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初识 ...
-
1.
凌晨四点的青城,天已经开始微微翻亮,鱼肚白的天空上镶嵌了一层橙色系的霞光,窗外传来了保洁工人们细细簌簌的打扫声。
沈水北几乎每天都是这个点起床,刷牙洗脸清醒后,伸伸懒腰,就下楼了。一楼的门头房是他的早餐铺子,店里的食物也很简单,招牌的砂锅虾仁粥和自家腌制的泡菜,把泡了一宿的大米连同泡米水一起倒入几口大砂锅中,再加入鸡骨汤,腌制好的虾仁和切好的葱姜,开至大火焖。七点左右的时候,第一波客人就开始光临了,很快不大的店铺挤满了前来吃早餐的人,队伍也越排越长。
沈水北的粥香糯可口,味道鲜美,分量足价格也合理,周围的住家户上班族都喜欢到他家买早餐,最忙的点儿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也想过请帮工但考虑到钱的问题就作罢了。等早高峰过去了,沈水北收拾收拾店铺自个儿吃点东西稍微休息会儿一上午就过去了,下午偶尔来些散客,这一天的营业基本就结束了,通常下午四点钟就可以关门了。早餐铺子是舅舅给沈水北盘下来的,还找家装公司做了装潢,虽然店铺不大也规整的利利落落,宽敞明亮。
沈水北不知道舅舅一共花了多少钱,也不敢问,生怕自己说错话惹舅舅生气。现在生活安稳,有住的地方,不用风餐露宿,还拥有了自己的店铺,搁在以前沈水北想都不敢想。
从记事起沈水北就是和沈奶奶相依为命的,父母在自己两岁的时候在工地上干活出了事故,包工头跑路了,也没拿到赔偿金。自己年龄太小对父母一点儿印象也没有,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因为这次事故变得更加一穷二白。
从沈水北小朋友就非常懂事,和沈奶奶一起捡破烂卖废品挣钱,不浪费一丝一毫的食物,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沈水北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沈奶奶也是很疼爱自己的小孙子,每次想到沈水北的命运就满是心疼和不舍。随着年纪增大和生活不易,本来就体弱多病的沈奶奶身体状况也每天愈下,沈水北的责任也越来越多,本来学习成绩就不好,索性高一上半学期上完直接退学,去餐馆端起了盘子。沈奶奶虽然不同意也无可奈何,毕竟为生活所迫,人要活下去首先要有饭吃。希望以后的日子能慢慢好转起来,沈奶奶这样想。
可安稳日子还没过个两三年,又一个消息让祖孙俩措手不及,老房子要拆迁了,这住了大半辈子的房子是不能再租下去了,但在这寸土寸金的岛城哪还能有祖孙俩能租的起的房子,旧的街坊邻居们,平常看祖孙俩可怜,平常也是能帮就帮,房东这十几年也是没涨过房租,可是上面要拆迁改造旧城区也是不可避免的。
沈奶奶一时想不开气急攻心病倒了,竟再也没起来,弥留之际把孙子交到了跟前说出了自己隐瞒了十多年的秘密,原来沈水北还有外祖父外祖母和一个舅舅,老太太希望沈水北找到他们,看在同一个血脉的份上也不至于让她流落街头。
当年沈水北的妈妈家重男轻女,家里就一个独生女,自家家庭条件也不错,父母一心想把自家的独生女儿嫁给门当户对的人家,收个好彩礼,以后有了外孙再好好培养光辉耀祖,不至于太难看,总比家里一个男丁没有好,虽然外孙会姓别人家的姓。老两口的如意算盘打得好好的,可女儿偏偏和南边菜市场寡妇家的儿子看对了眼,也就是沈奶奶家,才20岁就未婚先孕,这在当时可是大伤风化的事情,两口子气急败坏把女儿赶出了家门,从此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
沈奶奶也没想到亲家夫妇这么决绝,婚后沈水北的妈妈抱着沈水北登门了几次,回回都吃闭门羹,后来也就没再联系了,过了一年又听到消息亲家夫妇老来得子,在家大摆宴席请客,这彻底把沈水北妈妈的念想斩断了。说完沈奶奶就撒手而去了,说到底,老人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还没成年的孙子。
