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三四章 ...

  •   记者跟着夫妻二人,跨进第二扇门。

      记者:这是哪啊?

      贾阔少:我们的秘密基地,这儿特隐秘。

      来不及失望,记者已被走廊上的照片吸引。

      贾小姐:你慢慢看,我去倒茶。

      贾小姐不愿面对洛神图相关的照片,一扭身,去小餐桌那收拾起茶杯。

      记者看着一张张照片:这是你们的婚礼。

      贾阔少:对!我们的婚礼,在英国举办的,在一个庄园城堡里。

      记者:跟西方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和公主一样。

      贾阔少嘿嘿的笑着:我太太对艺术特讲究,我们就想要一个不一样的,与众不同,还有意义的婚礼。

      记者:你们做到了。

      贾阔少:是的,可以说,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们的婚礼,都能称得上是一段佳话!

      记者的笑僵僵的。

      正在倒水的贾小姐听到他们的谈话,也会心的笑了。

      记者转向另一面墙,这面墙上挂着两张大一点的照片,记者看到照片角落的题字,问:这画真美,是以你太太为原型的?这个画家是比较有名的。

      贾阔少:是,我的太太身上有一股劲儿,或者说,那是一种美,是一种引领,艺术家都很喜欢我太太,不仅有名的艺术家看到我太太后,产生了灵感,就连不知名的,或者说,一些有兴趣,但没尝试过绘画的人,都会被我太太吸引,去尝试绘画,去尝试接触和了解艺术。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我太太的一张照片,是我拍的,就是我太太站在阳光下,笑的特别灿烂,特别有活力,她全身的肌肤都在发光,那张照片刊登出来后,可以说是跨时代的引领,是一种自由的指引,太多人喜欢了,太多人给我们、给报社写信,甚至投稿,说太美了,还给我太太画衣服,就特别好,只有我太太,能有这种纯真自然的感觉。

      记者点点头,目光掠过那张毕业照:但是有时候,身体的展示,容易模糊艺术和色情的边界,甚至更像是举着艺术的大旗,做一些博取眼球的行为。这种尺度很难把握,很微妙。可以说是艺术,是解放身体,是自由。但这其中,是不是也会有借此由头,去物化女性呢?艺术和自由,色情和物化,你怎么理解这块?

      贾阔少:那都是有些人不懂,他们不懂艺术,瞎说的,我太太是留学回来的,是独立女性,肯定不会物化女性,更没有什么色情之类的。

      几人来到桌边,围着餐桌坐下,虽没有柔软的沙发,但在还算暖和的室内,面前还有茶水,已让人知足。

      贾小姐:我觉得这一块儿没什么好说的,真的没什么好解释的。我的家庭给予了我很多,让我拥有选择的自由,我可以去学习一些,可能没用,就对普通人来讲,艺术这东西,又不像种地,或者其他什么比较有用的事情。我爹妈就总对我说,不需要考虑太多物质啊,生存啊,这块儿的事情,我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和担忧,我可以选择一些纯粹是为了喜欢去学习的东西。艺术不是人人都懂的,可能有些人懂一点,但往专业里去深入,艺术是很枯燥的,如果我跟你讲很多专业的事情,你肯定会觉得无聊,甚至想睡觉。

      记者:在你心里,你是一个独立女性。

      贾小姐:我觉得这个事情,你可以问问我的丈夫!

      记者看向一脸严肃的贾阔少,显然贾阔少心中并不认可贾小姐独立这件事。

      贾小姐:你问他,他对艺术的理解也好,对生活的品味也好,包括他的事业,我们的生意,如果没有我,他做不了今天这么好。

      贾阔少挠了挠头,笑了,他虽很想树立大男子顶天立地的形象,很想展现出贾小姐依靠他,依附他,对他谄媚且温顺的真相,但此刻,为了大局,他还是配合了贾小姐的演出:我非常尊重我太太,我太太非常有能力。

      记者若有所思,端起茶杯,才发觉,是一杯冷茶,忍不住朝杯中望了两眼。

      贾小姐:你尝尝,这是我们很喜欢的花茶,这个花茶特别好喝,就算水冷了,也很好喝,就很方便,不需要老得跑去厨房打热水。

      说着,贾小姐和贾阔少都端起手边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水,露出好喝的神情。

      记者试探着抿了一口,不过是冷了的,有些沉味的花茶,记者尝试不动声色的放下手中的杯子,却不巧与贾小姐期待的目光相遇。

      记者:嗯!挺好喝的。

      贾小姐:是吧!我就是觉得好喝,特意给你准备的,你多尝尝。

      记者只能又端起水杯,抿了几口。

      记者:刚刚看了你们婚礼的照片,拍的特好,能讲讲你们的爱情么?

