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平定叛乱 ...

  •   因为在街上探听到的那些流言蜚语,正德皇帝整整郁闷了一个晚上,虽然经薛涵青百般劝说,但仍觉得心中的气不顺,遂下诏说自己长途跋涉,偶感风寒,要好好静养,休朝十日。薛涵青虽然知道他这么做只是在故意跟那些大臣们作对,报复他们对他的轻视,但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要他的心情能好一些,偶尔任性一次也无所谓了。
      天子生病本来应该是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但大家都明白正德皇帝并不是真的有病,只不过是在闹别扭罢了,所以在这十天之内,竟然没有一个人前来探望,这更让正德皇帝气闷不已,愤愤不平地道:“真是岂有此理!我病了这么长时间,他们竟然没有一个人前来探望,甚至连一封问安的折子都没有,真是气死我了!他们还到底有没有把我当成他们的主子啊?”
      薛涵青看着他气恼的样子,安慰道:“算了,反正你也不是真的生病,他们不来也好,省的我们还得费心思来陪他们演戏。”
      “可是,他们这分明是不将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嘛。他们同僚间有人生病了还会互相探看呢,我是天子,是他们的主子,可是他们竟然一个个都不闻不问的,这是做臣子的应该做的吗?青儿,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不愿意呆在宫里,而喜欢四处乱跑了吧?大家都以为我是贪玩,其实我只是不想面对这冷冰冰、毫无人情味的皇宫而已。”
      “朱大哥,其实你犯不着为他们生气的,气坏了身子岂不是更让他们看笑话了吗?他们越想让你生气,你就越要活得开开心心地给他们看看,气死他们。”
      “对,青儿你说的没错。既然他们都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那我也没有必要再为了他们而委屈自己了。我这就下旨,一个月后南巡,我们到江南去好好地玩一玩。青儿,出来了这么久,你也想家了吧?到时候我们可以在扬州多住些日子,跟你的家人好好团聚一下。”
      薛涵青感动地道:“朱大哥,谢谢你!”
      正德皇帝将她揽入怀中道:“傻瓜,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如果没有你陪在身边,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呢。”
      谁知,圣旨刚下达不久,大臣们便纷纷上折,奏请正德皇帝取消南巡的计划。正德皇帝看都没看,直接扔到了一边。得不到答复的众大臣在请出张太后和夏皇后等人劝说无果之后,便集体跪在宫门外,声称如果正德皇帝不取消南巡,他们便不起身。
      正德皇帝被大臣们的行为伤透了心,不顾形象地跑到他们面前怒吼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是在逼朕吗?”
      大臣们一起叩头道:“微臣不敢,请皇上收回南巡的圣旨。”
      “还说不是在逼朕,那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南巡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而且凶险难测,还请皇上收回成命。不然,我等有负先皇所托,也只能跪死在这里,以谢天下的黎民百姓和先皇的知遇之恩了。”
      “你们……”正德皇帝怒极反笑道:“好,好一群忠君爱国、体恤黎民的好臣子啊!你们现在想到劳民伤财了?你们一个个贪污受贿、吃喝玩乐的时候干什么去了?那时候怎么没有想想那些穷苦的百姓呢?你们现在知道担心朕的安危了?朕卧病在床十几天,你们都干什么去了?有谁来给朕问过一次安吗?你们就是这样为人臣子的吗?平日里朕有什么事吩咐,就没见你们这么尽职过,现在朕要南巡,只不过是想体察民情,履行一个做皇帝的责任而已,你们倒来跟朕讲什么劳民伤财,讲什么忠君爱国,闹得满城风风雨雨的,朕问你们,你们这么做到底是何居心啊?是不是想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朕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荒淫无道的皇帝啊?”
      众大臣为正德皇帝突然爆发出来的气势所摄,一个个低眉顺目,大气也不敢出一声,等正德皇帝说完,才一起叩首道:“微臣不敢。”
      “不敢?连逼宫这样的事都做出来,你们还有什么事不敢的?你们喜欢跪着是吧?那好,你们就跪个够好了。来人,给朕好好地看着他们,不许给他们吃喝,朕倒要看看他们到底可以坚持多久。”
      这下可苦了那些大臣们了,他们平时养尊处优的,哪儿受过这种苦啊?刚才也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以为皇帝很快就会妥协的,可是他们没想到这次正德皇帝竟然来真的了,不但要盯着火辣辣的大太阳罚跪,还不准吃喝,这不是要人命吗?那些年轻力壮的武将还好一些,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和老臣们可就惨了,没多久腿就又麻又疼,不停地颤抖起来,但因为旁边有人监视,又不敢随便乱动,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张太后听说了此事,急忙来到正德皇帝的寝宫,为众大臣求情:“皇儿啊,那些大臣们做事的方法虽然有些不对,但他们也都是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啊。看在他们对大明、对皇上忠心耿耿的份上,你就饶了他们这一次吧。”
      “哼,他们对朕忠心?说得倒好听,朕看他们也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和头上的那顶乌纱帽而已。”
      “皇儿,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如果让大臣们听到了,岂不是寒了他们的心了吗?”
