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表哥悲剧 ...
-
敏章剁刀声骤然停下,声调比平时高了许多:“不行!姑姑正怀着孩子,万一要用钱呢!”
颜缘穿鞋的动作一顿——敏章表哥虽然不太会说话,对自己家的好却是真真的。
她根据家里近年的收入开支,大致算了家里的存款,觉得应该还是可以拿出三千多块借给舅舅家的。但是,但是,万一弟弟依然有病呢?
先不管那么多了。问题还没来,来了再说。多年并行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的经验,让她只稍稍犹豫了一下,就毅然决定促成借钱一事。
自己还是七岁孩子,当然不应该清楚家里的家当。等回家后,再给爸妈“顺口”说起吧!她相信只要爸妈知道,肯定会主动借钱的。
第二天上午,舅舅和大表哥就回来了,还挑了四笼子鸭苗。
毛茸茸肉乎乎的小鸭子一放出来,就散开得满院子都是。鹅黄的小绒球到处滚,叽叽嘎嘎地热闹极了,颜缘一眼望去,估摸得有上百只。
王敏学说,区农技站的人一听他们的来意,非常支持,不仅讲解了养鸭技术,送了专业书籍,还给他们推荐了鸭种,说这种鸭子产蛋率最高,比老麻鸭能提高三成的产蛋率,也不太择食,是他们新培养的杂交品种,很适合江城一带。
借钱的事儿,王敏学也心有成算,说可以跟李家开口。
颜缘大吃一惊!
这个李家,就是未来的大表嫂李大琼家。
李大琼的父亲在凤凰山煤炭厂上班,家境比较好,嫁给大表哥实在算是下嫁。但那应该是两年后的事情吧?此时,他们两人已经到这地步了?还没结婚就跟丈人家借钱,可是要拉低印象分的,要是为此毁了大表哥的幸福,她怎么也要阻止。
颜缘心中焦急,面上却不敢说出来。
舅舅舅妈也不赞成:“你们的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就跟人家借钱,让老丈人老丈母怎么想你?”
大表哥淡淡一笑:“没事,我们把日子过好了,大琼嫁过来也能享福。既然早晚要成两口子,不用分得那么清楚。”
颜缘觉得大表哥看事情通透。
不知道大表哥是怎么和未来大表嫂说的,第二天下午李大琼就登门了,打开两张灰蓝条纹手帕放到桌上,里面是厚厚两叠大团结,4000元现金。
颜缘很是钦佩地看向李大琼。
李大琼是个浓眉大眼、骨架结实的姑娘,一把辫子油亮黑长。光看面相,就给人一种坚毅的印象。此刻她靠在大门框上,把辫子甩在胸前,把玩着辫子梢头的碎发,大大方方看着大表哥说:“不用着急还,莫有负担。赚了给我爸妈算利息,亏了就算我的嫁妆,我净人进门,你不许嫌弃。”
大表哥也坦荡:“钱是一定会还的。你人来就好,说什么嫁妆。”
你就是最珍贵的——颜缘鼓着腮帮子,瞪大眼睛看着王敏学,十分崇拜:看人家大表哥这情话说得,多有水平!小表哥怎么就这么不会说话呢?
大表哥和未来表嫂只相视微微一笑,都很淡定的样子。
前世,大表哥只活了26岁,这对年轻夫妻在人前也看不出多么恩爱的样子,却很有默契。不料大表哥帮人修房子的时候,他却意外被拆下来的土墙砸到,当场去世,留下了2岁多的儿子。外婆闻听噩耗,当场倒下,不治而亡,大约是心梗或脑溢血。
舅母受不了打击,舍不得表嫂改嫁,更舍不得曾孙,哭晕好几次。
表嫂毅然提出,愿意“转房婚”,也就是改嫁小表哥,保住这个家不散,让孩子有个有血缘的“爸爸”。
然而,大表嫂比大表哥还大一岁,比小表哥大了六七岁。小表哥一直对嫂嫂尊敬有加,自然对她没有爱情。颜缘隐约记得,那时小表哥喜欢同村一位姑娘。
颜缘还清晰记得小表哥答应了这桩婚事后的痛苦模样:他躲在家后面的楠竹林里抱头不语,揪着头发,手指关节发白,太阳穴青筋迸出。颜缘跟在后面看到了,很想安慰他,却被他血红的眼睛吓得说不出话来。
最后,小表哥还是点头了。他和大表嫂请十来位亲友一起吃了顿饭,就算结了婚。婚后小表哥别扭了很多年,直到两个人的儿子七八岁了才慢慢改善,那时,大表嫂已经越发沧桑和淡然了。
值得欣慰的是,大表哥和小表哥的儿子一直比亲兄弟还亲厚。
看着相视而笑的大表哥和未来大表嫂李大琼,颜缘想:这一世,舅舅家将有更好的生活,大表哥有了挣钱的马帮,不会去帮人盖房子谋生活,他们夫妻一定能平平安安、稳稳当当过到老。
真好,小表哥也能和意中人在一起,幸福一辈子。
自己重生回来,不就是希望改变亲人苦难的命运,改变自己与钟宸的命运吗?