可是两家十几年前就没了联系,原来的住处也早已人去楼空,茫茫人海,又没有外援可以帮助找人谈何容易。沈水北知道自己没太多时间用来哀伤悲怨,白天打起精神又给自己找了两份兼职,这样可以趁还有住处的时候多攒点儿钱,以后就可以少四处奔波餐风饮露,至于找人,就干脆放弃,生活都要过不下去了,哪还有精力找他们呢。一切顺其自然,从小沈奶奶就教育他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就这样,沈水北又碌碌无奇的过了三个月,但也真是映了沈水北的的生活态度,生活没有绝境,总能迎来柳暗花明。
在沈水北无家可归的前一个礼拜一个陌生的少年找到了正埋头在垃圾头里翻找矿泉水瓶的沈水北。少年约莫十六七岁,身材硕长,一双细长的桃花眼冷漠而又疏远的盯着沈水北卖力的后脑勺看,厚薄适中的嘴唇不自觉的抿成了一条缝,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制止住自己想转身就走的脚步。
初秋的晚上卷走了最后一丝暑气,太阳落幕之际,夕阳缓至,落日的余晖洒在少年的四周,将少年温文干净的气质衬托无疑,散发出不可侵犯的光芒。少年们在一起的画面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和谐感,时间在这一瞬间静止,周围喧嚣的路人也在刹那间安静了下来。可能感觉到了后脑勺的目光,沈水北重新抬起了头,顿时脸上就像抹了红云,撩过了他的眼睛,掠过了他的眉毛,白净的脸颊上印上了一丝丝红晕,少年是他见过长的最好看的人,和自己班里的男生完全不一样,和自己也不一样,从小营养不良的自己比同龄男孩子挨了一个头,就算女孩子也没有他漂亮。这么好看的男孩子盯着自己捡垃圾,这让本来就不自信的沈水北不由得更加自卑,慢慢的又低下了脑袋,还没等沈水北开始羞愧,一个冷清的声音就从头顶传来:
“你好,沈水北。”
沈水北不禁张开了嘴,愣住了,心想他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少年毫不在意沈水北的反应,淡淡的说道:“我是你的舅舅,路庆之。”
沈水北听完他的话整个人都呆住了,脑袋里一片空白,恍惚间看见少年的嘴唇一张一合,完全反应不过来他都说了些啥,显然是受了刺激。
“好了,早点儿回去吧,明天一早我来接你。”
等沈水北回过神来,就只听到了少年的最后一句话。
路庆之看着沈水北的傻样似有似无的笑了一下,转身走了。
回到家的沈水北很快就收拾好了自己不来就不多的东西。夜幕像一条无边无际的河流,渐渐铺满了天空,潮湿的空气慢慢浸入到夜晚的每一个角落,黑暗中看着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一种伤感的氛围扩散了出来。想到在仓促中即将要开始的全新日子,沈水北忐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不知所措。未来对于她是一片空白。
第二天一早沈水北就跟着路庆之坐上了去青城的长途车,坐在车上,沈水北下意识的去看自己的小舅舅,路庆之穿着一身杏黄色的运动服,耳朵里塞着耳机,脸冲着窗外看风景,修长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打着窗沿。沈水北知道他在听iPod ,以前在班上就有同学拿着亲戚从国外带回来的ipod 在班里炫耀,这种东西对沈水北来说就是奢饰品的代言。
突然摘下耳机回过头的路庆之让沈水北措手不及,放佛是正在干坏事被抓包的小孩子一样赶紧低下头。
“你早上吃饭了没有?”路庆之淡淡的问道。
“没有。”沈水北嗫嗫小声的回答道,和自己陌生的舅舅说话让他十分拘束,而且还是和自己年龄一般大的男孩子。
路庆之随手从书包里掏出一包牛角包递给了沈水北,道:“先垫垫吧,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到。”
“谢谢。”接过面包沈水北小声的回道,头更低了,路庆之身上那股冷漠疏离的气场,让人不敢靠近,想到今后两人要住在一起,还有未知的外祖父母,沈水北的心情更加忐忑,生怕还没到新家就做错什么事惹得舅舅不快。
