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对于戎狄的死是这样说明的:宣太后与昭王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随即向义渠大举进攻,最终灭亡了这个在秦国西部威胁最大的少数民族政权,砍掉了赵国制约秦国的一条臂膀。秦国与赵国的决战提到了日程。
但是这位义渠王与宣太后私通三十多年,并且宣太后为其生有二子,二子的下落不明,未有记载。有人评说之所以宣太后痛斩老情人,也是可能由于这两个儿子的原故。如果这宣太后本人并不想生下这孩子,估计也完全可以不要生。可能在当时的想法是想其中一子继续义渠之位,以间接控制义渠。但是作为秦王来讲,这无疑是给自己再找了一个麻烦。在下猜测两个孩子是秦王秘密所杀,或夭折。才促使宣太后及秦昭王杀义渠王以绝后患。
可这位义渠王真的就在这三十多年间从未犯过秦国,而且义渠距秦国的距离可不短,甘泉宫位于今天陕西淳化县城北甘泉山,现在仍存有汉朝甘泉宫的遗址,这里当时应该是宣太后的行宫。而义渠部落位于今天甘肃北部,两者的直线距离在五百里左右,翻山越岭的保持这么长时间,不得不说这位义渠王是爱上宣太后了。
秦惠文王时,义渠名义上归顺秦国,但仍有自主行政权。秦昭王继位,按礼制义渠王前来朝贺。《史记 匈奴传》和《后汉书 西羌传》均记载,在这次朝贺后,宣太后和义渠王就好上了,他们还曾经生过两个儿子。史记 匈奴传则记为"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灭义渠。《后汉书 西羌传》称:"周王赧四十三年(即昭王三十五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
关于义渠:公元前430年,义渠国发大兵攻秦,从泾河一直攻打到陕西渭南,迫使秦兵退出渭河下游,此后30年内,是义渠国最强大的时期。地域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到陇西,南达渭水,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公元前352年,秦国乘义渠国内乱,攻打义渠,并平定义渠内乱,义渠又臣服于秦。公元前327年,义渠再度向秦国称臣。
从公元前1100年周人出兵伐义渠戎,到公元前272年秦昭王灭义渠戎国,义渠戎在长达800年间,先后成为周、秦在西北最重要的对抗力量。
再多嘴一句,义渠王的名字不是戎狄,这个名字是戎、狄两个民族的名称。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后代,名叫淳维。这个民族经常征讨中原,中原人对此是恨之入骨。晋文公时赶跑了戎、狄。
河西的洛水一带称为赤狄、白狄。绲戎、岐山、梁山、泾水、林胡、楼烦、山湖、山戎等地有义渠、大荔、乌氏等戎族。他们各自都有君长,积聚在一起有一百多个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