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3章 特殊年代 ...
-
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生产队长李炳文急冲冲跑到陈俊龙家。
李炳文:张祖秀,你儿子在家吗?
张祖秀:在的,割草去了,什么事这么急?
李炳文:让他帮我们做一些油印宣传单和标语进行宣传。
张祖秀:宣传什么啊!娃儿还小呢,他什么也不懂啊!他能做什么?
李炳文:据说你娃儿上学时学习不错,字写得好。我们队里能够识字的人不多,能够写字和弄油印的更少,因此让他帮我们写一些标语并印刷一些宣传单。
张祖秀:我家的牛谁放啊!猪草什么的都要他去弄啊!
李炳文:考虑到你家的特殊情况,大队决定你小孩每做一天的事情,给你们家长记一天工分,即10个工分,相当于咱们成人八级劳动力一天的工分,小孩子的事就需要你多辛苦一点,这样不错吧。
张祖秀:若有所思地,这个倒是很好,不知道小娃儿是否能够干得下来。
李炳文:只要他能够认真地做,我相信他是能够做好的,你看看我们生产队乃至大队也没有什么有文化的人了,你就不要推托了。
张祖秀:那好,等会儿娃儿就应该回来了。
就在这时,陈俊龙背着一背篓猪草回到家里。
张祖秀:龙娃,来,队长找你。
龙 娃:什么事?
李炳文:龙娃,是这样的,上头开了会,要求全国各地开展一个宣传活动,经研究决定,我们大队的宣传由你来负责。
龙 娃:我负责! 宣传什么呀,我什么也不懂啊?
李炳文:这个你不考虑,上面已经拟出了宣传内容,你只需要按照这个做就行了。
李炳文:来,你先看看这个单子,许多字我不认识。
龙娃接过单子来看了一看。
李炳文:认识吗?你念给我听听,正好我也了解一下。
龙 娃:除个别字外,大多认识。
李炳文:没关系,你大胆地念,标语和油印宣传单你照着这个弄就行了。
于是龙娃就认真地念起来了:
***************
***************
***************
***************
***************
***************
***************
***************
***************
***************
这些口号,也许队长是第一次听到,似懂非懂的,一头雾水!
队长:太激烈了!
龙娃还想继续念下去。
李炳文:好好,我大概理解一些意思!上面要求各大队的墙头宣传标语不得少于20条,油印宣传单标语不得少于30条,宣传单要发到每家每户的。
龙 娃:那宣传标语写在什么地方呢?
李炳文:你看看,那个龙探子的抽水站的堤坝是个写标语的绝好的地方!
龙娃:若有所思,嗯,确实好!
队长:另外那些小山梁子脚下,用锄头铲一下,铲成一个一个的条带形状,就可以写大字了。字写得要够大哟,比箩筐还要大!
龙娃想,虽然队长识字不多,但点子还不少!在龙娃和当地社员的心里,队长的人品还是不错的,没有整人的思想。
队长:另外,你去大队妇女主任那里借一部油印机,刻板和腊纸。据说油印机多年没用了,不知道是否还能用,另外还要在大队张会计那里去借几元钱,到公社供销社去买点毛笔和纸,大开的纸裁成小张用来油印。记得开收据哟,不然报不了账!还有不要写错字,写错字是要犯错误的!
龙娃:好的!
承担这样重大的任务,对于小学二年级水平的龙娃来说,是第一次了!感到兴奋而又诚惶诚恐,在当时,写错一个字就不得了哟!
队长走后,龙娃就开始琢磨如何完成这次任务了。龙娃想,不为别的,至少每天能够为母亲挣得10个工分。
两天之后,龙娃买来了全部的材料。
龙娃想:如何裁纸呢?
割草的铲刀和砍猪草的菜刀成了龙娃的天然工具,从小学校里搬回来的小课桌成了裁纸的礅子。
铺就好刻板和腊纸,龙娃兴奋地刻下了第一笔,第二笔,......
终于第一句宣传语出现了:“备战、备荒、为人民!”
第二句:“抓革命,促生产!”
第三句:“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
龙娃想:一个宣传单,总不能这样简单地发出去吧,是否可以给宣传单弄得丰富一点,修饰一下,美观一点呢?
实际上,龙娃蒙生了一种排版的思想,于是他大胆地在腊纸上雕刻了花边,那就是当时最流行的向日葵花边,而且给宣传单整了个抬头和结尾。
抬头是:龙滩子革命委员会宣传单;
中间内容:
***************
***************
***************
***************
***************
结尾是:
第1期
龙娃编制
*****年****
第一期宣传单一出来,发遍全大队家家户户,顿时全大队都热闹起来了,谁叫龙娃,哪家的娃儿,弄得太好了。
大队长和小队长都高兴得很。
第二天队长李炳文找到龙娃。
李炳文:龙娃,这第一期的宣传单你干得很好啊!有创意。
龙娃:队长,我是随便弄的,还怕弄错呢!
李炳文:没事,很好!关键是内容不要弄错,也就是说,字不要写错,因为内容是上面指定的,所以你不要怕。
李炳文:那个墙体标语你什么时候写呢?
