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一位白衣少年迷糊糊地在大街上走着,街上行人中女子们皆羞着脸躲在一边说着“好个俊秀郎君”,一众俏娘子们都脸红心跳。

      倘若仔细瞧瞧,便会发现,白衣郎君的头顶上还有着四个小小的角,颇为奇特。

      大陆无穷无极,传闻大陆的四极尽头至今仍未被发现,人们所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也就只是各个国家疆域的最大边界,而边界之外的地方却无人能道明,留下的只有传说和故事。

      盘古大陆上仙山名峰林立,神仙妖怪,鬼魅魍魉,仙草异兽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就算是三头六臂还是缺胳膊缺腿的都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有的地方民风开放,整个村子都是人和修成人身的兽类妖类聚居的也不在少数,毕竟妖怪也分好坏嘛。

      再说当今太后也是九尾白狐化身,所以人和妖相处就更正常不过了。

      不过像这少年淡然地将自己的真身露出来的却也极少,但凡能修成人身的妖兽都是巴不得将自己的真身藏的紧紧的,生怕敌人知道自己的真身后找出死穴,能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置之死地。

      因为每一个妖兽修成人身后都会在真身上显现出一个印记或其他异于平常的记号,而这些记号就是自己身上灵气汇集的中心。

      一旦被发现并被击中那么身上的灵气便会瞬时一泄而空,到时纵你有天大本事也难逃被对方置于死地。

      所以妖兽们都会尽量掩藏好真身以防被有心之人盯住。

      但这位少年却如此大胆竟然不害怕,那四个小角就这么坦荡荡地露在外面,无一点遮挡。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坦荡自有坦荡因,这位少年就是当今皇上的弟弟,太后义子,年少轻轻便被封王的晟王——白诸夫。

      这位晟王,年幼封王,从小便由太后亲自教导,又请以当今天下之名仕、清流、大儒授之以业,日日教导,居于只有历代摄政王居住的长元宫,诗书礼仪,琴棋书画。其待遇丝毫不比当朝太子差。

      待年长些又将其送上当今天下第一仙山,昆仑山去拜师学艺。又乃上古神兽夫诸后裔,被昆仑山之主陆吾收为关门弟子,赐名“诸夫”故得名白诸夫。

      因为他长年身着一身白衣又被上山的香客称为“白衣仙君”,其又善于弹琴吹笛,相传曾在不顶峰上乐斗众乐师,把众乐师们斗的曲散音飞,逼的他们再不碰丝竹之器。故又得了个“乐仙”的称号。至于为什么不是“乐魔”、“乐鬼”、“乐妖”之类的称号,这全得益于那些乐师。

      不顶峰一战,打响了昆仑山上白君的名声,一时声名大噪。世人皆以为有如此这般神通的,必是位隐居昆仑山的奇人怪客,不是七老八十,也至少五十六十了。

      正当人们要起一个能配的上这“七老八十”的名号时,那些被斗败的乐师却说那“中年汉”是一位年岁轻轻的少年郎。

      这一把通天的消息,可惊灭了一众仙人,再一打听,原来是昆仑山上那位不世出的小王爷,这下“乐仙”这称号就不胫而走了。连带着小王爷的身世也就被挖的越来越深。

      但说来也奇怪,小王爷二十年中,只在封王和拜师时现身令天下人观礼。

      其余年数要么长居皇宫,要么在昆仑山上学艺,还从未在市井之中露面过,更别提在熙熙攘攘的玄武大街上“逛街”了。

      三日前,还在昆仑山上清修的白诸夫被临时受命,代昆仑山去给太华山尊主贺寿。

      他那师父最嫌这种应邀,于是就派白诸夫去走一趟。

      好巧不巧正赶上女集,无论是待字闺中的小家碧玉,还是出阁省亲的大家闺秀,皆出门到街上凑个热闹,买点这个,买点那个,以迎接不久就要到来的圣女节,但主要还是出个门好透透深锁宫院的寂寞。所以这大街上自然就女子偏多。

      白诸夫还是第一次下山,第一次在街上走,第一次被这么多女子红着脸相对,也是第一次迷路。

      没成想自己在四通八达的皇宫都没迷路,竟然在这条笔直的大街上迷了路,也是奇了怪了。

      白诸夫这次下山不仅是受师门委托,还要给自己那三师兄送贺礼,若是误了他的开业大典,白诸夫在昆仑山可就要无聊死了。在山上的这些年全靠三师兄没事从山下带点好吃好喝的找自己闲聊,一起探讨“一些修仙那些事”。

      三师兄是商贾出身,祖宗十八代都是一顶一的首富,按他的话叫作“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算事。”但是老天似乎就是要打他的脸,还是不打得你捂着脸叫爸爸就不罢休的那种。

      这代家主,也就是三师兄的爹,认为自家钱是赚够了,但是却没有一个是在朝为官的,每每有大官从他家地界过,他都不得不赶着讨好,一送礼就是整半年的纳金,更有甚者竟然还主动“邀请”三师兄他爹到“寒舍光顾”逼着他掏腰包。

      虽然钱对于他家来说不过是几张纸的重量,但是他爹就是受不了这种气,于是就把三师兄送上了昆仑山。

      因为朝廷对官员的选拔任用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是否有修仙、从师于何人,只有极少数人可以以凡人之身出仕,就是自开国皇帝高祖以来也就只有三位不世出的当世 人杰做了官,其余皆无它例。

      虽然白诸夫非常佩服三师兄他爹这种“铁骨铮铮、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做法,也理解他爹的这种要“光耀门楣”的想法,但是三师兄却一点也不配合,为此还和他爹闹翻,扬言不用他半毛钱。却在他爹不到三天的经济封锁下屈服了,乖乖的上了山。

      至于他是怎么被师父看上并也被收为弟子的原因,昆仑山一众都十分质疑,怀疑师父他老人家也“堕落”了,竟然为了身外之财不顾自己“当代师表”的名誉,收了他。

      不过咱三师兄也争气,他在昆仑四年努力学习(插科打诨)、清贫乐道(游山玩水)、头悬梁锥刺股(吃吃喝喝),终于成功出师。

      白诸夫暗叹一口气,终于不要三天两头的被罚去藏书洞抄书。

      三师兄最爱喝酒,还最喜欢喝美酒,就是那种陈年老酿。在这皇朝天下,要说美酒,昆仑山尊主陆吾的“醉仙”是数第一的。

      于是,一到肚中酒虫大时,三师兄总要偷一壶师父的醉仙,每偷一壶醉仙,白诸夫和三师兄就要被罚抄经书三日,久而久之,洞里的万千经书夸张点说都被白诸夫和三师兄摸了一番了。

      这次三师兄开业不仅是他自己的喜事,也是白诸夫好不容易能喘口气,偷个懒。虽说不能经常和三师兄秉烛夜谈到天明,至少可以找借口下山了啊。在昆仑山上这些年,能进的,不能进的全都逛过了,能爬的山,能下的湖也全玩了一番,再憋在山上就憋死了。

      可是万万想不到自己竟会迷路,只怪自己听了日期没听地址,如今也不知道从哪里去,早知如此,就应当在出发时带上一株迷谷,好指指路,现在,白诸夫也只好找个客栈歇歇,待明日启程去往太华山,不能误了正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