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上官钰儿 ...

  •   真是不经念叨啊,刚想起钰儿,就收到了她的视频通话邀请。接通后,欧阳弘听到一阵哭声,钰儿边抽泣,边委屈地说她被几个班的学生都投诉了。她去外面支教刚一个月,开始时很是兴奋,每天忙碌着,几乎没有时间联系欧阳弘呢。
      “为什么?”
      “我怎么知道,我觉得我教的很好啊。我准备了很多教程啊,还每天加班。听课的太多了,几个班都是满满的。我还很得意,觉得是自己教的好呢!”
      “你问学校了吗?”
      “学校说,学生们觉得我只顾自己讲,互动太少、课堂练习太少。可是上课不就是如此嘛!我每天熬夜备课容易嘛。”
      “这不是原因很清楚吗?你怎么说不知道啊,一个月的时间,没有与学生沟通吗?”
      “时间紧、任务重,课堂安排的满满的,哪有时间和学生聊天啊!”
      “我的大小姐啊,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眼里没有学生啊?”
      “哼,跟你说不仅不安慰我,还骂我,钢铁直男晚期!”
      上官钰儿气呼呼的断了视频联系。欧阳弘早就习惯了这位任性的大小姐的脾气了,起座给自己泡了杯咖啡,慢慢地吹着咖啡,悠闲的很,丝毫不担心刚刚还哭泣的钰儿。
      果然,视频通话邀请又响了。这会换了钰儿的姐姐了,姐姐从容地对欧阳弘说:“钰儿又无理取闹啦,我都和她说了多少次了,以学生为本。她总是自以为是地觉得她是对的啊。不过,确实知行合一需要漫长的时间的,一时之间做不到也是情有可原的。”
      欧阳弘体谅地笑了,早就习惯了,妹妹闯了祸就找他哭,姐姐再来安慰无辜的他。心理咨询师常常需要更高级的心理咨询师来开解的,不然太多负能量不好释放啊。
      这个咨询工作室,其实刚开业一年,还在大部分是公益的阶段。欧阳弘是心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在学校咨询室见习了多年,又时常去初高中校园或图书馆做讲座,积累了扎实的实践经验。但是,人们毕竟对心理咨询尤其是付费咨询,接受度还没那么高。电话咨询的倒是不少。大约只有声音没看到彼此,来访者会自在一些吧。心理咨询师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行规,一般不给身边人进行心理咨询,不然没法客观判断啊。所以,尽管欧阳弘早就觉得上官钰儿这些年压力太大了,很需要做一次详细的心理咨询,但还是没有开这个口,他不能保证自己能以专业的水准面对钰儿的负面情绪和多变的性格。
      另一边,李彤看头儿忙得乐在其中,手里也没停,继续整理上周五的来访者录音做记录,正好进行案例学习。来访者咨询一般是一对一的,这样来访者比较容易放松和信任咨询师。李彤只是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还没有考,还不能接受咨询呢。昨天头儿接了几个咨询电话,其中一个是培训老师转行和伙伴开了一家幼教中心,但是最近常失眠,因为很多家长退单了,觉得娃娃没有进步。来访者说进步不是一时的啊。头儿就问她经过学前教育培训吗?回答说没有。来访者倒是很愿意参加培训,毕竟她以前培训的是学生,对婴幼儿还是没那么专业的。来访者说,家长们大都比较着急,要立杆见影,她也是妈妈,孩子还不到一岁,就不会这样着急。头儿问为什么。来访者说因为她看到孩子一点点在进步啊。
      经过简单的交谈,来访者明白了她作为妈妈,毕竟是接受过心理学教育学培训的,会观察孩子。而家长们不会啊。观察是学前教育老师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最重要的。来访者恍然大悟。家长花了钱想要效果都是可以理解的啊,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家长的想法,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家长学习观察孩子的每一点点哪怕微不足道的进步。头儿在咨询记录表还补充了一条记录,昨天来访者的朋友圈,发送了她对自己孩子进步的观察,很详细客观的记录。这位来访者悟性还是蛮高的。所以来访者来咨询的是失眠的事,可是解决问题的却是工作方法的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抽丝剥茧。很多人自己可以做到,更多的人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很多人以为心理咨询室要给明确的建议,其实专业的咨询室从来不给建议,只是引导来访者从自己的反思中,慢慢体会到自己认知的矛盾,然后做出相对合适的选择。马哲也学过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人生常常是解决一个矛盾,就会有新的矛盾,人的欲望也一直在变。李彤认真工作的时候,还是很沉浸在其中的,觉得每一个案例记录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当然,能跟着见习就更好了。身边的朋友知道她学习心理学,都打趣说会不会看谁都有心理问题。那真是想多了,一般的来访者都是越来越常见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如果超过一定时间一定程度的,是要去专业医院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