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二十二章 第六只公主 ...

  •   金州的情况果然不太好,暗地里去看到的,比官方上报的严重地多。

      老人抱着小孩,年轻人也衣衫褴褛,一个个面黄饥瘦。

      周暄没有那么傻,没显出富贵,而是在侍卫的护卫下安全进了州城,在城里打探消息。

      玉华寺的人也来的很快。

      在州城北方搭了台,传出消息,要在三日后祁雨。

      很多人蜂拥而去。

      那边在这三天还会搭棚三天施粥呢。

      粥没有很厚,但是能立筷子而不倒,一个人也只能盛一碗,但对于很多天没有吃过东西的人来说,堪称救命粮。

      他玉华寺这次带来的,还有皇家赈灾的粮食和灾银。

      因为历史弥留原因,大家都知道,作为一个官员,不太可能不贪。

      特别是有天灾人祸的时候,寄希望于经手的官员个个都是好人,明显不现实,所以这一次,用来赈灾的用度都是玉华寺僧人带来的。

      不过,周暄皱皱眉。

      她出发的时候,玉华寺的人还没有出发,而她还是轻装简从。

      所以,玉华寺的人是怎么做到,明明出发的比她晚,却在有了辎重拖累后还是和她差不多时间到呢?

      周暄下意识回想起梦中的种种不合理。奇怪,到底是为什么?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周暄站在远处,看着明渊一身白衣,神色肃穆地走上那个祁雨台。

      祁雨舞周暄在梦中已经看到过,只是亲眼看到终究不一样的。

      看着台上那个男人,再看看万里无云晴朗的天空,没有人相信,这种天气会下雨,可周暄是知道雨确实会下。

      舞跳完以后,雨等了一会儿还没下,等在台下的灾民都激动起来,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一个个囔囔着,这什么神棍!是来忽悠他们的!肯定是像那不作为的州牧一样,打着救灾的幌子,就是来做个过场!

      群情激愤。

      很多石头沙子被扔到了台上。

      周暄有些不认睹目。

      明渊却无动于衷,只专心对着跳完祁雨舞后,再点上的香念经,完全不为外物所扰。

      一炷香后,天气突变。

      本是晴朗的天空,一下子乌云密布,天雷闪闪,狂风大作。

      过不了一会,天空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百姓们都很激动,在雨里舍不得走,有些跪坐在地上哭,真的下雨了!终于下雨了!

      有的人相拥而泣。

      周暄看着也想落泪了。

      侍卫提醒,这里风雨大作不太安全,不如就去客栈休息。

      周暄点头同意,让侍卫送一把伞给祁雨台上的人。

      那人一直一动不动地趺坐在那,也没人给他遮一下雨。

      就算身体强健,多淋会雨,也不见得受得了。

      没见百姓们已经从快成了泥坑的祁雨台前跑走避雨了么。

      而明渊却要在那里呆很久。

      梦中的时候,同福公主傻乎乎地站在祁雨台下在雨中陪着明渊好几个小时,侍卫想要带她走她一直不肯,直到撑不住了再倒下。

      周暄想了想,有个人在上面给明渊遮着雨也是好的啊,虽然这种天气,风那么大,雨也下了那么多,撑不撑伞,也没有必要了。

      对了,明渊还是光头呢,根本没头发,只是那白色僧衣已经被淋湿了,唯独身子一动不动。

      难道那就是在沟通天地?

      从无到有,确实不容易,她也早就问过几个老农民,他们一辈子靠耕地维生,也能够通过一些小征兆来判断天气,之前他们一个个都很无奈地说,这种天气根本就不可能下雨。

      侍卫们当然也是听说这个消息的。

      所以当时,周暄在临出门的时候一定要他们带上雨伞,他们心里还有些纳闷呢,不过主子吩咐,他们也只有同意的份。

      没想到真的被祁来雨了,这个时候他们就不用怕被淋雨了。

      只是风雨有些斜斜地吹过来,淋湿了公主的衣裙。

      因为他们才催着公主回去,不然生了病,他们不好跟皇帝交代。

      公主同意了,只是让人给那和尚送把伞,他们有什么不同意的,很快就去做了。

      看伞送到,周暄转身就走了。

      明渊看过来,只看到她远去的身影,隐隐绰绰却辨不清到底是谁。

      想了会,便在心底放下了。

      反正伞也是用不着的。

      衣服都湿了,再打伞也没用了。

      雨太大了,只要闭着眼睛,雨水也进不到眼睛里,他不得不闭着眼,反正是念经,睁不睁眼都无所谓的。

      明渊在台上待到了晚上才下来,玉华寺的僧人连忙细心照顾他,准备了姜汤让明渊去去寒,虽然日日锻炼,身强体壮,可也耐不住这风吹雨打,热水也是一开始就准备好了的,就等他下来了。

      于是等明渊下来,就是一连贯的动作,等他换上干净的衣袍,他才舒了一口气。

      小和尚们凑到他身边来夸他,说求来雨简直是神迹!

