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 ...
-
第十一章
第二天,家怡的脸色很苍白,眼底也有一些发青,说是睡得不太好。惜之也不方便多问,毕竟昨天对待狼狈的自己时,家怡也没有多问。
成年人的世界中总要给彼此留一点隐私,这是最起码的尊重。
很快,惜之就在留学生群找到几间符合要求的房子,她立刻拖着有丰富租房经验的家怡去看。她最喜欢的那间公寓不大,两房一厅,大概有60平方,装修风格是她挺喜欢的北欧简约风,房子装修设计也很合理,不需要怎么另外装修,最关键的是这里很靠近学校后门,上学放学很方便。但是,这么好的公寓,即便不是一手房,也大概要18万英镑,也就是要180万港币,再加上一些手续和家具电器,保守估计也要200万港币。
比馨姐能够提供的钱多了一倍。还有那个花瓶……只需一天,惜之就懂得什么是“一文钱难倒英雄”、“面子不能当饭吃”。
惜之算了一下,眼下自己真的没有这么多钱。要不就典当房间里的东西,活当(价格低,但是将来有钱可以买回来,),要不就直接跟爸爸坦白,然后由他提供直接的经济援助。
“我跟家人再商量一下,麻烦你帮我留着这间房子几天,我会尽快给你答复的。”惜之很喜欢这间房子,但高昂的房价也实在让她无法立刻拿定主意,只好请求对方暂时别卖。
“我可以帮你留多一个星期,但老实说,这一片区的房价也是差不多的。如果是因为价格问题,要不你就选择单身公寓那种,要不就……”房产经纪客观地给予惜之意见,毕竟他带过看房子的人如过江之鲫,对买家的心思也猜得很到位。他也知道,一口气说在英国买房子的留学生实在不多,正好这间房子的价格太高,喜欢的人虽多,但问价而由想买的人寥寥可数,留学生也是选择租房的较多,房产经纪也同意惜之的请求。
回到家怡的家,惜之暂时和家怡道别,到楼下的咖啡馆坐,并用家怡淘汰下来的二手电话打电话给馨姐汇报情况。
“馨姐,我问过了,大概也要200万港币。”惜之用小勺子搅动着杯子里的咖啡,为难地对馨姐说。
“好,200万是吧,等到明早我就给你汇款过去。”馨姐的语气轻松,惜之没想到这么容易解决,她心中大惊:钱的问题这么容易解决,不会是馨姐跟爸爸说了吧。
“你不是说只有100万吗?”惜之慢慢地套着馨姐的话。
“噢,景哥昨天回来的时候,说想要帮你买一间房子。他说你老是住在你外公家始终是有些不方便。你在家里打横走惯了,在外公家可能有些不自在。一下子景哥就给了我500万,让我给你汇款过去。惜之你要不重新选一间更好的,如果不够就跟我们说,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读书也不容易,尽量让自己过得好一点。”馨姐建议道。
“不要了,我就喜欢之前看中的。”惜之咬着手背尽量不让自己哭出来。远在香港的爸爸和馨姐对自己无微不至,不仅常常在想怎么让自己过好一点,还为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500万真的不是一笔小数目。
“好,你喜欢就好。我尽快把钱都汇过去,你自己买些家具,装修一下之后,最好可以把相片发过来,给我们看一下杜大小姐的新房子好不好?”馨姐向来宠着惜之,自是满口答应她。
“好的,馨姐再见。”放下电话后,坐在角落的惜之再也控制不住眼眶里的泪水,她的眼泪就这样一滴滴地落在桌面,甚至有一些掉落在杯中的咖啡,泛起了丝丝涟漪。这几天发生的一切真的超过她的承受能力,幸亏事情终于完满解决,她的泪水中有委屈,有对家人的思念,有顺利买到房子的喜悦,但更多的,是她不经意的成长。
十九世纪装潢风格的咖啡馆弥漫着手磨咖啡特有的咖啡豆原香,纯白通透的骨瓷咖啡杯碟装载着惜之成长的泪水。在伦敦永远都不会停的雨天,门外稀稀落落的客人走走停停,在咖啡店门前踏起了小小的水花,雨水或落地,或落在伞面,轻微的滴答雨声刚好掩盖了惜之的哭声。上午的客人并不多,本国人经营的咖啡店老板发挥出他的绅士风度,在门口挂起了暂停营业的牌子,任由这个美丽憔悴的亚洲小姑娘在店里独自地把悲伤的眼泪流出。老板为惜之重新制作了一杯咖啡,他自作主张地端上一杯热拿铁,换走之前的那一杯。新端上来的这杯比之前惜之自己点美式咖啡要甜一点,他还在惜之坐着的桌面放上一块折叠好的浅灰色手帕,沉默是老板唯一可以给出的安慰。
她不知道,楼上的家怡也在哭泣。
惜之哭完之后平静下来,打电话联络表哥虞璁帮忙,把她留在虞家的行李证件拿出来,虞璁很快就答应了。
之后,惜之等哭完泛红的眼睛恢复到看不出哭过的痕迹,就上楼跟家怡聊着今天看的房子。家怡也觉得惜之喜欢的那一间房子值得买,很快她们就联系房产经纪和卖家签订,买卖合同,交付费用。
一个星期后,两人就在刚刚顺利拿到、办理好各种手续的的新房子里忙着简单的装修。家怡画房子的平面图,而惜之就负责量着房子里各处的尺寸。
“家怡,我这边的尺寸都量好了,还有什么要做的?”惜之转过头来问家怡,却看见她面前的图纸,铺满泪水,只见她在低下头无声地哭泣。
惜之见状立刻放下软尺,问:“怎么了家怡?”
