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荷塘月下说知音 光风霁月总牵情 ...
-
在桃源住下已有十日,在云桥及其母亲的照料下,云棠的伤痊愈的很快。云桥家房子的后身有一片荷花池,这几日刚好临近满月,云桥便常带云棠去赏月观荷,顺便打听一些桃源外的新鲜事。
这晚,云棠吃过饭后又与云桥铺凉席于塘边,同卧一处赏月谈天。望着池塘中一轮圆月的倒影,云棠触景生情,不禁吟道“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吟罢,只见云桥正侧头定定望着他出神,片刻过后才疑惑问道“你刚吟的这是什么?”
这下换成云棠诧异地望向云桥了,可随即他就明白过来,这桃源与世隔绝,源中之人自然并不晓得外界的诗词,便笑着解释道“这是一首诗,五言诗,据说形成于汉、魏时期”
“汉、魏时期?我曾听娘亲说过,源中过去曾来过一个外乡人提起过这两个朝代。那你刚刚吟的这首诗说的是什么?”
“这首诗是一位叫孟浩然的诗人所作,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与此刻你我所处大致相同,夕阳西下,月亮从东方升起,散着头发乘凉、打开窗户躺在宽敞幽静的地方,荷风送来阵阵香气,竹子上的露水滴答地发出清脆声响,想要取琴来弹奏,却恨没有知音欣赏。所以只能怀念古人,终宵做梦怀想。”
云桥听着云棠这番解说,望着眼前的景致,仿佛入了迷,半响回过神来才问“什么是‘知音’?”
云棠略一沉思后,解释道“这源于春秋时一对挚友的故事,相传伯牙善鼓琴,子期善于听琴,并能从琴音中听出伯牙的所思所想,甚至是高山流水之音,后来,子期先于伯牙辞世,伯牙叹世间再无能知晓他琴音之人,便选择‘破琴绝弦’,此生再也不弹琴了。于是,后世之人,便以‘知音’二字形容心意相通,达心之交”
“那你我可算是知音?”
云棠忽闻此问,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复,心中却渐渐涌起一种莫名的揪扯。那日刚从模糊中渐渐苏醒,云桥的脸初一映入眼帘,云棠的心就仿佛被他摄住了,心魂就纠结在一起,没来由的被他的一举一动牵扯。若说这是“知音”之情,云棠自己都很难信服,他与云桥相处不久,且由于生长于完全不同的环境,他们的性情、爱好完全不同,言谈间更是经常词不达意,甚至难以交流。但他偏偏就对这样的云桥倾心不已,在江湖闯荡养成的执拗脾气在云桥面前仿佛都被融化了,他能耐心地一遍遍跟云桥解释自己说话的意思,会细心地听云桥说那些古旧到不行的老故事。
这就是“知音”吗?怕是知音二字并不足以承担这样深重的情思。
正当云棠陷在自己的思绪中,无法抽身之时,云桥却因他长久的沉默渐渐失落起来。
他仰望皓空中一轮满月,心中原本打算说出的话就鲠在了喉咙里。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大地上的万物,描绘出每一座山、每一朵花,甚至每一片叶子的形状,却难以描摹月光下两人的心事。
“云桥”过了许久,云棠终于打破沉默,“你可听过天上有位神仙叫做月老?专司人间姻缘,相传只要是被他红线系住的两人,总始相距万里,纵使山海相隔,也会命中注定的相遇,然后相守一生”
“我相信一定是有这样的神仙,不然你是怎来到这与世隔绝的桃源来的呢?”
“云桥……”本就心猿意马的云棠,猛然听到云桥这番清楚得不能再清楚的话,瞬间便再难以自持了。
魂悸魄动身火舞,影曳声摇雏凤鸣,美人涓涓含秋水,矫若游龙翔雾中,冰肌玉骨叠香汗,荷风漫漫青丝乱,鸾翔凤翥云雨霁,海棠树下桃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