颜缘十分欣慰。她跑到洗衣服的大石板上坐下,将脚伸进水里泡着,下巴尖搁在膝盖上,笑着笑着,又沉默起来。
她想钟宸,很想很想。
她用指头沾了水,在石板上写着钟宸的名字。太阳很快把水渍晒干了,但这个名字,一遍又一遍在她心头唤起。
有了钱,说干就干。舅舅和大表哥很快就出门买骡子,顺道把颜缘送回家。来时颜缘爸妈就说过了,不许她在山上疯玩太久。
得知舅舅家要买骡子,爸爸妈妈又惊又喜。惊的是主意居然是小芬出的,哥哥嫂子居然还信了。喜的是这法子真的可行——就算买来骡子没挣到钱,转手卖掉就是,只要骡子不出事,就亏不了几个钱。
听说舅舅家缺钱,还是向未来的亲家借的,妈妈有点抱怨,怪兄嫂居然不向她开口。又跟敏学说:“这样的老丈人真是没得挑,这样的媳妇也是难得,敏学你是有福气的,将来要懂得惜福。”大表哥点头笑而不语。
和舅舅说完话,妈妈就数落小芬:“黑成这样子,肯定天天在山上疯跑吧?不晓得给你舅舅舅妈添了多少麻烦!”
舅舅连忙道:“小芬很懂事的,一天到晚看书写字扫地洗衣服,最多出去摘点野花,掐点果子。山上太阳晒人些,小娃儿皮肤嫩,没两下就黑了。”
妈妈呀,也就是假装言语客气客气。
果然,妈妈眉开眼笑道:“这娃娃别样不行,做点家务事还是没问题的,没给你们找事儿就好。”
颜缘不由吐了吐舌头,伸手去摸摸妈妈的肚子,她发现弟弟已经动得很勤了,在里面拱来拱去,肚子上一会儿这一个包,一会儿那一个包。这么健康的样子,肯定不会有先心病了,但不知道生出来又是何等活泼?
舅舅的目光也随着她的小手转到妈妈肚子上,问妈妈感觉怎么样?妈妈说:“格外能吃能睡,比怀小芬那阵还好些。”
“妈妈,你可不能吃太多,弟弟太胖了不好生。”颜缘赶紧插嘴。
“屁大点孩子,知道些什么?别听张医生乱说,他又没生过。”妈妈一巴掌拍在她脑袋瓜上,又揉了揉,不以为然:“妈妈生你的时候可快了,这是第二胎,还要容易些呢。”
送走舅舅和大表哥,妈妈找了些旧床单、旧被套,轻轻撕成布块,预备做婴儿尿布。趁着夏季太阳大,好好洗了多晒晒,将来有得用呢。
奶奶眼神不太好,拖了个小板凳在大门口一针一线慢慢缝婴儿鞋子和帽子、小衣服,她针线活儿做得很好,在村子里是有名的。以前村里大妈大嫂们上鞋帮上不好,都找奶奶帮忙。
颜缘劝奶奶少做针线,爱惜眼睛。
奶奶说,这些个小玩意儿,自己做很便宜,买却挺贵的:“你说那些背时砍脑壳做生意的,滴滴儿大娃儿的衣服,才费几个布,就卖那么贵!啧啧,赚钱都赚饱了!”
来了!正好和妈妈说说这赚钱的事儿!
颜缘也拖了个小板凳,挨着妈妈坐下:“妈妈,那你觉得那些卖衣服的赚钱吗?”
“怎么不赚钱?不就是样式好看一点吗?比布料贵多了!还是买布来打衣服合算。”
颜缘就慢慢跟妈妈聊这事儿:“妈妈你看啊,以前大家都自己做鞋子,现在喊奶奶帮忙上鞋帮的人是不是也越来越少了?买解放鞋、凉鞋、胶鞋、蓝网鞋、回力鞋是不是比做鞋贵?为什么大家愿意买鞋子穿呢?”