龙娃:明天开始吧!队长,队里有石灰吗?有大笔(排笔)吗?
李炳文:石灰有,你到梁子后边烧窑师傅那里去要点,就说是我说的。另外队里哪有什么排笔,连铅笔都少有!
龙娃:实再不行,我用土办法,将谷草捆着当排笔。
李炳文:那好,这事你自己拿主意。
龙娃:好!
龙娃在自己的地坝上尝试写了几个字,歪歪扭扭的!
龙娃想,这样不行!于是跑到原来的小学去找粉笔头,龙娃一看,天助我也,学校几年没开课了,居然讲台下面还残留一些粉笔头。
后来的几天里,龙娃用粉笔头先勾勒出大字的轮廓,然后再用谷草笔沾上石灰水填充。
三天之后,大队的水渠上,各个山头的坡面上,村民房屋的墙上,都出来了各种宣传标语。
人们再次兴奋起来,这也是龙娃写的吗?太好了,太好了!
其实当时人们对那些宣传标语并不知道多少真正的含义,也并不太关心它的真正含义,只是感到大队各处有了这些标语很新鲜,似乎为大队增添了不少的生气和色彩!
一时间,龙娃的名字在大队传播开来。
龙娃还在标语右下方搞了个“龙池县龙溪公社龙探子大队宣”的字样,各级领导看到心里都舒服!
龙娃这两次的表现让大队小队和社员们刮目相看,于是后来各种活动的宣传都有龙娃参加,特别是大队小队的黑板报或墙报大队里都要找到龙娃弄。
让龙娃兴奋的不是大队的人们对他的好评,而是****年8月的一个日子,公社一行人敲锣打鼓的来到龙探子大队黄角树下,大人们说是公社宣传队的来了。
大队长和生产队长前去迎接。
在一番腰鼓和三句半节目表演之后,大队长开始讲话了。
同志们,社员朋友们: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公社宣传队来我们大队指导工作(少数村民响起掌声),这是上级对我们大队工作的肯定和信任,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接下来,我们欢迎公社委员,公社宣传小组副组长郑长声同志讲话!
......掌声!
郑长声:同志们,社员朋友们,***运动已经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宣传工作也开始了,虽然我们的动作比较晚,但开头做得很好!
在你们大队和生产队干部的积极工作下,龙探子的*****运动宣传工作做得很好!有内容,有特色,在全公社的社员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因此今天我带领公社宣传队和各个大队的大队长和书记前来参观。
在我们公社,对这次运动的宣传工作仅仅才开始,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不负领导的重托,将***运动进行到底!
郑长声喝了点水,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会后,我们也将在其他各个大队宣传你们的所做的工作,展开讨论,其他各个大队的书记和大队长,在参观学习之后,回去多思考如何开展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在今天学习观摩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成绩来。
为配合*****运动在我们公社的展开,我们的公社宣传队编排了一批文艺节目,接下来请大家观看。
值得说明的是,我们龙探子大队也要成立****宣传队,表现优秀的队员可以抽调到公社宣传队,公社宣传队中表现优秀的队员抽调到县宣传队,宣传队成员可以记工分。而且,特别优秀的文艺宣传队员可以转为城镇户口,吃商品粮,成为县文工团的正式成员,上面正在研究出台文件,所以大家要认真对待。
郑长声:现在我宣布,龙池县龙溪公社文艺宣传队文艺演出正式开始。
报幕员用带着川音的普通话报幂:龙池县龙溪公社文艺宣传队演出现在开始!
第一个节目,合唱:大海航行靠舵手!
随后,
第二个节目,男女对唱:阿佤人民唱新歌!
第三个节目,相声:三棒鼓;
第四个节目,舞蹈:洗衣歌;
第五个节目,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片段演唱;
第六个节目,二胡独凑:二泉映月;
第七个节目,三句半: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
文艺表演结束,大队长再次站起来向公社干部表示感谢!并说道,最后我们请公社领导郑长声同志宣布一个重要的决定。
郑长声:同志们,社员朋友们!为了配合我们公社和我们县***运动的开展,经公社委员会集体讨论并报上级委员会的批准,我宣布,任命:
龙探子大队***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由吴小天同志负责,为组长;
龙探子大队***文艺宣传队正式成立,由吴小天同志负责,为宣传队长;
龙探子大队农业机械站成立,由吴小天同志负责,主要负责提灌站,农业机械化的实施。
最后我需要说明的是,与大队小队行政隶属关系不同,***领导小组直接接受上级***领导小组的指挥。希望大队长和书记积极配合吴小天同志的工作,这是涉及***运动是否能够得到正常开展的大问题。
值得强调的是,其他大队也将实行同样的建制,各个大队也将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郑长声的这个决定一宣布,让龙探子大队的大队长和书记一头雾水,感到事情有点不对头。其他大队的负责人也都鄂然!