“惜之,我现在租的房子从下个月开始,房东不出租了,我找不到便宜的房子住了。”
家怡把忍了好久的泪水哭出,哭完后,她慢慢地告诉惜之,从惜之来到的那天晚上,房东就已经跟她说起,但那时家怡觉得,惜之连自己的事情都还没处理好,所以也没有跟惜之说。
惜之听着家怡哭完,平静地放松下来直至沉睡着在沙发上,然后拿自己的外套盖在她身上,走出阳台,把空间留给家怡。此时惜之终于明白家怡为什么那天的早上脸色这么差,她很希望可以以一种不伤害家怡自尊的方式帮助她,毕竟在惜之最尴尬最不开心的时候,家怡一直给予惜之安慰。
惜之回头看了看磨砂落地玻璃窗后的屋子,决定了一件事。
等家怡醒来后,惜之就告诉她,房子的事情已经解决,她可以有房子继续住下去。家怡环顾了自己所在的房子,犹豫地问:“和你住?”
“不是,我刚刚问了一下之前那个房产经纪,这里楼上还有房子出售,我打算也买下来,用来出租。”
“但是这里的房子不便宜吧,你哪里有这么多……。”话还没说完,家怡就停下来,钱,惜之肯定是有的。不然她怎么能买这一间呢?
家怡明白惜之的好意,但一向自强的她还是不想平白无故地接受惜之的恩惠。
“我哪会这么吃亏,”惜之狡猾地笑着对家怡说,“你现在住的房子租金是300镑,你照旧给300镑就好了,”惜之按着家怡的手,阻止她即将说出口的拒绝的话,“但条件是你要负责卫生、楼上楼下房子的装修以及再找多一位租客。”惜之把让家怡安心下来的话说出。
“惜之,谢谢你的好意。但你特意买多一套房子就是为了让我住,何必呢?我可以出去找房子的,比现在的租金多出的钱我也可以多打几份兼职……”家怡还是一如既往地贴心,她不想惜之有损失。
“傻瓜,没听清楚吗,你还有一个租客的,而且我买多一套房子,用那套房子的租金去抵偿这两套房子的钱,算下来也不亏。而且房地产会升值的,反正你那300镑都是要给出去的,兼职还是要做的,不如帮我。”
惜之把决定这样做的真正目的说出来,这些是爸爸和馨姐在做生意的时候告诉惜之的,不过他们当时买的是地皮、铺子、公交线路,但道理都是一样的,钱越变越多的方式从来就不是放在银行里存着。
家怡听了惜之的话,就完全放心下来,并与惜之开始了新的留学生活。
500万,两间房子,再加上那个花瓶。一分钱都不剩的惜之只能用“风吹鸡蛋壳,财散人安乐”来安慰自己。
惜之针对目前的个人经济状况,制定了“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的装修方向,家怡也积极响应并极为上道地预付了两个月的租金,
两人开展一系列的行动:她们去了留学生们推荐的二手市场找家具,让两边的房子都有了家的样子。随后,家怡还教惜之做一些简单的菜式,搭地铁,踩单车等的生活必备技能。在她的帮助下,惜之开始独立起来,自己赚零花钱,存钱和家怡或者是同学去周围的国家玩,当然顺便寄一些照片明信片给爸爸馨姐看,让他们知道惜之在国外生活得很好。
刚到外面住的时候,舅舅和表哥曾劝她回虞家,但惜之过了几天没有虞家的生活,忽然觉得离开外公,自己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甚至比以前好,就拒绝了。飞出虞家这个隐形的牢笼的惜之哪会想再回去过着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生活。亲密且救惜之于水火的家怡,在她心里也不想一起住,毕竟再好的朋友也要保持着距离。
可能在她心中,可以和自己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人,就只有爸爸和馨姐。舅舅他们苦劝无效,只好将惜之的行李等物送到新家。。
另一边的香港,杜景看着杜惜之寄过来的照片,不解地说:“房子看起来很不错,就是有点小。”
“买大房子要打扫的,年二十八你来打扫一下试试。”年二十八是粤港澳这边约定俗成要打扫房子准备过年的日子。杜家的房子在地价很便宜的时候买下的,何况还不止一间,所以每到那一天馨姐都会很累到崩溃。
“哇,今天天气真好,待会儿我们去西贡吃完饭看日落好不好?”求生欲极强的杜景巧妙地转移开了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