      “他们这次才真是让朕寒心了呢。母后,这件事你不明白,还是不要插手的好,孩儿自有分寸的。”
      “可是……”
      “好了,母后,您身体不好,就不要再为这些事操心了,还是早点儿回宫歇息吧,孩子会处理好的。”
      张太后见他不为所动,无奈地叹了口气,摆驾回宫了。
      张太后离开后,正德皇帝越想越恼火,下令跪在宫外所有的人每人廷杖五十,罚俸半年,再有敢对南巡质疑的,责罚加倍。一顿责罚下来,众大臣大多都卧床不起,甚至有人伤重不治,就此一名呜呼了。这样一来,再也没有人敢多说什么了。正德皇帝排除了阻碍,开始着手准备南巡的相关事宜。
      但是,正德皇帝还未成行,便传来了宁王朱辰濠起兵谋反的消息。正德皇帝感叹道:“果然不出所料啊,只是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行动了。”
      薛涵青疑惑地道:“朱大哥,你是在说宁王吗?难道你早就知道他要谋反的事了?”
      “是啊,自从上次去扬州找你的时候,我就有所察觉了。本来想不知不觉地把这件事解决的,没想到他竟然提前行动了。”
      “这么说,你之所以坚持要南巡,其实是想神不知鬼不觉地阻止宁王叛乱了。”
      “是啊。虽然我好武,但是战争实在是太残酷了,而且受苦的总是那些平凡的百姓。如果战事一起,又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要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了。如果可能的话,我也希望可以在他们发动之前就阻止他们,尽量减少对百姓的伤害,可是被那些糊涂的大臣们这么一耽搁,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怪不得你会生这么大的气呢。不过,当时你为什么不跟他们把话说清楚呢?那样他们就不会再阻止你了。”
      “他们那帮老顽固,我说了他们就会相信吗?与其费口舌的开解他们,还不如就像现在这样,杀杀他们的威风呢。而且,朝中大臣并不是各个都是忠臣的,难保不会有宁王的党羽在内,万一我的计划传到宁王的耳中,逼得他提前起事的话,那不是得不偿失了嘛。”
      “原来如此。不过,现在你的一切努力算是都白费了。”
      “是啊。所以,我准备要御驾亲征,亲自带兵去平定宁王叛乱。”
      “这怎么可以?”
      “为什么不可以?上次在边关,我不是表现得很好吗?难道宁王的叛军还能比蒙古大军更厉害不成?青儿,你就放心吧,不会有问题的。”
      之后,正德皇帝便下旨命“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带兵平叛,如有阻挠者,格杀勿论。
      正德皇帝本来是兴高采烈地准备在战场上再一次大展身手的,可是没想到叛军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南征的大军才出发没几天,前方便传来了捷报,声称叛乱已经平息,宁王朱辰濠已逮捕归案,正准备押解进京候审。正德皇帝只看了一眼,便将奏折扔到一边,下令大军继续南下。很多人都对此不解,但又不敢多言。
      薛涵青疑惑地道:“朱大哥,既然叛乱已经平息,逆首也已经被擒,大军可以就此班师了,为何还要继续南下呢?”
      “青儿,这你就不懂了。朱辰濠虽然也是个贪图玩乐之人,但他既然敢起兵谋反,身边自然有能人相助,而且也肯定做了周密的部署,怎么可能如此不济,才短短几天时间就被打败了呢?”
      “你的意思是说,这只是叛军的骄兵之计,他们想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么说,那个被俘的宁王也可能不是他本人了?”
      “嗯,如果我猜想的没错的话,朱辰濠现在肯定已带兵转道其他地方,暗中向京城进发了。”
      “那我们现在为什么不严守通往京城的各处要道,以逸待劳,反而要继续南下呢?”
      “我这是将计就计。既然他们可以采用骄兵之计,我也可以诱敌深入啊。其实我早已下令大军在通往京城的各要道埋伏了,我们这些人只不过是疑兵而已。朱辰濠以为我们已经中计,就会放松警惕,自投罗网,我们只要等着瓮中捉鳖就可以了。”
      薛涵青既高兴又欣慰地道:“朱大哥,你真是个军事天才耶。”
      正德皇帝得意地道:“那是当然了,我说过我很聪明的,只要是我想做的事,就可以比任何人做得都好。”
      事情果然不出正德皇帝所料,不久之后,乔装改扮的宁王朱辰濠便被擒获了,这次叛乱也就此结束。正德皇帝大摆筵席,庆祝这次平叛的胜利。
      之后,一身轻松的正德皇帝命大军班师回朝,自己则带着薛涵青和江彬等人微服出发,往扬州而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