后来人们才知道,吴小天系县某领导的表兄弟,在后来的运动中表现不可一世,干了许多令人发指的事情。
事实上,吴小天后来基本上篡夺了大队书记和大队长的全部权力,而且成为公社委员会副书记,负责全公社的蚕桑,农机站和广播站工作。
后来,有社员告诉龙娃:龙娃,你被别人邀功了。
龙娃:什么叫邀功呢?
社员:就是你的功劳被别人抢占了。
龙娃似有所悟的样子。
龙娃:不管它,反正我每天的10个工分是不少的,也可为我妈减轻些负担。另外我也从中学习到了一些知识,至少多认识了许多的字,这样可以弥补学校停课带来的损失。
社员:好,你的这种心态很好。你既可以为你母亲挣得工分,或许为你的未来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多识点字,多学习点文化,这很好!
一天晚上,11点临近,龙池县溪水区供销社响起急促的长途电话,守门张老头急忙拿起电话。
对方:你是龙池县溪水区供销社吗?
张老头:是的,你找谁呀?
电话那头:找一下你们陈至理主任!
张老头:好的,我看看陈主任休息了没有。
陈至理:谁呀?
对方:我是省办公厅谢大彪,你们过去叫的谢大炮,你还记得吗?
陈至理:啊!谢连长吗?怎么不记得,你谢大炮的名字响彻朝鲜啊,你一口气干掉多少敌人的坦克和工事,为我们部队的总攻开辟了道路!
谢大彪:小陈子,想起当年你娇小的身体,在朝鲜给我和团长送信时跑得溜快的,记得你那时才22岁吧!
陈至理:是的。我那时是你和团长的通讯员,怎么能忘记呢,一辈子也忘不了啊!对了,老连长,你怎么知道我的电话的,这么多年了你还记得我!
谢大彪:我是在各县的干部名单上查到你的。
陈至理:我原来知道你从回国后分到云南去了,怎么现在又回到家乡了?
谢大彪:是的,今年上半年才过来的,是原来老团长将我要过来的。
陈至理:那好,你现在又是我的上级了,有什么事情多吩咐啊!
谢大彪:今天打电话就是找你,谈谈一些事情!
谢大彪:昨天我接到上级首长的电话,要求我们退伍老战士多关注一下全国的形势。
陈至理:那我能做什么?
谢大彪:根据上级首长的指示,请我们的退伍战士多关注一下各地的动态,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你随时可以将当地的情况向我汇报,我再汇报给上级首长。
陈至理:我们这里比较偏僻,目前还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谢大彪:我不是要你汇报你现在地方的情况,根据相关领导的指示,将你调至龙池县办公室作主任,目前县里很多部门已经停止运转了,我只希望你关注县里的形势,没有具体任务,理解吗?
陈至理:理解,有任命书或者需要转关系吗?
谢大彪:现在许多部门都停摆了,一些干部跑到乡里去躲避去了,有的请病假,有的不辞而别,因此不可能为你办理组织手续,相关手续以后再补办。我已经给你们县的谭书记打了电话,你直接去找他就可报到,希望你成为谭书记的好助手。你去的目的主要关注当地的局势,也是临危受命了,这个差事不好办哟?你要像过去给我当通讯员那样将情况随时向我汇报。
陈至理:好的,谢谢首长的信任!
谢大彪:另外,上级首长还说,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形势平稳,其他没有什么明确的指示,在这个时候也不可能有明确的指示。
陈至理:好的,再次谢谢首长,我一定像在战场上那样努力工作,战场上许多时间没电话可用,现在我们地方有电话了,我会随时向你报告情况的。
第二天,陈至理就与供销社副主任和书记交接了工作,乘座供销社的一辆货车去到县里。
谭书记:小陈你好!欢迎你来报到,相信谢主任已经给你交待了任务和情况,我就直接说了,你来县里主要负责县供销社,食品公司、烟草公司和蚕商局等经济部门的工作。说起这些部门,实际上都没有正常运转了,你只是分管而已,我也一样,主要管公、检、法三个部门,这些部门也都处于停摆状态。让你分管这几个部门,主要是这几个部门经常打闹,派性复杂,冲突比较激烈。而你从朝鲜战场上下来,至少有一定的威信。
陈至理:谢谢谭书记,我会认真工作的,也随时听从你的指示。只不过,这个跟战场上的情况不一样,好像没有明确的敌人与朋友,也没有形成敌我两大阵营。
谭书记:小陈说得好,还是见过世面的,目前看来,所有的问题都是人民内部矛盾。
就这样,陈至理就开始琢磨如何开展工作。对于许多干部而言,别说开展工作,就是如何保全自己也成问题,因此大多干部回到乡下躲避去了。而作为军人出身的陈至理,还是显示出了军人的本色,也想到了工作的开始。
第二天一早,陈至理就来到县武装部,个中原因是很清楚的,一是陈至理是军人出身,二是当时的武装部门还是很稳定的,地方的稳定工作也全靠他们。陈至理早已了解了武装部的情况。
见到武装部的陈姓部长就说(目前武装部也只有他算是值班部长了):陈副部长,您好!咱们是家门哟!
陈先令:你是谁阿?
陈至理:我是来寻求你保护的!
