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一章 ...
-
人生是一本太过仓促的书,有时候还来不及细细品读,就匆匆忙忙赶赴下一场轮回。
青春太好,好到你无论怎样度过,都会觉得些许浪费,回头一看,少年的眼睛,黑白分明的幕布,一切都已是定格的胶片,清楚的让人发怵。
第一章
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农村,说是工人只是因为我爷爷以前在国企煤矿,后来退休回家,过着农民的生活种地下田,骨子里还是透着工人阶级的骄傲。我从小就是那种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孩子,身上总带着被溺爱的气息。爷爷年轻时是煤矿工人,做长了井下那种危险的工作,最羡慕的就是拿着图纸指指划划的技术人员,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一直希望我父亲能够多读书,不要再干他的老本行,有时事总不随人愿。
爷爷和我说,我的爸爸小时候特别淘气,进学第一天就哭着跑回来,说什么也不想再回去,当时气的爷爷他拿着竹竿上去就打,挨了一顿打本以为能老实会,结果我爸还是三天两头的逃课去河里摸鱼,没想到文静的我下河摸鱼这项本事挺随他的。在爷爷的棍棒伺候下,父亲跌跌撞撞念完了小学,到了初中他说什么也不去了,爷爷还是老办法,棍子断了一根。
那晚父亲很晚才回来,爷爷没有去寻找,奶奶没有做饭,整个村到处呼唤,一声一声的儿来,换来的只是刺眼的夕阳余晖,前脚还在村头草垛呼喊,后脚就直奔村东河边寻找,刚从村西山头赶来,急得回家和爷爷拼死拼活,爷爷就站在门口,任由奶奶捶打,他知道那是一个女人唯一的宣泄方式。爷爷就那样站着,望着门前的路,他似乎是知道父亲一定就在路的那头,只是心里不想回来,父亲就在拗那股劲,那股打死也不去学校的劲。后来爷爷告诉我说,站了一下午他当时也是累了,刚坐下没多久,就看见父亲一步一步的走了回来,从路的那边慢慢的走回来的,不过爷爷没有站起来,只是轻声的唤了句奶奶,因为他知道有些时候是该让孩子自己想想了。那一刻我明白了父亲的执着,执着到固执,也是这个不称职的父亲影响了我一辈子的爱情,让我也执拗了半辈子的幸福。
也是从那天起,父亲开始跟着爷爷去煤矿,老一辈的人总是提前感知生活冷暖。因为年龄尚小,只能跟着工人打打下手,虽然父亲已不在多年,我仍心疼当年的他,小小的人穿梭于危险之中,却能干的不亦乐乎。煤矿工人,我爸和我爷爷那代人,一群看似微不足道的黑面人,用他们那一双双长满老茧的、粗糙的,从来没有洗干净过的却比很多体面的人都“干净”的双手,给了我现在的家。
后来在我爷爷的一点点指导下,我爸正式开始了下井的生活,在矿上,井下每天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任务紧的时候会三班倒,每班8小时。我爸就是每天过着这样的日子,有时他们爷俩一起喝酒时,我爷爷就会问下井这么危险的工作你真要和我一样继续干下去,我爸总是笑一笑喝口酒,所有的话就在那口酒中,以前我小,现在我的日子也是爸爸那杯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工作,既然选择了便风雨兼程走下去,那代人也许太傻了,傻到认准了就是一辈子,工作如此,爱情与婚姻更是。当时我爸年轻,属于骨干人群,很快就提升了班长,一直到后来进入办公室,成为管理人员很少再去下井走一趟,也就是在那间办公室,几块板子搭成的临时办公场所,他遇到了那个一生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