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
-
2017年,北方的年景,甚是萧条冷清。
年味已经渐渐消失在了美好的生活里。
从前的年货,大多都是一年只能吃到一次,而如今却不值一提。而且村子里许多家的门户还是紧锁着,门上贴的是几年前的破旧春联,有的早已不见了踪影。
严重的空气污染,使得烟花爆竹禁放,可是春节少了烟花爆竹又有什么意思呢
在北风的吹拂下,人们大多闭门不出,忽略掉了拜年问好的风俗。
苏晓在家里百无聊赖,便用电脑敲着他那部未完稿的小说。
2011年的农历岁末,苏晓和关琳一起坐火车回到了老家。他们两个是一个地方的人,打小就熟悉了。
这是因为苏晓八岁时,曾在姥姥家住了半年,而关琳家就住在隔壁。苏晓刚到姥姥家的时候,很是不习惯,闹着要回家,但是九岁的关琳把他留了下来。
苏晓在这个地方只认识姥姥,没有人愿意和他玩,除了隔壁家的小女孩关琳。在这半年中,两个人建立了深厚的孩提友谊,以至于苏晓被接走的时候,关琳把他送到了村头,还送给了他几个漂亮的弹珠。苏晓走的那天,哭了很久,直到看不到了关琳才渐渐平息下来。
从这以后,苏晓便经常去姥姥家,去找关琳玩。
不过上了中学,他们便渐行渐远了。他们两个虽然是一个学校,但并不同一个年级,所以见面并不多。况且在那个年代,男女生不能走的太近,不然会被同学们传闲话和笑话。
让他们两个再次出现交集的就是这次的羊城相遇。在异乡遇到故友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他们两个都非常高兴,自然而然联系便频繁了起来。
不久前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他们便是一起度过的,本来很无聊的旅程,却让他们聊出来许多欢乐。他们聊了许多,包括儿时的玩闹、中学的趣事、外地的遭遇等等。
春节时,他们俩相互去了彼此的家去拜年,这在双方家长的眼里,很有要联谊的嫌疑,甚至还促使了双方家长的会面,不过都是秘密进行的。
其实苏晓没有这么想过,因为在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人。虽然她在千里之外,但这都不是问题。他对于关琳的关心,和儿时的动机相似,大都是友谊在背后撑腰。
不过关琳却有这么想,她从前对待苏晓,更像是姐姐对待弟弟,而这次却不同。她感觉她已经被苏晓的坚强和感性所吸引,拉着她舍弃掉大姐的身份,开始在他身上付出男女间的情感。
当他们坐在返回羊城的火车上时,关琳丢掉了害羞,大胆的问苏晓。
“苏晓,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孩我帮你看看。”
不过她还是不能完全丢掉羞涩,便多说了最后那句话。
“……我呀!相看两不厌的吧!”
苏晓被关琳的问题问的懵了,因为他从没有回答过这个问题,便只想到了这句诗。
“敬亭山又不是个人,什么类型你说说。”关琳看着苏晓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目光,便大胆自如起来,继续问道
“我还真没怎么想过,可能我也喜欢漂亮的吧!不过最重要的是要上进积极,有共同话题。”
苏晓淡淡地回答,却让关琳非常激动,只是看起来并没什么,但她的额头却在渐渐的出汗。
窗外流动的光秃山峰,在她的眼中映出了荆棘缠绕的感觉,生机盎然,却又透着危险。
关琳的心在雀跃,而苏晓的心却在远方流连忘返。
当关琳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苏晓第一个想到的人是杨雨,所以他说的都是围绕杨雨来说的。半年多的相处,让他们两个从师姐弟的关系过渡到了朋友,并且渐渐生了男女之间的情愫。在春节间,他们相隔千里,只好隔三差五电话问候。尽管只能听到对方的声音,但这让他们都很满足,为这喜庆的日子更添加了一份热情。
他们谁也没有表露心意,但这已经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了,至少在他们两个看来是这样。但是在和苏晓的交流中,杨雨知道了他和关琳不一样的关系,这让她多了一丝担忧。
通过苏晓,杨雨和关琳逐渐熟识起来,成为了要好的朋友。他们的共同话题很多,不过主要是文学的分享。她们两个的话题,极少涉及到苏晓,也许这是两个人共同的直觉。
其实苏晓再次见到关琳,对她颇有好感,看到儿时的玩伴,出落的亭亭玉立,很是大为感叹。不过好感大多出于儿时玩伴这层关系,并没有太多的男女之感。
春节在无聊中过的很是漫长,但再漫长的时间也有终点。
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旅程,他们两个再次来到了这座多情的羊城,开始了新的生活。
春节的尾声已经敲响,人们再热闹这一晚,便要开始新一年的生活了。
羊城的元宵节,霓虹璀璨,花灯四起,热闹非凡
这晚,小南巷里也很热闹,不时地传来欢声笑语。这个元宵,李师父和徒弟们坐在一起,饭桌上摆满了刘姨拿手的好菜,还有一大锅的汤圆。
这顿饭从黄昏吃到了半夜,一下子让大家的状态回到了过年前。在各自说了晚安之后,大家慢慢散去,不过苏晓和杨雨留了下来,他们要帮刘姨一起收拾餐桌。他们明天就要开始上班了,准确的说应是上午,因为师父觉得今晚吃的实在太晚了,明天早起都有困难,便让开工推迟了两个小时。
在流水与瓷器碰撞的清脆声里,时针渐渐走过来零点。新的一天已经开始了,元宵节过去了,春节过去了,农历2010年过去了。
苏晓趁着月光,送走了杨雨。今天他们都非常开心,尤其是方才的一起“劳动”。
“晚安。”
“晚安,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