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到东守县 ...
-
披着夜色,马车急速朝东守县方向而去,一路上顺畅无比,就在快要到达城外的时候,突发意外。
此时有一大片竹林长在官道两旁,远远看去像一座座高低起伏的青山被积雪覆盖,五个黑衣人从竹林中冲了出来,手执刀剑,直指马车。
金大渠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对方一个暗器差点击中要害,他肩上吃痛,下意识勒紧缰绳,马儿受到惊吓高声嘶鸣猛然停了下来。
高怀雍执剑而出,宝剑出鞘,气贯长虹,身形如影,剑气封喉。
当附近搜寻的官兵,听到动静赶到的时候,所有黑衣人都已断绝气息,横尸于此。
见状,领头的官兵没有贸然质问,而是小心翼翼的上前问道,“敢问您是?”
他心里隐隐有个猜测,这或许是他立功的机会到了。
“自是你们要找的人。”高怀雍表情淡然,语气平静中带着一股上位者的气势。
此话一出,领头官兵心里一喜,立刻弯腰行礼,“属下见过钦差大人!”
一切已尘埃落地,楚婳玉掀起车窗向外看去,只见高怀雍背影高大,浑身气质森然,世人都知道他是才子,文采斐然,却没想到他武艺高强,动起手来还有这样可怕的一面。
之后,席元接到消息立刻前往县令府接应,秦凉随后赶到,二话不说跪在楚婳玉面前请罪。
“卑职无能,未能保护好公主,请公主降罪!”
此刻的楚婳玉刚梳洗完,换了一身清爽干净的鹅黄色素花小袄,正坐在榻上喝茶。闻言,她放下手里的青色茶盏,细细打量秦凉。
只见他不仅发髻有些凌乱,而且衣摆处还沾有不少泥土,一副风尘仆仆的狼狈模样。想来是一直忙于寻她,一得到消息就赶来了,情急之下忘了梳洗,这才失了仪态。
毕竟是舅舅派到她身边的人,楚婳玉叹了口气,到底是没有狠心责罚,“算了,念在你一片忠心的份上,这次就不处罚你了。”
“多谢公主!”秦凉一脸错愕,他此次失职害主子身处险境,如若让高阳帝知道了必然是死路一条。没想到,楚婳玉竟然不处罚他,就这么轻飘飘的揭过了。
“一会儿,你去办件事。”
“是!”
等金大渠从县令府出来的时候,脑子里浑浑噩噩,总感觉一切都很不真实!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救了常玉公主和钦差大人,还有他的户籍也办好了!
不仅如此,常玉公主还赏了他一百贯,这可是寻常人家至少十年的开销。
有了这些东西,他可以在陈家村分地落户,还能去青橘家里提亲,可以说是再称心如意不过了。
甚至在离开前,宋县令给了他一个进入衙门的机会。这也就意味着,他以后就可以有一个稳定的生计!
这在之前,可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话说,乔满得到消息以后,本想马上去给自己主子请罪,谁想到夏来姝突然开始发神经。
“你不是说要回家吗?现在宋县令派人把你送回去,你还想怎样?”
“本小姐又不想回去了?”
“你!不可理喻!”
最后,夏来姝没被送走,就这么留了下来。
虽说楚婳玉没有追究乔满的失职,但是高怀雍却不能徇私,直接罚乔满领军棍二十,当即执行。
灌铅的实心军棍,打起来是真重,直接打没了乔满半条命,要不是他身强力壮,怕是第二天被人抬到了船上,自己也不知道。
朝阳缓缓升起,阳光照在水面上,碧波粼粼,码头的数只渔船,随着水浪的游动而不停摇摆。
官船劈波斩浪,按照预定的航线行驶,离开后不久,码头上的眼线也开始不动声色的撤离。
因着前几日遇刺一事,官船上开始加强巡逻,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也不夸张。
此时,高怀雍在船舱里议事,席元不放心的问道,“主子,您身上的伤,真的没事了吗?”