      明渊笑笑。

      正说笑间,小和尚们抬眼看到二师叔进来了,连忙识趣地跑走了。

      二师叔对他说:“今日你辛苦了,接下来就好好休息。”

      明渊点点头。

      二师叔转眼就看到了明渊放在一边的伞。

      这伞明渊终究是没有用,毕竟也没有人给他撑伞,但是毕竟是别人的一番心意,他就没扔在祁雨台上。

      二师叔看了眼,没说什么,只是道,听说同福公主也来了金州,只不过这些日子没有遇上,真不知道娇贵的公主出来做什么。

      明渊并不在意这些,听过就算了。

      过了几天,周暄就打道回府。

      临走时,明渊他们还没准备走。

      他们还在留在当地看看情况。

      有了雨水,田地里就会长出小苗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皇帝听了她的见闻,很开心,给她赏了一大堆东西。

      周暄没要,而是要了些银钱,送去了金州。

      有些时候,身居高位的人知道穷苦百姓会受很多苦,但是在真正见到苦难前,他们并不知道那苦难是什么样的。

      周暄知道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很难帮到很多人,但是只求四个字,无愧于心。

      皇后为了给同福扬名,就把这事宣扬了出去。

      周暄本来想阻止,她毕竟不是为了虚名,而是真切地想要为那些灾民做些什么。

      后来想到了什么,就止住了。

      后面果然如她所料,京城里的贵妇人和贵女,为了名声,也一个个捐出了些东西。

      这一次,比起梦中,周暄不是白白看着,而是帮上大忙的。

      转眼又过了三年,闵州地动。

      这一次,因为有周暄的预知梦,皇帝提早就下命令,说得到了天命,要地震最严重的地方民众搬走。

      百姓们安土重迁,怎么可能舍得自己的土地和家产,而且,家乡,是他们的根,他们并不乐意。

      皇帝派人核查过搬迁情况,却发现有些官员也存在不作为的现场,杀鸡儆猴地杀了几个,又派军队来催赶。

      有几个士子不听从安排,说皇帝是暴君,还写文写诗词讽刺皇帝。

      皇帝恨得咬牙切齿,把他们抓进了监狱,让他们再也不能祸乱人心,准备等地动过后再放他们出来。

      铁血手段下,该搬的都搬了,偶尔有几个不愿搬的,官府不再上门,随他们去。

      六月的时候,地动果然来了。

      整个闵州都感受到了那种震动感,天摇地晃,远离皇帝指明要搬迁的村庄小城的地方,房屋都摇摇晃晃的。稍微靠近点的,用料不够结实的茅草屋毁了好几户。

      被搬走的百姓们感受着这股震动,一个个都很激动。

      因为早就被人告知过,可能还会有地动,所以他们也没往原来住的地方去。

      过了大半个月,除了前几日还有小地动外,就没有了,也得了官府准许,百姓们才放宽心往旧居赶。

      眼前的场景让人很震撼,村子肉眼可见的房子全都倒塌了,原来是田地的地方能看到深深的几道裂缝,可以陷进去好几个人。

      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把房子扒开,发现房子下面也有裂缝。

      如果是人躲闪不及,都会掉下去,这场景实在是太可怕了。

      众人正唏嘘的时候,发现有个壮汉正跪在那哭,大家一了解,原来这壮汉的母亲不肯搬走,也不听劝告,骗他去了州城女儿家,结果没走,待在了房子里,这会子已经没了生息。

      大家知道那个老人的难缠,但是真看到被地动夺取了生命,一个个心底都泛起了同情和后怕。

      “幸好同福公主得了天命!又说服皇帝把我们都迁走,要是我们还在这,就算不是没了性命,也要缺胳膊断腿的!”

      “是啊是啊!”

      “感谢同福公主!”

      “我要给同福公主立一个长生牌位!”

      皇帝思前想后,还是把得到天命的人是同福公主宣扬了出去。

      一方面留有余地,毕竟是个公主,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可信性。

      所以经过这一遭,同福公主和采纳建议的皇帝的名声一时煊赫。

      别的州城的百姓听到了这些消息,一个个也都更爱戴皇帝和公主。

      长秀王很气,毕竟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向背已是了然。

      更何况,他虽然多年经营,可是手上并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将,这些年皇帝一直防备着他,小兵器作坊被揪了好几个,断了他好几个收入来源。

      本来么,他是先皇最受宠的儿子,只是现在的皇帝比他大,以前两人关系好,可受到的待遇终究不同。长秀王看着看着就不服气了,更何况,来了封地,地盘那么小,财产那么少,生活质量也下降了。

      长秀王就暗戳戳想要谋朝篡位。

      但是他不是个傻子。

      皇帝的针对也看的出来。

      但是面对兵强马壮,民心所向的皇帝,他不敢动手。

      镇北大将军这一次把兵权都还了回来,长秀王并没捡到便宜。

      皇帝还送了好几个美人给他,给他洗脑,说他现在只有一个女儿,就算打下了江山也没有传承的人,何必费那个力气。

      当然有些美人是暗地里送去的,打着要为长秀王生个儿子的旗号,渐渐地,长秀王就看不上以往觉得优秀出众的女儿了,一心想着要生个儿子。

      但是他的身子早就被人下了药,不能使人怀孕。

      耕耘许久,却都没有好消息,渐渐地他也就倦了,陷入了温柔乡里,再也没有了雄心壮志。

      但之后,他最宠爱的妾室还给他戴了绿帽子,怀了孕!

      长秀王在长期无子后,是背地里看过名医的,确定是自己的缘故让人不能生,但是堂堂王爷,这身份,说出去多不好听啊,所以就没传开去。

      众人纵然是有所猜测,可也不敢真面对面说出来啊!

      谁也不知道那最受宠的妾室是怎么想的,偷人就偷人吧,结果怀上了孩子还舍不得,结果就被长秀王发现了……

      她的下场很不好。

      而自从有了那事之后,长秀王就变得狠戾起来,做事情不再瞻前顾后,而是做一些头脑不清醒的事,不务正业。

      他的名声很快败落。

      王妃和郡主怎么挽回也无济于事。

      渐渐地,大家都对他们不抱希望了。

      一个个人为什么愿意做这种一不小心就掉脑袋的事,不就是想博个从龙之功,光宗耀祖吗?

      可是这个主子眼看着就黄了。

      人心也就浮动了。

      只有真正忠心长秀王的人,还一门心思想要把他拱上帝位。

      不过这辈子,长秀王都不会有机会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