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六】 ...


  •   车行约莫一个小时,已经从省道转到了近郊的公路上,目的地是近郊的一户人家,第三名被害人的家。
      “于娟娟,女,十岁。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外出务工,平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失踪一周后,她的爷爷才报的案。”
      小林简单叙述了到访家庭的情况,卷宗里对于前三名被害人的描述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当时都是以失踪人口或是拐卖儿童案件处理的,等到并案侦破时候已经隔了一段时间了,几乎没了解不到什么有用的情况了。
      大王和小林留在车里,凌准领着简行和许默进了于娟娟家。
      近郊的一户自建房,有一个小院子,收拾的挺整齐,简行踏进门之后整个人的感觉就不同了,刚才在车里像得了失魂症似的,这会儿却精神的了起来。
      许默其实并不想进来,他是被凌准强拉硬拽下的车,他本来就不想沾案子,也清楚只要被凌准拖进来就只会越纠缠越撇不清,现在这样,这案子不了,他是甭想回公安大学教书了。
      于娟娟的爷爷和父母都在家,而她的奶奶在几个月前去逝了,原因不问也知道,和孙女儿的死有很大关系。
      知道这是为了破孩子的案子来的警察同志,于爷爷十分激动,十个月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承受了太多的悲伤和煎熬,相对于于娟娟父母的无奈接受,于爷爷更多的是悲伤和心痛,一手拉扯大的孙女儿先是失踪,而后被告之可能是被拐卖了,最终得到的消息却是死亡,而且连尸首都无法领回。
      随着孙女儿的死讯,老伴也一病不起,最终离开了人世。
      “同志……同志……你们一定要抓到凶手啊……”于爷爷拉着凌准的手,满眼泪光的恳求着。
      安抚着于爷爷坐下,于家的客厅里弥漫着悲伤的情绪。
      于娟娟的父母安慰着老人,对于当时的情况,他们都没办法提供什么帮助,他们是在于娟娟失踪后的第三天才接到两老的电话的,等他们从外地赶回来也已经是几天后了。
      简行看大伙的情绪都稍微稳定了一些,便开口问道,“您孙女儿的房间,还留着吗?”
      于爷爷点了点头,把他们领到了于娟娟的房间。那里依旧保留着她失踪前的样子,房间不大,陈设也很简单,一张单人床,床上铺着浅粉色的床单,一只白色的兔子毛绒玩偶放在枕头边,带书架的写字台放就在床头边,书架上整齐的排列着一些书,写字台的对面是一个单人的衣柜。
      环境可以勾起人深层的记忆,简行把于爷爷带到于娟娟的房间,是希望他更能记起关于于娟娟的一些细节情况,同时也能从这一些小细节上了解于娟娟是什么样的孩子。
      到了于家之后,凌准接受了许默的嘱咐,不去干预简行的行为或是发问。
      “娟娟上四年级了吧?”
      “是啊。这孩子懂事,知道他爸母赚钱不容易,也知道心疼我和她奶奶。平时啊家里有些什么小活儿她都干,喂喂鸡啊,扫扫地啊……”
      老人家的话匣子打开了,把所有能褒奖孙女儿的话都说了,凌准和于娟娟的父母站在房间门口默默的听着,许默面对着老人,时不时的点头配合,简行则一边听一边看书桌上的陈列。
      于娟娟的书架上的书大部门是童话,《睡美人》,《海的女儿》、《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等,从她床单的颜色和床上的玩偶以及这些书看来,于娟娟应该是一个比较文静的女孩子,墙上有学校的奖状,随手翻开她的作业本,她的字迹很清秀,比同年龄的孩子写的字好看一些,应该是有练字的。
      从她的家庭状况来看,她的学习应该都是自发的,这也符合于爷爷对她的描述,于娟娟确实是一个懂事且乖巧的孩子。
      那这样的孩子为什么失踪呢?
      首先,这类型的孩子一般都只会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她如果放学了,不可能会想着去哪里玩,而是会赶紧回家写作业或是帮爷爷奶奶做些小家务。
      “娟娟平时有去什么同学或朋友家里玩吗?”
      简行适时的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于爷爷想了想,摇了摇头。“娟娟平时放学就回家来了。”
      “她有什么特别要好的同学或是朋友吗?”
      简行的问题得到的答案依然是于爷爷的摇头。
      但这个问题,简行却找到了不同的答案。“我想,娟娟应该是有一个好朋友的。”
      凌准的微微蹙眉,直起了原本有些放松的背脊,不只凌准,其余的人也都精神了起来。简行从书架上拿出了那本《海的女儿》。
      “书架上所有的童话书都是格林童话,只有这本是安徒生。”简行翻开了手里的书,“这本书的装帧明显和其他的书不一样,这本是铜版纸的硬面书,而且还是中英文对照本,书背上没有标价,也就是说他是一套书里面的一本。”
      于家的大人们并没有太明白简行话里的意思,也觉得这似乎并太重要,这童话书是格林的还是安徒生的也没多在区别,至于他是什么纸张,是硬面还是软面,是中文还是英文,这都跟孩子失踪被害又有什么联系呢。
      “您确定没有听于娟娟提起过,她有什么好朋友吗?”
