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公元694年,武则天收复安西四镇后,积极反击吐蕃。京都外,出使唐国的吐蕃国师与结朝廷众人密谈,被寻风夫妇察觉,得知这是一场阴谋,提前通知了朝廷官员。遂后被一路追杀意图灭口。寻风把婴儿放入河流,留下一块羊皮布,上面写着一首耳熟能详的诗。吐心言其声,梵蕃海外流,密随天下意,愁谋花韵落;策马邀明月,荡动烟雨慕,战火焚阁楼,细争人间道。说:多年后我儿必会为我俩报仇。一阵厮杀,二人皆亡故。鬓发苍白的杨真人在河流处看到一个小篮子,凑前看是名婴儿,旁边还有一块羊皮纸,一看便知其中冤孽,感叹也罢,一切皆看造化了。遂后带回山谷,收为弟子......
在青海湖附近的冷泉,吐蕃敦叶护可汗带领勃伦赞刃、悉多于与突厥可汗俀子,联军6万,气势震天。唐军武威道总管王孝杰领军大破吐蕃、突厥联军于泠泉及大岭,吐蕃、突厥全军溃败,伤亡不计其数。勃论赞刃与敦叶护可汗逃归吐蕃,悉多于在逃跑中为粟特人俘虏。久已不满噶尔氏专权的赤都松赞,当即以战败为名,下令诛杀了勃论赞刃。
公元696年,朝廷命王孝杰为主将,娄师德为副将,抗击吐蕃军,发兵洮洲,大战一触即发,吐蕃攻临洮后,撤退引唐军至高元素罗汉山,唐军在素罗汉山前大败,十万人马皆成尸骸。事后武后大怒,王孝杰被免为庶人。
公元697年3月,契丹进入河北地界,武后起复王孝杰为清边道行军总管,苏宏晖为副将,统兵十八万讨击契丹可汗孙万荣,在东硖石谷,遭遇契丹孙万荣,因道路狭窄,峡谷外的契丹军队犹如长龙,王孝杰亲率精锐为先锋,奋力冲杀,一路战至谷外,排开方阵与敌厮杀。苏宏晖以敌人太多为由,仓惶逃走,因没有支援。王孝杰又孤军深入,以致寡不敌众,最后坠崖身亡,所率先锋皆成亡魂。节度官记张说返回以后,武后询问王孝杰兵败情况,张说曰:孝杰忠勇敢死,乃诚奉国,深入寇境,以少击众,因后援不至,以致此败。武后追封王孝杰为夏官尚书,封耿国公。拜其子王无择为朝散大夫。遣使斩杀苏宏晖,以示惩戒。使者未至幽州,苏宏晖立功赎罪,最终免于诛杀。
一年后,唐朝张九节、杨玄基等击败契丹孙万荣,孙万荣首级被送至东都洛阳。武后命李锴固等人平定契丹余党。
公元698年2月,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公主诞生了,李奴奴出生于邠王李守礼府邸,遂之被唐中宗李显收养。虽是宗室女出身,李奴奴却自幼与众公主成长于皇宫。
同年论钦陵正统兵驻扎于吐谷浑,吐蕃赞普赤都松赞与大臣论岩等秘密筹划发动政变,趁论钦陵将兵在外,以狩猎为名,借机清除论钦陵权势。发使召论钦陵、赞普,论钦陵举兵拒命,赞普亲自率兵讨之,论钦陵未战而溃,兵败自杀,其亲信自刎百人,噶尔氏家族专权至此结束。论钦陵死后,吐蕃内无谋臣,外无良将,后与唐的数次交战中皆失利,赤都松赞不得已向武后求和。
赞普遂与莽布支率所部众千余人投奔唐,武后遣羽林飞骑郊外迎之,授赞普辅国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封归德郡王,驻守河源。死后,赞普被唐追封安西大都护。
公元702年,陈大慈率军大败吐蕃军,唐军六战皆胜,吐蕃议和。另一边,被杨真人带回谷中细心照料的主角扬言,以后也要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将军,真人大悦。
公元703年9月,张昌宗诬告魏元忠与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礼丞高戬,武后大怒,令魏高二人下狱。二张、太平公主与李家的关系彻底破裂,朝廷气氛越发紧张。江湖豪杰李傲天受家师无苦之命,言:朝廷内外动荡,学艺十余载,该为国家尽一份力了。无苦感到欣慰,李傲天的师妹穆漓对此纠缠不休,家师说就让她跟着,也好见识见识京都的繁华,李傲天默允。
公元704年,李傲天和师妹到达京都后,由于嫌师妹太过唠叨,就借口让穆漓别跟着。穆漓不服气:凭什么你能做我不能,你武功比我也好不到哪去。李傲天:这是家师的命令,不能说,别让师哥为难。你就四处游玩,若觉乏味便早日回谷,我还有事要办,不陪你了。说完,轻功一溜烟,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师妹埋怨,板着脸:我才不回去。转身四处参观......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诛杀二张,逼武后逊位给太子李显。太平公主由于参与诛杀二张兄弟有功,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其兄李旦封安国相王,开府,封五千户。
公元707年,吐蕃摄政太后没禄氏,派遣使者悉薰热到唐进贡,并向唐中宗请求联姻,中宗应允。该年四月,唐中宗下旨进封李奴奴为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赤德祖赞。
另一边,被杨真人带回山谷的婴儿已长成豆蔻年华,杨真人为之取名易心行,亲授其为人之道与本门剑术,勤加教导,望他将来也能造福百姓,易心行天资聪慧,武术造诣十分惊人,真人深感欣慰。也因此受师兄弟的排斥,时常刁难,说他就是个大祸星,是害死父母的野种。有说他父母是偷盗贼,他肯定也是偷盗贼,一定要小心他。师兄弟的讥讽让主角十分难受,便找师父问起父母之事,关于身世,杨真人只是对他说,当时在山脚下将你拾回,只记得,在大雪纷飞之际,你依旧没有发出一丝哭泣。当时抱起一看,目光坚韧极其有神,我连连点头,感叹你天资出众,便有意带你回山谷......