虽说找随行医官看过了,但是这些医官的水平普遍一般,他还是怕看的不够准确。
“的确没事了,但奇怪的是,这几日我明显感觉到身上的暗伤,在慢慢修复。”高怀雍端坐在书桌前,面色微沉。
“什么?!您身上的暗伤已经好久了,怎么会突然开始见好?”席元此时的惊讶程度,毫不亚于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我也说不清楚,当时毒素发作以后我就昏迷了,等再醒来的时候,身上的毒莫名其妙的就被解开了。说起来,当时就只有我跟常玉公主两个人,想来,应该是她给我吃了什么……”
“那肯定是了,毕竟之前那位神医不是说了吗?您身上的暗伤,只有世间奇药才能治愈,常玉公主身份尊贵,定是随身携带了一些救命药丸。”
“即是如此,其珍贵程度定是媲美神医说的奇药,这才会对您的暗伤有作用。”席元越说越觉得可能,连眼神也变得坚定了起来。
高怀雍心情复杂的点了点头,虽然他很不愿意相信,但是目前看来,也只有这种解释最为合理了。
东和和肃平接壤,而黟县是必经之路,根据惯例,赈灾队伍会在此添置粮草。
于是船队只在这里靠岸半天,就马不停蹄的出发了,一路上意外的平静,直到抵达肃平地界。
远处的天阴沉沉,天空飘着鹅毛大雪,一阵阵刺骨的寒风呼呼的刮着,好像恶鬼哭嚎。
大地一片银白色,遍地都是厚厚积雪,越往前走雪越下越大,不仅视线不好,而且道路湿滑,队伍前进越来越困难。
刺骨的寒风带着大片大片的雪花,像被扯碎的棉絮一样,漫无目的的在空中飞舞。寒风不住呼啸,方向变幻无定,就像是刀子一样刮在人们的脸上,叫他们透不过气,说不出话来。
在这么大的风雪中,一群包成粽子的官员,正站在城门口等候。
忽然,郡丞王志存激动的喊道,“好像是来了!宋长史你看!”
宋效忍不住伸长脖子望去,只见队伍渐渐在视线中清晰起来,印有“高阳”二字的红色云纹大旗被大风撕扯着,俨然就是他们一直在等的赈灾队伍。
“没错,是他们,赈灾队伍终于到了!”宋效兴奋的说道,带着棉手套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天知道,他们盼朝廷的赈灾队伍盼了多久,总算把他们给盼来了,这下百姓们终于有救了!
等赈灾队伍在肃平城门前停下,宋效和王志存连忙上前行礼,恭恭敬敬道,“下官肃平同知宋效,下官肃平通判王志存,参见钦差大人。”话落,身后官员也跟着行礼参拜。
钦差,是代表皇帝出行办理重大事件,如同高阳帝亲临,肃平必须以最高规格接待,不得怠慢。
可如今,肃平只派了两位副职官员带头迎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那可是要论罪行处的。
考虑到当时的天气状况太过恶劣,高怀雍什么也没有说,也没有为难这些官员。
宋效因此松了口气,急忙吩咐道,“快,快,来人呀!前方带路。”
走进城里以后,可以看到街上家家户户紧闭门窗,积雪覆盖的街道上冷冷清清,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由此可见,肃平的灾情有多严重。
只等队伍到了郡府以后,官府第一时间开始交接相关事宜,清点赈灾物品,并登记在册,以备随时使用。
而王志存等人,则在花厅向高怀雍汇报当前灾情。
本来肃平冬灾年年都有,已经成了常态,官府和百姓都习以为常,只要每年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基本不会有什么损失。
谁曾想,今年却变了,受灾情况比往年都要严重。
那天,大雪说下就下,漫天飞舞,连绵不绝,一连几日之后,城中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灾情。
本来百姓们就生活拮据,大雪封城之后,更是没有了生活来源,越来越多的人无法饱腹,开始聚集到官府门前要粮食。
当时,弄出了不小的动静,为了避免百姓们被饿死,郡守只能开仓放粮,建棚施粥。官仓的粮食每日骤减,才过去半月而已,就所剩无几。
前几日,城中开始出现房屋坍塌,更有甚者,一家人在半夜时分被压在废墟之中,悄无声息地失去了生命。
今日一早,慈幼院也发生了坍塌,要知道,那里可是收养了不少孩童,最小的才几个月大。
郡守得知消息以后,着急忙慌的就过去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恐怕是形势不容乐观。
了解了情况以后,高怀雍念在郡守一心为民,专心救灾的份上,便决定不再追究其责任,否则高阳帝万一知晓此事,他也不好交差。
有了赈灾银和粮食之后,官府总算有了底气,从第二日开始,每个人在粥棚里领到的粥,都比之前稠很多,发放下去的粮食,每家也比之前多了一人份。
这可是个好征兆,百姓们一下都知道朝廷的赈灾队伍来了,一个个又哭又笑的,仿佛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