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童年 ...
-
嘉靖38年,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大明东北方领土建州左卫的一个小部酋长家中,一个男孩呱呱坠地,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男孩便是日后大清王朝的奠基人,赫赫有名的清太祖努尔哈赤。
咱们先来看看这个男孩的的家庭情况,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两人均是建州左卫的领袖人物,母亲喜塔喇氏,建州右卫都督阿古之女,之后还给塔克世生下来个儿子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原是元朝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请各位注意一下时间跨度,差不多200年了,这可不仅是黄花菜凉了,连花椰菜都凉了,建州三卫又曾经遭到大明王朝的剿杀,而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家族还是依旧很显赫。但是父亲常年在外作战,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结果在他10岁时,他的亲生母亲喜塔喇氏又去世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母亲去世就罢了,结果父亲又找来了个母夜叉,哈达纳喇氏,她对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兄弟冷若冰霜,刚刚五六岁的舒尔哈齐便跟随哥哥努尔哈赤到深山野林中,采集松子、木耳、蘑菇,猎取野禽,然后再将这些山货送往抚顺的马市出售,然而,他们的奔波和劳作并没有换得母夜叉的丝毫怜悯。(P.S其实努尔哈赤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巴雅喇,虽在顺治被追封为多罗笃义刚果贝勒,可是他的存在感有点低,到底有多低呢,我原本想给他多写一行,可是又给我删了。)
无奈之下在努尔哈赤19岁时不得不分家生活,带着舒尔哈齐和获得少量家产,寄居在外祖父王杲门下贴补家用。在此期间,努尔哈赤学会了蒙古语,这为他今后与蒙古人打交道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并且对汉语也有了基本的认知。他喜欢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自谓有谋略,又结识了日后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范文程。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十七世孙,被视为天下第一谋士是清初一代重臣,清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连骄阳跋扈的多尔衮都十分尊敬他,可见他在清庭的地位之高。据一些野史记载,他和努尔哈赤就是在抚顺的马市上认识的,他还给努尔哈赤推荐了《三国演义》,努尔哈赤因此次次赶集都来找他,范文程看他求贤若渴,便归顺了他。当然这只是野史,无从考证,大家就当听个故事。
好了,童年就讲完了,虽然扯了一点青年时期,请各位读者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