妈妈想了想:“买的鞋子好穿、好走路,又好看。而且会做鞋子的人越来越少了。”
“那买来的衣服是不是好穿,好看?会做衣服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少了?”
妈妈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尽管农村姑娘媳妇们有的买了缝纫机在学打衣服,把这当一门好手艺。但终究与老一辈人比起来,自己做衣服的家庭是越来越少了。
“所以,妈妈,如果我们家做服装生意,肯定会好!”颜缘立刻总结道。
妈妈惊讶地说:“这就是你跟舅舅说的,给我们自己家想的挣钱的门路?”
颜缘摇了摇妈妈胳膊,撒娇道:“妈妈你就说我聪明不聪明?想得对不对?光夸奖我可不干,我要吃糖水米米儿茶,要多放糖。”
妈妈本来还觉得女儿行为想法异于一般孩子,成熟得吓人,眼下倒是疑虑尽去,被这一抱膀子撒娇要好吃的动作揉得心都要化了,立刻放下软布头起身去泡茶。
米米儿茶就是糯米或半熟糯米阴干后炒制而成的爆米花,吃的时候开水一泡,加入白糖即可。
喝着甜甜的米米儿茶,颜缘舒服得眯起了眼睛,果然甜食带给人们的幸福感是最强烈的啊。
妈妈一边吃茶,一边想着女儿说过的话,越想越觉得可行。
她兴奋得边整理思路边跟小芬分析:“你看,你舅舅娶了儿媳妇就有五个劳动力了,跑跑骡子,养养鸭子,地里的活儿也能顾得上。我们家不同,这些年柑桔价钱好,我们家柑桔树又多,肯定不能丢,但劳动力又不够。”
“在农村做服装生意嘛,说白了就是赶场噻。双溪镇周围三个场,双溪逢2、5、8赶场,店子3、6、9,河西1、4、7,我们完全可以上午半天赶场做生意,下午还可以忙农活、进货,时间正好!”
“而且,你姑姑、姑父家就在江城人民路,人民路是江城的服装批发零售一条街!每回我去你姑姑家的时候,那些店里的衣服看得人都不想走了,比场上卖的衣服好看多了!你姑姑家楼下那一层房子,就租给了一家服装商做仓库。我们先找那一家拿货,人家肯定不会整我们哦!”
……
妈妈越说越兴奋,起身就找爸爸去商量了。
颜缘心满意足喝完米米儿茶,自去菜园子优哉游哉摘黄瓜、丝瓜。
爸爸妈妈都是勤快人、聪明人,前世为弟弟的心脏病所累,八万元天价手术费让家里负债累累,连颜缘的学费钱都拿不出来,每走一步都在喘气挣扎。除了保住弟弟的生命,维持基本开支,哪有本钱和心思琢磨别的。这一世,自然不会再陷于贫穷了。
后面的事儿,就不用过问啦。多智近乎妖,自己得藏拙。
两天后,爸爸和妈妈去江城姑姑、姑父。
颜缘自然要跟着去,爸爸不肯:“大人有正事儿,怎么管得到你?你就在家做作业。”
颜缘扭着腰不干,小胳膊随着身子晃荡不休,嘴里嚷嚷:“不嘛不嘛,就要去,就要去!”
这动作别扭得她汗水都要下来了。但一想到可能有机会去码头,说不定能看到钟宸,她立刻红了眼圈儿,一包眼泪盈在眼眶里将落而未落,看得爸妈心软如棉。
爸爸无奈地答应了,一边叽咕着:“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呢。”
颜缘当做没听到,妈妈却双目一瞪:“你七八岁时还差点放火点了房子呢!小芬整天烧火做饭洗衣扫地,哪儿不听话了!”
颜缘立刻看向爸爸,这段公案,从没听说过也!
爸爸扭过头去,立刻闭了嘴。
到姑姑家后一说明来意,姑姑、姑父非常赞赏,立刻陪同爸妈去找相识的几家男装、女装批发商,商讨进货渠道、价格、数量、退换货方式,大半天就搞定了所有事情。姑父还写了一封信,让爸爸带着它找双溪镇政府的同学帮忙,看能否在农贸市场上弄个好位置的摊位,就是可能稍微有点贵。
好位置,贵也值,爸妈这点道理还是懂得的,连连说好。
令颜缘失望的是,她没能找到半点脱身的机会。
爸妈一直把她带在身边,姑姑、姑父也将小表弟牵在一路。大人们谈得兴起时,她就得看顾着调皮捣蛋的小表弟不要乱跑。
临告辞时,颜缘试着提出想在姑姑家玩儿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