陈先令一头雾水(陈先令,人们都叫他陈司令)。
我叫陈至理,是县委新来的办公室主任,从朝鲜回来的,先在龙溪区供销社干了一段时间,上级打电话指示来县里工作。
陈先令:啊,你还有点来头呢,请坐请坐。
陈先令:咱们都是军人出身,有什么事今后相互帮助,前两天谭书记电话给我说起你,没想到你找上门来了。
陈至理:现在县里领导班子和部门都基本瘫痪了,我这个办公室主任也只是一个值班员而已,谭书记叫我分管一下供销社,食品公司、烟草公司和蚕商局。
陈先令:好,咱们武装部的战士有三个多月没吃肉了,你这个财神倒是主动上门了,今后有肉食供应票给我们批上几斤,让战士们解下馋。
陈至理:看来你这个司令也不好当啊!只要条件允许,我一定想办法解决你们的实际困难。虽然我不分管武装部,但是军人出身的我始终无法摆脱军人的情结。
陈先令:目前我们部队的基本生活条件也无法保障,肉食是其次的,就连基本的粮食,我也经常给粮食局的头头说好话。现在我们的老大(正部长),也回山东探亲去了,名义上是回去探亲,实际上是难于执行上边的不同派别的指示,逃避现实回家去了。
陈至理:现在好多干部都这样啊,也不知道现在咋了!
陈至理:陈部长,借你的电话用一下。
陈部长:你给哪里打电话?
陈至理:我先了解一下食品公司的情况。陈至理就像在朝鲜战场那种风格,拿起手揺电话使劲地转动,很快电话接到县总机,总机转到食品公司。
陈至理:喂,食品公司吗?请找一下你们的张主任。
电话那头:张主任回家探亲去了。
陈至理暗想:又一个回家探亲去了!
陈至理:那公司现在谁在负责呢?
电话那头:也谈不上谁负责的问题,李季主任有时组织学习一下上边不同派别发来的文件。
陈至理:那请问一下,你是谁啊,怎么称呼?
电话那头:我叫杜敏,名义上是办公室主任,实际上就是接电话的,然后就是注意公司的安全,见到街上打架斗殴时就将大门关上。
陈至理:那请杜主任叫一下李季主任接下电话。
杜敏:忘记问了,你是谁啊?
陈至理:我是新来的县办公室主任,我叫陈至理,主要分管食品公司的工作。
杜敏:那好,请等等,李季主任正在会堂门口下象棋。
陈至理:好的!
陈至理在陈部长的办公桌前不时地敲着指头,一会儿踱着步,若有所思的样子!
一会儿,对方传来李季主任的声音。
李季:喂,你哪里啊,我是李季!
陈至理:李主任啊,我是县办公室的陈至理,是才调来的,主要分管供销社,食品公司、烟草公司和蚕商局,今后请你多支持我的工作。你那里的情况怎样?
李季:你好,陈主任。现在我们基本上也没什么事情做,大多职工回家去了,有的探亲,有的装病请假,主要怕武斗,少数职工还在公司,觉悟高的用塑料网格绣主席像,然后交给公司门市出售,每幅画可卖到2-3元,大多由宣传单位购买,职工可挣得0.5-1元不等的收入。
陈至理:那你们一天都干什么呢?
李季:没事就下象棋什么的,有事就是学习各种派别的文件,也不知道该信谁的,该执行谁的。
陈至理:那屠宰场没杀猪了?
李季:根本收不到猪,农村也没什么鸡鸭鱼饲养的。
陈至理:也就是说,食品门市部没存货了?
李季:哪有什么存货啊?我们职工,每个人每年有几斤的供应票,有时也买不到什么肉食品的。
陈至理:武装部战士有三个月没吃到肉了,有办法解决一点吗?能不能从各个区乡调一点猪或者肉什么的?
李季:这个嘛,有难度啊甚至是不可能!不过,我明天问一下下边区乡,不能收购到猪,然后再回复你行吗?
李季:另外,据说三线建设单位停工了,有300多斤工业专用的盐腩肉,原来存放在我们这里的,没人认领了,张主任不在,我也正好向你请示一下,如何处理?
陈至理:那好,看来等到有生猪杀是不可能的了,好个“无人认领”!盐腩肉很容易坏,坏了也可惜了。你先计划给武装部分配20斤,你想想啊,30多个战士,都是人们的子弟兵啊,三个月没吃肉了,怎么执行任务呢?我现正在武装部陈部长这里呢!剩下的,可以考虑为公司职工(在单位的)每个人分配2斤,其他的,我请示一下谭书记,可为县委各个部门在职的干部职工少量分配一点,然后是各个区乡的退伍军人和退伍干部适当的给点指标,这是真正的僧多粥少啊。其他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只有先这样了,后面的问题慢慢来。
李季:嗯,好,陈主任这个决定很好,我相信能够得到各个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谭书记肯定会赞成的。
陈至理:好,今天就聊到这里,等我安顿好了我就到公司去看看。
陈至理:陈部长,你看看,给你个见面礼,先给你们分配20斤盐腩肉,暂时对付对付,盐腩肉处理一下也可以食用的,主要是先多用水浸泡,我在龙溪供销社就用过。武装部的部长们可考虑2斤,你自己处理,剩下的全给战士们,你看行吗?