      这个话题,是他们乐于提及的,虽然他们也有所隐藏,比如关于那位英俊的少年,还有那位有艺术造诣的画家。

      故事从聚会上的偶然相遇,到贾阔少的一见钟情,再到第一次约会时,遭遇他人妄图劫胡,贾阔少霸气对峙,后到山顶赏景,在一个冲动的吻和一个无情的巴掌下,二人渐生情谊,之后的巴黎之旅,名媛阔少,聊的开心,眼光一致,总能寻到特别的话题,总能买到特别的欢喜。

      在几人问问答答中,夫妻二人轮番描述,记者忍不住哇了一声。

      贾阔少:我们的爱情,非常美,非常罗曼蒂克。

      记者:确实是罗曼蒂克,这个英文词,形容你们的爱情,很恰当。

      贾小姐:这个词还是我教他的。

      贾阔少又挠了挠头:确实,在外语这块,我太太比我要好太多,在国外,我都全靠我太太来翻译。

      贾小姐露出得意的笑颜。

      记者:我记得,你们办婚礼的时候,还没毕业吧!后来我们毕业的时候,听说你已经回国了,但我刚刚看到,你也拍了毕业照。

      贾小姐的笑有所变化,大约是内心的波动想要收回脸上的笑容,但又及时制止了这一行为:我那会儿,我觉得没必要非得拿那个证明。

      记者:为什么?

      贾阔少:这个事,她跟我商量了,当时,我们着急回国,我生意上比较忙,得赶紧回国处理一些急事,那她就想跟我一块回来,给我帮忙,我们就商量了下这个事儿,就觉得,还是得分轻重吧!就决定,不等了,直接回国。

      贾小姐:而且,知识这种东西,是在脑子里,不是说,有那张证明就是有那些知识,可能,像你这样,需要到报社应聘,需要一个证明,但我不需要那样,我只要带着我脑子里的知识,来协助我的丈夫,就可以了,那个证明对我来说,就是一张纸,一点用也没有。

      记者:理解!但不会觉得可惜吗?努力了那么久,就差最后几天了。

      贾小姐:不会,我觉得我做出的选择很对,我已经用我的学识,我的眼界和能力,做了许多许多,那些远比一个证明重要。

      记者埋头记了许久,再抬头时,问:那我们能聊一聊你的其他感情吗?我有看别人提起过!

      贾小姐自不愿主动讲起老权贵,便说:你是说留学时,我谈的那个吗?他的话,其实就是学生时期的恋爱,他很有才华,所有人都在夸赞他的才华,我当时还很年轻,会对一个,在学校,甚至在我们整个留学生圈子里都小有名气的男孩有感觉,并且在一起了。我觉得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吧!只是后来,可能是大家都成熟了,就很平静的分开了。

      记者:你们的这段感情,我略有耳闻,不过,我更想知道的,是你和那位画家的感情。

      贾小姐的脸色顿时变了:这个事情,太多人误解了,但其实……

      贾阔少:我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的,我太太当时还特别年轻,她认识了这样一位很厉害的艺术家,自然是崇拜的,我不认为,她与这位艺术家的感情,和校园里跟有才华的小男生的感情,有什么区别?我觉得,这是一样的。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贾小姐:我……

      贾阔少:这真的没什么的,你也能看到,我们现在都有联系,关系特好,那个洛神那个画,就是他送的,上头还有他的签字,他的画展也邀请了我们,我们还合了影。这有什么的?再说了,如果没有一开始,那她也不会成为今天这样的她,我爱的是今天的她,我爱的就是这样的她,就算一切能够从来一次,我也只会远远的看着她,绝不会去打扰她,更不会去制止她,因为她的那段经历,对我来说,是特有魅力的一部分。

      贾小姐开始抽泣起来,贾阔少将她抱在怀中,边轻拍她的背,边亲吻她的额头。

      记者:能看出来,您非常爱您的太太。

      贾阔少:需要给我们拍照吗?