      面对简行再次的追问,于爷爷还是摇了摇头。于娟娟的同学他是见过的,可那几个孩子就住在对门对街,近的很,而且家里人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都知根知底。
      “娟娟休息或放假的时候,除了家里,还会去哪儿吗?”简行又问。
      于爷爷心想这个问题,以前来的警察同志也都问过,但他还是细仔的又想了想,答道,“娟娟这孩子平时就喜欢看个书,休息了也不会往外跑,放假了也是在家,要么就是去学校图书馆看书去。”
      简行又问,“那您记得这本书,是什么时候放到书架上的吗?”
      凌准觉得简行对那本《海的女儿》很执着,不免也对那本书的来历有了些兴趣。
      于爷爷皱着眉想了又想,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简行笑着点了点头,没有给老人压力,把书又放回了书架上,然后又问了一些于娟娟失踪当天的情状,得到的答案也大多和卷宗里记录的差不多。
      在于家逗留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凌准他们才离开,临走时于爷爷和于娟娟的父母拉着凌准哭着哀求,一定要抓到害死于娟娟的凶手。
      这样的场面最是让人难过,凌准一直在一线,面对被害人家属这样的事,他实在为难,大王和小林这会就上场了,一通安抚。
      “去趟于娟娟的学校吧。”简行上了车之后,跟凌准申请。
      凌准看了看许默,许默点了点头,凌准其实也觉得有必要去一趟。于娟娟的生活轨迹非常简单,但她的家里人对她在家以外的情况并不太了解,希望学校那边能有收获。
      凌准开车往于娟娟的学校去了,开了一会儿,他问简行和许默,“那书有那么可疑吗?”
      许默没搭腔,只是转头看了看简行,简行也没打算卖关子,说道,“其实是格林的还是安徒生的到没什么可疑,只不过那本书是中英对照本,这就有点意思了。……于娟娟的爷爷说,她书架上的书都是她用零花钱买的,基本都是普通书店能买到的,装帧普通价格不贵,以她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适合的版本。以于娟娟的受教育程度,她不会自己去买一本中英文对照版的书,而且那本书还是整套里的一本。”
      “那本书是借来的。”凌准很准确的理解了简行话里的意思。
      于爷爷也说了,于娟娟也没有什么特别要好的朋友,那么那么本书的来源就大有可能是借阅,如果学校的图书馆里有这套书的话,那么这本书的疑点就解开了,也就没有什么值得细纠的了。
      从于娟娟家到她的学校,开车大概也就五分钟,还是因为绕到公路上走的,如果按于娟娟平时上学的小路走着去的话,也就十分钟左右。
      依旧是大王和林哲守着车,同时也保持着和局里的承联系,以方便得到其他被害者家属的最新沟通情况,凌准跟门卫大爷亮了证件,不一会儿校长就来迎了,大致向校长说明了来意,校长就领着他们三个去了学校的图书馆。
      镇小学是新建校,校舍和设施都比较新,图书馆在二号楼的一楼,对于小学来说这个图书馆不算小,管理图书馆的是四年级组的美术老师,张老师。
      凌准把那本书的照片给张老师看了,张老师一眼就认出了这本书。
      “这套书我们馆里确实有。”张老师对这套书的记忆比较深,因为是英汉对照本,所以低年级的学生不太喜欢这种纯文字的书籍,而高年级的学生呢又不太喜欢看这种童话书,所以基本没有人借阅。
      张老师说着笑了笑,“这套书一共二十本,都是统一的红布面硬壳书,其说实话这种书放在图书馆里借阅挺可惜的,更适合收藏。”
      简行表示同意张老师的看法,他也觉得这样的书并不应该存在于小学的图书馆用于借阅,以于娟娟家里那本的印刷和装帧来看,一套二十本的价格应该不会便宜,多半是用于收藏。
      “于娟娟是什么时候借的这本书呢?”凌准问张老师。
      张老师点开了电脑里软件搜索了借阅记录,皱起了眉头,又搜索了一遍入库记录,抬头答道,“我们图书馆里没有这本书的入库记录。”
      气氛一瞬间紧张了起来,面对凌准疑问的目光,张老师解释道,“我们图书馆的书基本都是教育局采购配送的,也有少部分是捐赠的,但只要是我们收入书库的都会逐一录入图书管理系统,可我在系统里没有找到和你们那本相同书号或是出版社的《海的女儿》,只有插画版的。”
      简行没等凌准开口,迅速的向张老师确认,“图书馆里还有一本插画版的《海的女儿》?”
      张老师点头。
      许默在一旁琢磨着,小声的说道,“于娟娟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英语能力根本达不到阅读水平,她书架上的童话书也都是插图版,如果要借,她也只可能借图书馆里的插图版。”
      简行的追问道,“那这套英汉对照版的套装书,是教育局配发的吗?”
      张老师急忙又查了一遍系统,摇了摇头,“不是。是捐的。”
      “谁捐的?”
      简行和凌准几乎是同时问出了这个问题。
      张老师指着电脑屏幕说道,“备注里写着新学年读书活动,是前年的新学期开学办的一个读书活动,当时有不少关系单位捐了书,具体是谁捐的就不知道了。”
      凌准心里有些失望,但现在至少证明了一点,这本书的存在更加可疑了。
      “这套书我们能借走吗?”
      凌准征求了校长和张老师的批准,把那一套已经在书架上尘封了一年多的安徒生童话集带回了警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