陈主任:好啊,太好了,你简直是雪中送碳啊,现在生活太困难了,有这个就很好了。
陈至理:那好,今天就聊到这里,今后我们会经常联系的。
就在这时,武装部的值勤战士出现了。
战士:报告陈部长,南门大街出现了两支宣传队,快发生冲突了!宣传车,高音喇叭吼声震天!
陈部长:他们是哪个单位的?
战士:一个是糖酒公司****宣传队,一个是文教系统的战斗司令部宣传队。
糖酒公司宣传队高音喇叭:你们的车辆快让开,不让开我们就不客气了!
文教系统宣传对高音喇叭:你们的车先让开,我们的车先到这里。
双方都唱起了当时反对帝国主义的歌曲: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
场面十分嘈杂混乱,气氛十分紧张!
由于宣传车队两边都有腰鼓队和忠字舞队员,互相都不让对方,于是武斗又要开始了。
陈部长:陈主任,你看看,事情又来了,我们去看看。
他们乘座老式的吉普车快速来到南门大街。
陈至理:陈部长,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吗?
陈部长:经常,三天两头就会发生一次,不是这个部门,就是那个部门,打架争吵,砸办公室,甚至武斗,最严重的一次动用了步枪和手榴弹,还好,伤的多,死的少。
陈至理:那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办?
陈部长,我们武装部有时也没办法,一般的做法是将部队战士放在两支群众队伍的中间进行隔离,然后劝说两边回去,我们战士也有受伤的。时间长了,也没法了,现在是愈演愈烈了。
陈至理:原来这样。
陈部长:陈主任,这次你来解决,行吗?
陈至理:好,我试试!
陈至理拿着战士的喇叭喊到:革命战士同志们,我们是县委和县武装部的。我是县委新来的主任,是来支持你们的革命行动的,你们都是好战士,互相不是敌人,是同志,任何问题都是人民内部矛盾。
县委临时决定(陈至理临时编的),我们今后将在县城各个街道规划游行路线,划分游行时间和区间,这样既宣传了革命的思想,又可避免各个单位相互不冲突。你们看这样行吗?
双方感觉还有道理!
文教系统有人喊到:今天我们先进入南门大街,他们应该让我们先过去才对。
陈至理:你们都是宣传革命思想的好同志,捍卫革命路线的好战士,大家姿态都放高一点。我看今天这样,各自退让50米,然后各自沿自己的右方行动,你们看看这样好吗?
陈部长想,各自退让50米,相互就不可能产生冲突,且刚好是一个十字路口。
这样,两个宣传队各自退让并右行,避免了一场武斗。
陈部长:陈主任,看来你这个新来的县办公室主任真还有两下子。
陈至理笑道:陈部长,我在战场上经常要处理这类事情。
陈部长:为什么?
陈至理:朝鲜公路比较狭窄,打仗时车队又比较混乱,我们自己各个部队的车也会出现这种争路权的情况。我的首长有时叫我下车指挥,我就采用这种办法。
陈部长:哈哈,还是你的见识多,路子野!
你今天一出马就解决了几个问题,我们县的稳定看来是有希望的。
陈至理:局面如此复杂,我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说不定哪天我也回家了。
不出所料,回到县委办公室,陈至理想到给老首长汇报一下见到和听到的情况以及龙池县的形势。
可陈至理打电话给S办公厅时,才得知,老首长由于与一些方面的联系,说是站队错误,已经停职检查并听候处理了。
这一消息给了陈至理一闷棒,事态严重了。
真是壮志未酬心先碎!当晚陈至理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究竟怎么了?
接下来的几天,陈至理走访了他分管的几个单位,情况大体与食品公司一致。
陈至理想,为什么这么多干部回家躲避,现在想明白了,除了无事做,有事也难做,甚至有个人的生命危险。
后面的几天,陈至理在办公室空坐了几天,看到一些家在县城的同志整天下象棋什么的,也就自然理解了。
作为分居的职工,按国家规定每月三天的探亲假,陈至理自然想到回家看看了。于是向谭书记请了假。然后作为军人出身的他,自然又想到了武装部的陈部长,于是拿起电话:
陈至理:陈部长办公室吗?
对方电话:是啊,你找谁?
陈至理:请找一下陈部长。
对方电话:好的,请稍等!
陈部长:喂,谁啊?
陈至理:陈部长,我是陈至理。
陈部长:您好!什么事?
陈至理:没什么事,想找你聊天。
陈部长:好啊?聊吧?估计你有什么事吧?
陈至理:陈部长,你料事如神啊!