早在前些年路家就因为小儿子的学业问题举家搬到了都青城,青城是一座和岛城规模差不多的城市,两座城市地理位置也紧挨着,但是本省好的教育资源大部分集中在青城,路家父母一合计就做了搬家的决定。老来得子也使得两口子对这个宝贝儿子疼爱的紧。路父还是有一些眼色的,在大家都还没有投资的概念时,就找合伙人用大半辈子的存款投做了小生意,一开始路母是不同意的,奈何这个家的主心骨是路父,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是没想到还真让路父给碰上了,大赚了一笔,之后一发不可收拾钱越滚越多,一家人的房子也越换越大,自己的后半辈子也算是苦尽甘来。钱有了,儿子有了,日子一旦闲下来就开始翻旧账了。
大女儿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在路家父母心里的一个大疙瘩,毕竟也是在身边真情实感的养育了小二十年,虽然里面也掺杂的其他感情。但要是当年女儿按部就班的嫁给父母指配的人家也就不至于生出后面这么多事情了,让路家的脸面丢尽,想想还是对女儿生出些许怨恨的,可是现在人已经没了,怨恨还有什么用了,大概也只剩一些后悔了,后悔当时刚开始时就应该强硬一点儿。以至于后来女儿登门求和老两口还是拉不下面子狠心拒绝,矛盾的心情一直在两口子心里来回翻腾。
后来也有偷偷托人去打听,虽然女儿过的清苦,但宋家母子对她还是不错的,也就是命运吧,看来女儿不是大富大贵的命。再后来搬了家,事情也多了起来,很长一段时间也没管大女儿的消息,想着人各有命慢慢就断了念想。
这几年家里的情况愈来愈好,儿子也很优秀,老两口也解开了心结,心想一家人也该相认了。于是派人去找,一切都很顺利,毕竟宋家这十几年一直没搬家,可带回的消息却给了路家父母当头一棒,当即决定让小儿子把孤身一人的外孙接回来,说是要给外孙更好的生活,其实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吧,说到底老两口对这外孙也不会有啥过多的感情,只是血脉不能说断就断。
到了青城沈水北又跟着路庆之坐公交车一路颠簸的回了家,公交车站就在小区门口,一下车就能看见小区门口站着的保安。这也是沈水北第一次见到这种封闭小区模式,小区实际上不大,都是一些多层公寓,每一栋小楼前面都有一个不大的院子,过道上也种满了绿色植被,现在正是初秋,红色的枫树叶落了一地,踩在枯叶铺垫的路上,迎着微风,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落叶斑斑驳驳的虚映在奶白色的墙上甚是好看,整个院子小巧精致。路家则住在了最里面的一栋里,房子是路父前些年挣到钱后刚换的,楼顶带阁楼,面积不小,一家三口住很是舒服,再来一个沈水北也是绰绰有余。
开门的是路妈,岁月的风霜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一看就是精明利落的妇女,接过沈水北的行李,情绪有些微微激动地大声道:“好孩子,你可是来了!老路,你快出来!”
路父站在陆妈身后看着沈水北和大女儿相似的脸庞,脑海里想起了和女儿小时候相处的画面,心里还是颤动了一下,拍了拍沈水北的肩膀,声音微抖,道:“我是你的姥爷,这是你的小舅舅,以后这儿就是你的家,我们是一家人。”
沈水北一脸迷茫的叫了一声姥爷,第一次到陌生的环境见新的家人对他的冲击还是很大的。
接过沈水北的行李,路姥姥一边把人往里领一边嘴里道:“房间已经给你收拾好了,看看还有什么需要的再说。”
进门后,干净明亮的客厅让沈水北有些恍惚,一整套气派的拐角牛皮沙发摆在客厅,漂亮的茶几,对面还摆了一台超大的电视机,让从小看惯土墙水泥地狭小出租屋的沈水北呆住定定地站在原地。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陌生的感觉让自己在这个家显得格格不入,像入侵了人家温馨的一家三口的多余人。这种感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改变过,直到沈水北也有了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