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秋意温凉 ...

  •   秋意渐凉,人也变得比夏日更加懒散,成日里就窝在阁楼上给她铺置得舒适温暖的软榻上研究棋谱,偶尔也起身走动却从不踏离阁子半步。

      起先司徒寒以为她是病了,着急请了太医院的医正来,那白胡子老头捻着胡须诊了半天,最后也只是故弄玄虚地给她开了一些调气补血的药物。由此可见,缠绵病榻的德馨君也是被这帮自视清高的老家伙折腾的。

      四季之中,她素来爱秋,不为它法,只因她的生辰便在秋天。她虽然不是感春伤秋之人,但是读书那会儿,有一阵子她也十足地文艺了一回。那时,最爱做的事情便是在秋日寂静的午后,靠在学校操场那棵历史悠久的老樟树上,看着无边的落叶,飘飘而下,细数缕缕金光从叶片的罅隙悄悄漏出。也只有在那样的年华,那样甜软的午后,她才允许自己做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梦。

      江南的秋天当然是与江北大为不同,“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这话虽然是郁达夫先生说的,但她深以为然。

      彼时,为了一睹文人骚客口中笔下秋风萧飒、空远广袤的北国之秋,她特意瞒着家人存了半年的钱北上一趟。站在春秋古长城遗址上,俯瞰四野。群山巍峨,荒草萋萋,一片枯黄,悲凉之情霎时填满胸臆,向来甚为自制的她竟然也一时难抑情阀,泪湿沾襟。

      然郁先生还说“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是以,她震撼于北国肃穆辽远的秋飒,但她爱江南温软明艳的秋天,时间就在汩汩的流水中慢慢地消逝了,湿润的空气里有着残荷的清香,绦绦的垂柳带着夏日的记忆,这里是她的家乡。

      收拾起懒散的模样,唤来小蝶为她整了整衣冠,头发已经长得比来时长出许多了,单单用一只玉簪依然无法系数绾起,于是便由着它们散漫地垂在背后。小蝶每每说这么美丽的头发就这样散乱着实在可惜,想给她梳几把时兴的发髻,都让她已不出门为由挡了回去。司徒寒也知道她素来散漫惯了,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她随性而来。

      是啊,她的人生本就像水,愈拘愈不成型,何不随波逐流,自由来去?散漫也是一种将人生视为高尚的态度。

      慢慢悠悠地晃到了院子里,枫树间种了几株木芙蓉,现今夹在还不甚红火的枫叶之间,粉白嫣红,三三两两。南方生木芙蓉,状若牡丹 ,一日三变色,晨为白色,午为粉色,晚则转为深红,故曰三醉芙蓉。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

      苏轼如是吟诵,可见这木芙蓉也是花中可与菊媲美的不畏之士,然世人多赞菊花,却鲜少关注这外表美艳、内心刚烈的芙蓉花。

      “今天怎么舍得出来了?”

      清朗朗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如常的平淡中增添了殷殷关切,听来不再是高堂明镜,反而多了许多人间烟火的余味。

      “深秋了呀,这日子过得可真快!”

      感叹的语气,似是而非。

      “是啊,一年又过去了。”

      取过小蝶手中的披风,展臂将袅娜的身影包裹其中,轻轻捋出覆盖其中的长发,丝缎一般的触感让他分外流连。

      “我来这儿也快一年了呢。”

      抚弄着青丝的手微微一震,继而负手而立,也望向那盛开正妍的木芙蓉,默默不语。

      “仔细想来,我还从未打听过殿下的事情呢。”

      语气中调皮得有点苍凉。

      “敏敏想知道什么?”这是不是代表她愿意了解他了?

      那声音听来竟是隐忍的微颤。

      “比如,殿下的生辰,殿下的喜好,殿下的过去啊...之类的吧。”不过,这些他也没问过她。

      “唔,我的生辰......”自母妃过后很少有人再惦记,少到他自己都模糊了,“好像是九月十九吧。”那日是观音大士的出家的日子,母妃说能在大慈大悲的观音大士出家的日子降生,他将来一定会是普度众生的大人物。普度众人?哼!生在司徒家的大人物还能如何普度众生?

