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区区何足论 ...

  •   到了吴珍容暂住的厢房里,杨曼吓了一跳,只见屋里烟雾缭绕,木鱼声响,哪里像一个姑娘家的闺房,根本就是一个佛堂。

      吴珍容穿了一身青衣布裙,头发也没怎么打理,只用一根木簪挽着,坐在蒲团上,闭着双目,一边敲着木鱼,一边诵着经,声音极低,不论杨曼怎么用心去听,也听不出她诵的是什么经。

      杨曼轻轻叹了一口气,也没有去扰她诵经,只在一旁坐下。

      她进来这些时候,没有一个使女仆妇进来招呼,可见吴珍容在寿松院里的日子,并不容易过,大抵是吴老太君有意要敲打她。杨曼摸了摸茶几上的水壶,冷的,连热水都没人泡。布衣冷食,真是可怜了这一位娇嫩嫩的姑娘了。

      窗边的案上,摆着笔墨纸砚,让这佛堂一般的闺房,多了几分书卷气。杨曼走过去,轻轻抚了案面几下,环顾四周,突然间心有所感,自己研了墨,拿出一张花笺,写下了四句话: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金刚经里的四句偈语,前世她曾把金刚经放在包里当做走夜路的护身符,只求心安,却哪里能明白经文的内容,想不到现在却有所感悟。

      放下笔,又见案上摆着几本书,最上头一本,叫做《宣室志》,是唐人所写,杨曼顺手拿来,就坐在案边慢慢打发时间。

      差不多过了半个时辰,吴珍容才诵完经,睁开眼睛看到杨曼,淡淡一笑,道:“大嫂子,你来了。”语气平和,神态安详,竟有了几分世外之气。

      杨曼看着,却觉得陌生了,那个前不久还激动的质问她的清丽少女,似乎已经消失了。

      “五妹妹,近来可好?”想了许久,杨曼却只问了这么一句,似乎她和吴珍容之间,又回到了以前,相对而顾,却无话可说。

      “还好。这几日随老太君念经拜佛,无事时又看了几本闲书,偶尔也想起大嫂子当日劝问我的话,略有所得,便觉着心也静了,气也平了,回想当初行径,倒是让大家看笑话了,实在惭愧。”吴珍容淡淡道。

      说着,忽见案上杨曼写的字,她拿起来细细一读,却又笑道:“还是大嫂子看得透彻,前日我看这《宣室志》中,写道:生当封侯,死当庙祀,区区何足论也。便觉得大是有道理。情为何物,男人眼中,区区不足论,我又何必为之或生或死。大嫂子,你说是也不是?”

      她这最后一问,似乎有些深意,但杨曼只是看着她,竟未曾注意到。

      久久无语。

      她若是看得透,又何必躲着吴宏呢。原以为在吴珍容这里,或能得到一些共同的想法,却哪里料到,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人心竟变化如斯。

      坐了一会儿,杨曼意兴阑珊,告辞离去。

      回到文魁院中,恰逢吴顼放学回来,她心念一动,让吴顼去吴宣的书房看看有没有《宣室志》,借了回来,大略一翻,翻出了那句“生当封侯,死当庙祀,区区何足论也”的出处,仔细一看,却原来竟是出自梁山伯之口。

      梁祝化蝶,这个后世无人不知的凄美爱情故事,在此时的故事里,还只是一个男人的艳遇美事,当梁山伯与祝英台有情人不能成眷属时,梁山伯何曾为情而吐血,为情而身死,为情而化蝶,这些不过都是后人的美化。在心爱的女人另嫁他人的时候,他不过是略带遗憾的说了一句“生当封侯,死当庙祀,区区何足论也”。

      一个男人的成功,在于活着的时候能够封侯,死了以后能够享受庙祀,爱情算什么,根本就放不到台面上来,更不值得歌诵。

      是的,这就是这个时代,所有人共通的想法。

      杨曼合上书,她久久的沉默了。

      吴宏,他能打破传统,为她而变成一个情种吗?他是那个略带遗憾的说着“生当封侯,死当庙祀,区区何足论也”的梁山伯,还是后世那个被美化了的、为情而化蝶的梁山伯?

