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情书》岩井俊二 ...
-
想着第一篇该写什么好,抬头一看书架——《情书》。
好吧,那就你了!
这本书是我高一的时候看的。
那个时候朋友之间推荐说《情书》这部电影里的男主很帅(没错就是这么颜狗)。我去看了两眼,当时心态不够沉静,觉得节奏慢没看几分钟就关了。
后来听说有原名小说,所以上网买了一本回来。
我花了两天的时间看。
看完后内心像是樱花飘落在细雪上,有些感哀伤,但又觉得感动。
这部小说以及电影讲的是,一个叫渡边博子的女生在参加完前未婚夫(藤井树)的祭日后,发现了他中学毕业照后曾在小樽时的地址,于是博子突发奇想写了一封信寄往小樽。
然而这封信却被送到了同样是叫藤井树的女生那儿。
于是由一封原本寄往天国的信开始,两个女生互通信件,同时展开了一段蕴含着少年暗恋与柔情的往事,然后最终释怀。
少年藤井树孤僻又别扭,他含蓄而青涩地喜欢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少女,但却只敢偷偷地凝望对方,在图书馆找没人借过的书的借书条后写上“藤井树”。
最后在搬家离开时,也只敢给少女一本夹有她画像的书,却也只是说让她帮忙还回去,然后在最后离开时,抬眸再看她一眼。
少年的心意或许都只藏在心底。
我记忆尤深的是书中博子回忆藤井树的一段话:
‘他那样的人,经常眺望远方。
那双眼睛总是清澈的,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漂亮的眼睛。
可能是因为我喜欢他,才这样觉得吧。’
我看书时一直很感叹渡边博子的深情,她在男树死后三年也依旧怀念着他,会发现他中学时的地址而突发奇想寄信,会在发现自己也许只是替身时而控制不住眼泪,会痴痴地跑去小樽寻找女树。
感情至深,大概真的就是很喜欢吧。
不过她最后对着男树去世的山岗一直大喊着“你好吗?”“我很好。”,然后跪在雪地里放声大哭,或许这就说明她已经释怀了吧。
(我专门贴一段)
博子想说点什么,但身边有人,她觉得不好意思。她一直跑到雪地中央,然后放声大喊:
“你——好——吗?我——很——好!你——好——吗?我——很——好!你——好——吗?我——很——好!”
喊着喊着,泪水噎住了喉咙,发不出声了。博子哭了,简直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
雷公爷爷边揉着眼睛,边打开窗户。
“一大清早的,嚷嚷什么?”
“别打扰她。现在是最好的时候。”
(为止)
有些感情或许就是得哭着笑着去释怀的。
“日子永远在继续,失去什么也不能失去向前走的勇气。”
关于男树的感情,我一直琢磨不透。
他少年时一直喜欢着女树,但又胆怯地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表现,而在遇到和女树长得很像的博子时,他又难得大胆地上前去搭讪。
他问博子相信一见钟情吗?
博子说相信。
然后他们就在一起了。
(这里感叹一下博子真好骗)
最后求婚的时候,男树坐在椅子上几个小时,最后还是博子拿着戒指求婚。直到他登山遇险的最后一刻,他唱的还是女树喜欢的歌手松田圣子的歌。
“我的爱随着南风,奔向那熏风吹拂的珊瑚礁。”
他究竟内心在想着什么呢?
我无法探究。
他可能一直怀念着年少时未果的爱恋,他或许也对博子动过心,或许或许——
但总之,他的所有心思都伴随着南风,永远地掩藏在雪山之下。
而电影版的男树是柏原崇演的。
世纪美颜确实留下了最美好的时候,我尤其喜欢柏原崇和酒井美纪的演绎,他们两个真真实实地演出了少年少女的感觉。
所以我后来看《白线流》,同样是他们两个演的主角但依旧没有在一起,我就会难过得想哭。
这是磕cp但不发糖的痛啊!!
总之,藤井树算是定义了我对少年的一个想象,我至今都对孤僻有些忧郁,喜欢一个人画画的男生有独特的好感。
所以高中的初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可惜了,现在高中的男生一般都是表面各种风格,实际上都是沙雕逗比(抹一把泪)
写了这么多,有些东西还是没有写出来,或许以后再看一遍时会有更多的想法吧。
总之,有空可以去看看。
日式的含蓄美还是很打动人的。尤其是当我脱离高中,即将步入社会的年纪里(其实我也不大),思想其实早就没有中学时那么天真纯洁了,我也不会暗恋一个人到这种地步。
成年人的世界里更多的还是合则在一起,不合则分,很多时候我们都吝啬于去付出感情,更愿意谈一场各取所需的恋爱。
但有时候也会想到过去,我也曾因为只是一个简单的笑容和眼神,甚至只是呼吸着同一个教室的空气,就心动不已,就满足不已。
“你的存在就是一种心动。”
这种感情或许早已离我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