      记者才反应过来:可以吗?我可以现在拍吗?

      贾阔少点点头,贾小姐听到要拍照的消息,她想擦去泪痕,漂亮一些,但贾阔少却仍旧那样拥着她,将她按在怀里,最终,在快门按下那一刻,贾阔少亲吻了贾小姐的额头。

      贾阔少:许多事情都过去了,我们俩真的经历了很多,很多次被一些人,用语言伤害我们,许多次,我太太都像这样,扑到我的怀里哭,我特心疼。

      记者站起身:谢谢你们,我的采访结束了,我很感动,谢谢你们的配合,也谢谢你们讲述你们的爱情。

      贾阔少:结束了吗?

      记者:是的,我想问的都问了,你们也都回答了,照片也拍了一些,足够了。

      贾小姐的眼眶又红了,她试图再掉几滴泪,来渲染气氛,可惜泪未流出,气氛只到红了眼眶的地步,她张开双臂,同记者同学拥抱:谢谢你,特别感谢。

      记者:不要哭了,你可是公主哦!

      如此一句话,气氛再次欢快起来。

      贾阔少:就这么结束了?

      记者: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贾阔少:没,我是说,咱们都是朋友,对吧!

      记者:你想说什么?

      贾阔少:其实最初这个事儿开始,就有人胡说八道,我们也有想过澄清,也有找过一些报社和记者,可是吧!明明聊的好好的,他们文章写出来,就变味了。有些话吧!我们没别的意思,但就容易被曲解,那些记者,为了报纸的销量,根本不讲事实和道理。

      记者抿了抿嘴唇,说:我想了下,你们现在的情况,写文章的话,确实不好办,虽说稿件尽可能要客观,要不带有主观看法,但是人难免会带有个人的见解,无法让读者更客观的去感受。

      贾小姐:对,你说的太对了,我比较赞同。

      记者:所以,如果这次采访,整理成文章的话,不太好,读者如果读出了恶意,只会更加的中伤你们,会曲解一些话,但是,如果读者看到,整篇文章,都是站在你们的角度和立场去解释的话,他们会觉得是在帮你们洗白。

      贾小姐:那怎么办?

      记者:我准备,直接整理成不加修饰的问答形式,可以让读者很直观的去感受,去判断。

      贾小姐:这个可以。

      贾阔少:会在上海的报纸上刊登吗?北京这儿能看见吗?

      记者:我们和北平的报社有合作,到时候,北平的报纸上也会刊登。

      贾小姐:太好了!那什么时候能印出来啊?

      记者:我会尽快把稿件整理出来,至于什么时候刊登出来,要看主编的意思。

      记者已收起了相机和纸笔,准备离去。

      贾阔少:要不留下吃个饭吧!

      贾小姐不确定贾阔少的具体用意,但还是附和说:是啊!吃个饭再走吧!

      记者:不用。

      贾阔少真诚挽留:这都到饭点了,而且这附近也没什么人家,咱都是这么好的朋友,你和我太太又这么久没见了,吃个饭,聊聊天,挺好的。

      贾小姐看出贾阔少是真心挽留,有些不解,毕竟自欺欺人也是一件很累的事,她冲贾阔少眨眨眼睛,贾阔少:你看 ,我太太也舍不得你,你要这样走了,我太太该难过了。

      记者确实觉得饿了,心想只是吃个饭,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想不到的状况了吧!

      就这样,记者重新坐到了餐桌边。

      贾阔少和贾小姐蹲在边柜小声嘀咕了一会儿,贾阔少从柜子里拿出食材走了出去。

      贾小姐:你太幸运了,今儿我先生会亲自下厨,他做饭很有创意的。

      创意这个词,让记者想起,方才他们曾用惊喜形容门后的世界。

      记者还是选择期待,只是一顿饭而已,肯定不会比院子的冷风,门后的小屋,杯中的凉茶更让人失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第三四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