      杨曼不知道,正在她为吴宏而情上心头愁上眉头的时候,吴宏却收到了一封夹带着一枝杏花的信。

      那是一张暗香盈盈的薛涛笺,上面用清秀的蝇头小楷写着:流觞曲水后,辗转为君泣,半月长相望,一笺寄幽思。

      落款是单字一个:惜。

      顾惜儿?

      吴宣凑过脑袋来,看了几眼后,对着吴宏挤眉弄眼道:“二哥,桃花运来了。”

      吴宏瞪了他一眼,拿着这张薛涛笺把玩了一会儿,随手扔在书房里,不再搭理。

      不料这日吴顼来还那本《宣室志》,吴宣让他自己送进书房里去,吴顼这小家伙闻到了薛涛笺上的香气,好奇的拿起来闻了闻,又看见上面写了字,有些认得,有些不认得,就拿着跑去找杨曼。

      “娘,娘,这个字怎么念?”

      小孩子指着“觞”字,很有些好学的样子。

      杨曼接过薛涛笺,一眼扫过,脸色就有些变了。

      “顼儿,你从哪里拿来的?”

      “在六叔的书房里拿的,娘,你还没告诉那个字怎么念呢。”吴顼没注意到自家娘亲的脸色不对,还在跳呀跳的,试图把薛涛笺抢回来。

      吴宣?

      杨曼缓了一口气,然后脸色微微发红,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第一个念头想到的竟然是吴宏,难道刚刚那一阵不舒服,竟然就是传说中的……吃醋?

      平了平气息,杨曼拉着吴顼到海棠树下的石桌边坐下,道:“这个念shang,流觞曲水,这是一项很风雅的活动,晋时风气最盛,那时候有个字写得非常好的人,就在参加这个活动的时候,写了一篇极有意思的文章,叫做兰亭序……”

      杨曼才解释到这里,吴顼就拍着手道:“我知道了,六叔提过,那个人叫王羲之是不是,兰亭序是给以前的皇帝陪葬的,六叔说,过些日子,他要教我学写王羲之的字呢。”

      “你呀,横平竖直还没有写好呢,就想学人家书圣的字,差得远呢。”杨曼伸手在吴顼的额头上一点,不禁为孩子的天真烂漫而笑倒。

      笑了一阵,再细看那些字的意思,杨曼却又有些不安,能写出这般清秀小楷的女子,又该是何等的人物,吴宣虽然身份显赫,长得又唇红齿白,极讨女孩子的喜欢,但是在风月之上,却还有所欠缺,毕竟年纪不够,历练不够。

      而薛涛笺上,幽思深重,虽寥寥数语,却隐约可见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依门相望、梦中相思的身姿,这等的风情,这等的深情,这等的手段,又岂是吴宣一个毛头小子应付得来的。若真是吴宣的,岂有将这笺细心收好,贴身相藏的道理,怎会随意放置,被吴顼这样一个小孩子说拿走便拿走了的。

      越想,杨曼就越是忐忑,抿着唇想了一会儿,计上心来,突然正容道:“顼儿,这字你已是认得了,现在随娘去寻你六叔,你要向你六叔道歉。”

      “啊?”吴顼瞪圆了眼睛,张口结舌的看着自家娘亲,“为、为什么要向六叔道歉?”

      杨曼扬了扬那张薛涛笺,表情严肃道:“这是你六叔的物品,顼儿,不问而取,谓之为何?”

      “呃……”

      小孩子懵了,不问而取,谓之为……贼。可是,他不是贼呀,六叔屋里东西,他从来都是随便拿来用的,也没见娘不高兴过呀。

      再怎么机灵,显然,吴顼也不可能理解自家娘亲的心思,眼见娘亲的脸色越来越严厉,他只能缩了缩脑袋,认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5章 区区何足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