陈至理:我想回家探亲了,也不知道这一走要多少天,这里没有我的战友,于是想到了你这个军队干部。
陈部长:从前几天我们一认识,我就知道你是个干实事的,我也想到你迟早会有今天的想法的,因为好多干部都像你一样,自然就请假回家了。
县里面的事情比较复杂,我也不便多讲,搞不好哪天追究下来,我也会犯错误的,因此许多事情只有你自己去把握,自己去领悟,说这是滑头吧,也没办法,我们主观上不是这样的,但是客观上又不得不这样,明哲保身,许多干部都是这样的,我这个“司令”实际上也是个光杆司令。自从那天我们见面后我就料定你会出现今天的情况。
陈至理:不瞞你说,前天我给我的老连长打了个电话,人没找到,说是站队错误,被隔离审查了,结果待定。真不可思议啊,多好的人。在战场上称为“谢大炮”,出生入死,冲锋陷阵,没想到在和平时期落得这样的结局。
陈部长:(比较事故地)啊,原来这样,我是感觉你的态度发生了突然的变化,我看这样,你探亲是必须的了,我家在县里,也没法走,武装部也是我的避风港,看到的也比较多。从我见到你,我相信你是个好同志,既然复原回来政府能够安排你去区供销社做主任,肯定你在部队的表现是不错的,我也相信你的连长是个好人。但是对于一些事情,尤其是你的老首长的事情,你先别到处讲啊,搞不好你也会受到牵连,哪里都不是净土啊,这事就到此为止了,别声张了。
另外,看在我们短暂的交情上,请你过来一下,我有点小礼品,你可带回家去,这对你有好处。
陈至理:陈部长,你太客气了!你说的很有道理,难怪县里谭书记不怎么管事!
陈部长:他怎么管事啊,全家老小都在县城,得罪谁一家人都得得罪别人了,他怎么过?你到我这里再说。
于是陈至理很快就到了陈部长处。
陈部长:这么快,我给你的礼物并不是什么吃的穿的,吃的穿的我也没多的。有两件特殊的礼物,可能对你有帮助。
一件是一个半导体收音机,是我的一个战士给我组装的,你可以带回去,无聊时可以打发时间,你也可以学到修理,改装什么的,这对你有好处,目前最好不要考虑太多别的事情,这对你也有好处。
另外一件东西(陈部长近乎神密地说),你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我相信你懂得使用它,因为你在战场上做过首长的通讯员。
陈至理若有所思地,什么东西?
陈部长拿着一个红色布袋子,你摸摸就知道了。
陈至理摸了一下,啊!我明白了,谢谢陈部长!陈部长真是好人!
陈部长:据我了解,乡下也不太平,只是没有县里这样复杂而已。
陈至理:嗯!太感谢部长了,我相信我们会成为至友的。
陈至理带着复杂的心情告别了陈部长。
第二天,陈至理收拾简单的行李回龙探子老家。
是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村民们正在田里收割,小河边一些小孩正在放牛,有的在做小游戏。
这时,陈至理的哥哥陈至名看到陈至理回来的身影并呼叫正在放牛的龙娃。
陈至名:龙娃,龙娃,你看那是谁啊?
陈俊龙向远处望去,不好意思地,是我爸爸吗?
陈至名:是啊!快去接啊!
陈俊龙,不好意思地迎了过去。
回到家里,陈至理简单地问候了一下大哥陈至名,了解到村里各个方面还比较平静,就感觉到一时的轻松。
陈至理:龙娃,你过来,让我看看,长高了点,有几个月没见到了!来,我给你带了点水果糖,你给其他几个小朋友一人发几个。还有,你看看这些,陈至理拿出一些当时最简单的学习用品,要爱惜啊!
陈至理又拿出一支毛笔和一本诗词,你要多练习一下字啊,要学着用毛笔练习写历代名人的诗词,这样既练习了字,又学习了诗词,目前来说,诗词就是最好的教材!学校停课了吧?你整天就割草放牛吗?
龙娃:嗯!除了割草放牛就是玩,没有学校老师讲课,学过的一些诗词都忘记了。
陈至理:那不行,平时要自觉学习,放牛时将诗词带在身上。
傍晚:陈至理摆上一根长凳和一个矮凳子,在院坝边纳凉,喝茶,裹叶子烟。这时候大哥也来到他这里,两兄弟聊起来了。
陈至理:哥,还好吧,今年收成怎样?
陈至名:去年天旱,今年又遇春旱,下雨很少,田里收水少,播种比较晚,稻谷产量不高,基本口粮估计不够,缺少三分之一左右,下半年还要看有多少供应粮。
陈至理:等待供应粮估计比较困难,目前各个方面都比较困难,所以问题还得靠自己解决,多种点菜,搞点小农业产品。
陈至名:是啊,我们也想多种点东西,但一是政策不允许种,种了也得拔掉,二是缺少种子,即使有种子也没钱买种子!
陈至理:这些事情只有慢慢看,你也不要多去说,全国各地情况大致差不多。
陈至理:对了,大哥,我们大队和公社的情况如何?