杨真人常叹,心行生性刚倔,便教诲他凡事切莫冲动,心想若能教化,他日必是武林之福。如今看来,只恐缘非于此矣。一次,有人丢了东西,便引众师弟前来刁难易心行,要求脱光他的衣服搜身,还大骂,你就是个贼寇野种,快滚下山。忍无可忍的易心行大怒,大打出手,重伤多名师兄,师叔伯怒责其生性暴戾,有违同门之道,要求废其武功逐出师门,杨真人也不好维护,心痛疾首,易心行向杨真人磕首拜别,自废武功后,默默下山。杨真人感到无奈,感叹人性本难以教化,望你将来能有所觉悟。至此,易心行开始浪迹江湖,因秉性倔强,失去内功后,不时便被年轻小混混刁难。
公元709年11月,吐蕃派遣大臣尚赞咄等千余人,前来迎娶公主。围观的易心行和小混混头目罗天宝在街上发生了争执,横行霸道的罗霸得知自己儿子受到欺负,便前往打伤易心行,刚好被一旁凑热闹的穆漓看到,打伤罗霸,因干扰公主前行,罗霸便因扰乱秩序罪被抓捕起来,穆漓对易心行加以照顾,疗伤后,易心行大叹世间为何如此无情,立志他日定要维护天下苍生。至此一直谨记在心,也萌生了苦练刀法之意。
公元710年,唐中宗命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吐蕃。中宗亲自渡过渭河到始平县设宴百官,命随从大臣赋诗为公主践行。席间谈及公主年幼即将远嫁,中宗不禁唏嘘涕泣。
穆漓:金城公主出嫁了,好让人羡慕啊。易心行:年纪轻轻就要远嫁,这有什么好羡慕的。穆漓:不解风情,来让我看看脑袋有没坏。易心行:谢谢你救了我。穆漓:早知道不救了,打架也不看看对象,还敢坏我公主梦。易心行低头不语。穆漓问,你家人呢。易心行说了他的过去。哦,好吧,看在我们也算同病相怜的份上,就不跟你计较了,跟我来。易心行:干什么?穆漓:教你生存,感谢金城公主吧。易心行:谢谢。穆漓:乖。易心行:......。穆漓:傻瓜,走吧。
穆漓教了易心行打鱼,捕猎,如何买卖。穆漓:这些都是我师兄教的。然后讲生存之道,说师父以前总是跟她唠叨这些,现在才知道,原来还是有用的。度过幸福而平凡的半天,女主说,就到此为止吧。男主问,你还会再来吗?女主:看心情吧,走了。易心行:再见。
同年2月,中宗将始平县改名为金城县,将百顷泊改名为凤池乡怆别里,并赦免当地死刑以下囚犯,免百姓赋税一年。3月,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赤德祖赞),吐蕃赞普为其筑城以居。安西都护张玄表侵掠吐蕃北境,吐蕃虽怨而未绝和亲。吐蕃通过贿赂唐鄯州都督杨矩,请九曲之地以为公主汤沐邑,趁此期间,吐蕃发兵攻城,取得了九曲之地。至此,女主紧跟金城公主,去了吐蕃。而易心行自此以后,便藏身于深山苦练,穿梭山林游走湖泊,以扑猎打鱼为生,偶然进城换取一些补给,生活安好,不但练就一身好轻功,还特地铸了一把重刀,以剑为根基自悟刀法。初习刀法,刚猛有余,招式钝拙,又失去内力,所以消耗极大不可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