想到当日街上寻石膏的,竟是州牧大人。
看气色大人当日心愿已是达成。今日相见,乃是见布告上说招募医疗队,定期免费为百姓看病,不知具体情况?”
孙尚香道:“如今大雪不断,恐有天灾,我欲备下医疗,有备无患。
冬春交替之际,人最易生病。这期间,我打算组建一支医疗队,百姓若来看病,分文不取。”
华佗点点头。
孙尚香又道:“我曾在书上看到过一句话,说,人若保持洁净,便能减少生病的几率。
那上面还有一配方,名曰肥皂。人若用之,肤白身净;用来洗衣服,衣服便如崭新。这方子先生可能做出?”
孙尚香说完,走到书桌旁,去取竹简。
华佗道:“那本书现在在何处?可能借给元化看看。”
孙尚香头也不回,道:“已经丢失了。”
华佗失望之中,更是痛心:“州牧可还记得那本书叫什么名字?”
孙尚香不知道去哪给他变一个书名出来,只好答:“好多年前看过的,早已忘了。”说着,将一份竹简递给华佗。
华佗伸手接过,展开竹简,只见上面写道:
猪油(油脂熬制,或可替代)、皂角、草木灰(加入一点二倍的水搅拌、过滤)。煮后冷却,取出切块。
华佗看完后,道:“可以试试,但用油脂来做,是否太过昂贵?”
孙尚香道:“先生尽管用,府里得了新的养猪方法,猪长得飞快。或许很快,猪油就会很便宜了。”
华佗心想:油怎么会便宜。看来这位吕州牧也不是很靠谱,他要再重新想一想了。
孙尚香道:“况且,我觉得,这东西应该也用不了多少油。先生试试。”
华佗应下,拿着竹简回去了。
到了春天,大雪依然断断续续。看天种地的农民也开始感到不安。俗话说,腊雪瑞,春雪灾。
之前雪确实下得大,可那是冬天。瑞雪兆丰年,来年的麦子长得好,是好兆头。
到了春季,这雪依旧不停,未至融化干净,便添了新雪。走在路上,时常看到有人滑倒,都叫人心中忐忑。
孙尚香听下面人说了这个情况后,开始组织人手扫道。
若雪不停,每三日,每家每户,各扫一遍门前雪。公共道路由州牧府出人清扫。
扫道时,每个人都在心中赞美了一遍水泥路,真的是一点泥泞都没有,扫道也变得轻松起来。
灾难并不能理解人们的心声,它我行我素的降临在中原大地上。
大雪伴随着寒风,呼啸而来,压倒了牛棚,卷走了房顶的茅草,将人压在了房屋下。
人们有的躲在屋里取暖,将房门和窗户堵得严严实实;有的人急忙穿上厚衣服,跑出去看看牛还在不在;有的人抱着东西,往亲戚家跑去。
躲在地窖里的、哭泣的、望着风雪的,一张张不同的脸在夜色中闪过。
黑夜中,人们无能为力。
夜晚过去,太阳升起,救援队和医疗队开始行动。
根据身份牌统计人口,挨家挨户查看情况,统计出受灾范围和人口。
给受灾的家庭发放食物,帮助受伤的人进行治疗,免费发放药品。
一桩桩,一件件,人们紧急而有条不紊的行动着。
孙尚香带着物资穿梭在人们之间,发给不同的人。
双眼发红的成年人,忍着眼泪,不曾哭泣,却在接过食物的那一刻,崩溃大哭。
孩子依旧恐惧着灾难,小小的手接过食物,小声说着谢谢。
这一天的哭声很久,但他们终会擦干泪水,继续努力生活下去。
这是人的精神,它们一个一个连接起来,成为一片,又一片一片的连接起来,直至越来越大。
这是民族的魂。这精神刻在骨血里,从未被磨灭。
时间在不知不知觉中流逝,一天、两天,很快过去,像是被谁偷走了。
死亡七人,受伤二十三人。其中四人被房屋压倒,失血过多而死,三人躲在地窖中,窒息而亡。
孙尚香拿着统计出的名单,沉默不语。
对于她,或者任何一个上位者来说,这场雪灾,只有七人死亡,无疑是对抗成功的,是一场大幸。
然而对于失去亲人的家庭来说,是一场灭顶的灾难。
天降灾难,人筑乱世,病痛之苦,也不知哪个更可怕些?
不过既然天灾无可避免,乱世无法平定,至少可以减轻一下‘病痛之苦’。
窗外明月皎洁,月光挥洒四方,屋内火烛无风跳动,微弱细小之焰,也敢于与冰轮相斗。
孙尚香道:“我欲建医学院,培养医学人才,让世间之人减少疾病痛苦。有一天,它将与工匠、与孔孟同等地位。先生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华佗惊讶于孙尚香的野心,情感上却拒绝不了,甚至下意识去想象那种光景。
华佗放弃了云游四方,留在了州牧府。他一个人的力量弱小,能给多少人治病?再多也是能说出数量的。
若是他教习一个学生,就可以多治疗一倍的病人。若是他教两个、十个、上百个呢?学生再教学生,学生又有学生。那才是无穷尽,数不过来的数值。
这晚的对话成了二人的秘密,也成了华佗心中的野望。
【任务十三:获得一名医学上的人才。奖励:牙刷、牙膏的制作方法。】
【牙刷、牙膏(配合使用):早晚刷牙,保持口腔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
口腔卫生?又是个新词。或许跟病从口入差不多。
孙尚香从前在闺阁中时,她是早晚用杨枝刷齿,每饭毕,用中药煎汁漱口。
牙膏又是什么呢?看着好像挺简单的。交给华佗吧。
华佗现在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热血在心中沸腾,很快就把肥皂、牙刷、牙膏,都做了出来。
孙尚香用过后觉得很好,直接在县里开了个店铺,卖这三样东西。
收了个差不多成本价。去掉柴火、人工、一文钱都赚不到。华佗都看不下去了,来劝说了几句。
孙尚香没听。她又不指望这个赚钱。
百姓们不知道这些东西好不好用,他们只知道这是孙尚香开的店,而且东西也不贵,都想支持一下,表示对州牧大人感谢。
百姓一号用了肥皂,激动的表示:我的手好干净。
百姓二号刷了牙:嘴里好凉快。
百姓三号比较富裕,三样全都买了:谁想到,竟然这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