陈至名:现在大队情况也比较复杂,大队的□□领导小组由吴小天负责,他基本上掌握了大队的一切权力,他也是大队文艺宣传队队长,后来成了公社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他整天的工作就是,白天开批斗会,晚上搞文艺宣传!或者是白天搞文艺宣传,晚上搞批斗会。
人们都摸索出了一条规律,凡是哪天有高音喇叭响得久声音很大的时候,必然有人要挨批斗了。吴小天高兴或者不高兴的时候总得有人挨批斗。
事实上,在那个混乱的时期,吴小天本身就是公社一霸,是实实在在的地方头目,加之有他在县里作副县长的表哥为他撑腰,真可谓不可一世,横行乡里。
一位畜牧站叫王冬的医生,因为说了他的坏话,传到了他的嘴里,结果王冬在畜牧站的工作被解除了,因为那个部门是合同制,理由很简单,合同到期,工作业绩不好。王冬心知肚明,但也无可奈何。后来干起了游医,私下给村民医牛医猪,顺便做些膻猪膻狗膻鸡什么的,人们开玩笑说他做的“慈善”工作。
王冬逢人便讲,吴小天不是个东西,没有好下场,不信,走着瞧,会有报应的。
后来,一些宣传队的队员就自动退出了,一些新队员又加了进来,新进来的是因为在他手下可捞点好处,至少在当地可以好过点,吴小天对外宣称是“吐故纳新”。当地一些社员是心知肚明的,有时候也是敢恕而不敢言。
陈至理:这人如此凶呀。
陈至理:说到这里,我给哥提醒一下,你们的小孩不要去参加这些活动,就说没有文艺细胞。另外,龙娃也少参与,最好看也别去看他们的文艺宣传。
龙 娃:晚上他们搞节目时,很多娃儿去看热闹。
陈至理:你们娃儿,不懂事,看看热闹是可以的,但你们是不知道是非对错的。
陈至明:至理啊,县城的情况怎么样?
陈至理:哥,目前全国的形势十分复杂,县城也一样,天天宣传队,大字报,游行,表演,打架斗殴,县里好多干部都回家躲避了。
所以,我这次请假回来,一方面是探亲,另外一方面也是避风,农村相对还好点。
陈至明:这也好,毕竟我们兄弟几个还有个照应,一大家人在一起也好。
就这样,陈至理就在老家休养起来。
有时候,事情总不是按人们预期的进行的,有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怕什么来什么。
一天,吴小天的随从给吴小天报告说:吴主任,听说从县城回来一位叫陈至理的,你认识他吗?
吴小天:陈至理!当然认识,儿时还在一起玩过,后来他去私塾读书去了,再后来听说当兵去了。
随从:还听说他去国外打过仗,回来后还当过什么主任,现在还是什么主任什么的。
吴小天:他回来干什么?给我注意一下他的行动!是不是来监视我们的?
随从:好,听他的邻居说,陈至理整天摆弄什么收音机,天线架得老高老高的。
吴小天露出一副奸笑的样子:好,我好久去拜访拜访一下他。
一天下午,陈至理钓鱼回来,又在摆弄陈部长送给他的组装收音机。吴小天带着几个人经过陈至理的家旁边的小路。
吴小天想,我来试探一下他,也给他一个下马威。
吴小天走到陈至理附近时,故意将他的海燕牌收音机声音开得老大老大的,这也是吴小天的习惯,在路过村里院坝时,总是将他的收音机开得最响,以显示他的威风和威信,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样子,因为在当时拥有这种收音机的人算是非常有钱有地位的人了。
吴小天:你好!你是龙娃的父亲吧?听说你回来了,多年不见了啊!
陈至理:啊,你是老吴吧?我还记得你的!记得我们小的时候一起在河边玩泥巴堆沙人呢?
吴小天:是啊!多年不见,听说你从外面回来,还当了主任,现在在哪里高就啊?
陈至理:不好意思,无所作为啊!去打仗那都是多年前的事了,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吴小天:听说你到了县里,我表哥也在县里,你认识不?
陈至理:我才去县里没几天,许多情况还不知道,今后才去拜访!
吴小天:他叫欧大朋,在县里作副职,听说不久将调到S里去了。
陈到理:那好啊,我们老乡也沾光啊,今后一定去拜访!
吴小天:听说你喜欢收音机!很好的,我也喜欢收音机的,咱们有共同爱好!
陈至理:我没有收音机,是一位朋友自装的收音机,朋友怕我回家不好玩,借给我玩的。乡下效果不好,所以必须要天线,有天线好一点,无天线基本无法收音。
吴小天:你看看我这个收音机怎么样?
陈至理接过收音机看了看,很好!这样的收音机很贵的,质量很好!
吴小天:我家里还有一台闲着的,比这个差一点,你有时间可拿去玩一下。
陈至理:算了,就用这个,我怕给你的弄坏了,我赔不起的。我这个可以随便摆弄,也作为一个爱好,随时敲敲拍拍甚至修改也没关系的。
吴小天:你太客气了!随时欢迎你来我们大队和公社指导工作。
陈至理:哪敢哪敢,听说你搞得有声有色的,今后我回去给你宣传宣传!
吴小天:那好那好!你随便就好!你这次回来玩多久呢?
陈至理:还不知道,目前身体不太好!等待身体好点才回去,我请了20天的假,目前单位也没有什么事可做,这你是知道的。
吴小天:好,身体重要,身体重要!有什么问题可随时找我啊!