      “九月十九?哎呀!那不是已经过了?殿下怎么不早说呢?”

      有什么好说的?提醒他到了观音大士出家的日子,该去参拜祝贺了吗?母妃一生虔诚礼佛,最终呢?还不是留不住香魂半缕。

      “九月十九?好熟的日子啊!”没有注意到身后男子面色变化,她兀自说着。

      “是观音大士出家的日子。”他淡淡道出,不见任何情绪。

      “观音大士出家的日子?是啊!观音大士出家的日子!殿下可真幸运啊!”

      嫣然回眸,巧笑倩兮,晶亮的水眸之中难掩璀璨光华暗自汹涌。

      看得他又是一阵恍惚,别开脸掩嘴轻咳方平缓了心绪,“何来幸运之有?”

      “咦?殿下不觉得幸运吗?这可是常人渴求而不得的呀!”大眼睛像探照灯般在他略显僵硬的脸上探寻,须臾间,若有所悟,拈花莞尔,轻轻说道,

      “殿下可知观音千手千眼的故事?相传,古时有位妙庄王,生了3个女儿,名妙因、妙缘、妙善。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为香山仙长。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作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牺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赏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想来,观音大士是很孝顺的人呢,她必不会允许自己故去的亲人感知到生者的半点哀伤吧!”

      寒潭星眸猛然一怔,盯着眼前水雾一般轻灵的人儿,一贯自持的眼中满是讶异与震惊,想开口说话,喉头哽塞,不法言表,便只默默地凝望着她,柔情如许,涟漪漾然。

      “殿下,今天是我的生辰。”

      佳人低下头,褥裙下的绣鞋来回拨弄着脚下的石子,声音中竟有几分不寻常的拘泥。

      “那敏敏想要什么?”

      语带宠溺,眼神清宁。

      “要什么都可以吗?”抬头望他,便直直地撞进他晶莹的星光里。

      当然,只要是你想要的,哪怕是忤天逆地,我也会给你!

      那只小脚复又拨弄起石子,拨着拨着,身子也跟着扭捏了起来。

      “我要一个人。”声音细小如蚊,但他就近在咫尺怎会听不清?

      “什么人?”如果是男人一律免谈!

      “一个愿意为我画幅肖像,陪我度过今晚的人......”

      最后那几个字连在一块儿听起来只剩下一片“嗡嗡”声,但是他笑了,这是多年来他第一次笑得如此开怀。那笑声好不爽朗!好不痛快!引得院外的仆从频频张望,这可是他们进园子来第一次听到主人大笑如斯啊!

      “好!今日便遂了敏敏的心愿!”满心的得意从眼里一直蔓延到脸上,玉面开颜,如兰绽放。

      清幽的光晕淡淡地笼罩着眉飞色舞的优雅男子,身旁是特意别开眼去,脸却红润异常的秋水女子;墙外,一轮新月刚露出头来,隐在红枫之间的木芙蓉在将晚的暮色中也渐渐如美人的双颊,尽染胭红脂粉,煞是迷人!

      一旁立着的小蝶竟看痴了过去,纵然,若干年时光瞬逝,桑田变换,再回首时,记忆中的红色依然鲜妍,那美景映衬下的璧人叫人如何相忘?

      -------------------------吃干抹净的分割线--------------------------------------

      银芽高悬,扯了片云彩裹身,这秋夜总是更深露重啊!

      拳头大小的夜明珠在外间静静地散发着幽光,八宝红木桌上摆着的香炉,余烟袅袅。里间的暖阁,红泪低垂,烛火明灭,照亮一团恍惚的暧昧。烛台映照的书案上,一幅清丽温婉的女子画像墨迹犹新,画中女子,秋瞳翦翦,如月葳蕤。

      轻纱薄帐中,有暗香浮动,似春色无边。

      娇吟低喘间,有声断续,“我可以...做你的情人,但是......我不要你的名分......”

      最终被人以唇封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秋意温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