陈至理:好的好的!
就这样,吴小天满足了心理上的自尊,离开了陈至理,陈至理心中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回到这里,是别人的地盘啊!动物的本能,争地盘吧!但这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在后来的日子里,吴小天总是到处放话说,陈至理在县城呆不下去了,回来躲避的。时不时也有村民传到陈至理的耳朵里,陈至理不予理会。想到了陈部长的话,乡下的情况也复杂哟,强龙斗不过地头蛇。
几天来,陈至理也算相安无事,每天钓鱼,玩收音机,顺便教龙娃一些名人的诗词,在河边散散步,看看放牛娃们在河边嬉戏,也算一件美事。
不过事情总不是那么简单。
一天,吴小天的手下找到陈至理,请他去参加大队的批斗会,这下难到了陈至理。
陈至理说,这个嘛,我离开老家多年了,对大队和公社的情况完全不了解呀!请你们吴主任谅解哟!
吴小天听到他的手下汇报后非常不高兴,在大会上放话说,有人不给我面子,不想在这里呆了吧!
这话从社员那里传到了陈至里的耳里,陈至理感到事情不妙。不过凭着他在外多年的闯荡经历,心想他能够奈何我吗?
几天以后,龙探子又出现了一场怪事。一条大莽蛇突然出现在龙探子,将黄角树上的鸟窝占据并吃掉了窝中的小鸟。这还不算,这条蛇从此不走了,还经常窜到附近村子吃小鸡小鸭什么的,还时不时出现在龙探子的小卖部门口,弄得当地村民过路都害怕,更不用说买卖粮食、小菜和商品了。
那条蛇很长时间都在桥的两端的树上窜来窜去,窜上窜下,出没无常。人们奈何它不得,这事弄得大队公社的干部都没办法。
大队长和书记趁此将这事交给革委会来办,而革委员会推给大队办,十多天没办法除掉这条蛇。
还是吴小天点子多,给大队书记说,不是那个陈至理回来了吗?他见识广,问问他如何办?实际上吴小天是想给陈至理出个难题。
于是大队长找到陈至理。
大队长:老陈啊!我们大队出现了一条怪蛇,你听说了吧!
陈至理:听说了!现在还没处置好吗?
大队长:怎么处置啊,那蛇整天盘居在黄角树上,出没无常!
陈至理:大队有没有抓蛇的啊?
大队长:哪有啊?有也不敢上去呀,那蛇又长又粗,是条大莽蛇!
陈至理:那怎么办?
大队长:经过我们大队支部委员会和大队革委员会商量,大队让我请你看看有什么办法没有,你在外见识广,回来也为大队做一点贡献啊。
陈至理想,也是啊,整天在家没事可干,这也算一个机会,同时也是树立自己威信的时候了!
其实,陈至理想到了陈部长给他的东西!
陈至理:那好!让我试试,弄不好别怪我啊!
大队长:好好!哪会呢!我们相信你!
第二天:陈至理在龙探子黄角树下看了看,用手比划了几下,心想,应该没问题。于是回家取上“家伙”,再次来到龙探子黄角树下。
陈至理给大队长私下说了几句,大队长让围观的村民退让至20米之外。这时只见陈至理从衣服中掏出一红色的包裹来,呯呯两枪,大蛇应声从鸟窝里掉到河里。
围观村民有鼓掌的,有欢呼的,掉下来了,掉下来了!
然后,大队长叫一个社员将大蛇埋到地里。
陈至理:队长,这个不要埋,先要焚烧后再埋,因为莽蛇的刺是不容易腐化的,今后容易伤到村民,古人说,蛇刺要用龙刺挑!受伤后很难好!
大队长:好好,这个建议好!
这时,刚好公社武装部张部长路过这里,根据张部长的经验,这是手枪声音,于是快速过来看看。
张部长:你是县里回来的陈到理主任吧?
陈至理:是啊,你怎么知道的?你是谁啊?
张部长:我姓张,叫张行果,前几天,县武装部陈部长给我打过电话,说起了你。因此听说今天你要弄掉大蛇,又是县里来的,我估计是你。
你这枪厉害呀,当然主要是你的枪法太厉害了,必经是从战场上回来的,厉害厉害!
张部长:让我看看你的枪。
陈至理很专业地卸下枪里剩下的子弹递过枪给张行果。
张部长:我作为公社武装部长都没用过如此好的枪呢!
陈至理:这是县武装部陈部长让我带回来的,主要考虑我的安全问题,没想到它真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部长:是啊!你可帮了村里的大忙!
陈至理:没什么,应该做的!我们就应该为人民群众多做好事!
张部长:好的,向你学习。
通过这事,陈至理在大队的威信猛然增长,很快地传遍了大队公社,因为在当时能够持枪的只有武装部长,而且只是一般的枪。这样的手枪连公社革委会头头也没有。经过此事之后,吴小天也知道了陈至理的来头,从此也不敢对他怎么样了。
在此后整个休假的两个月期间,陈至理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