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引子 遇见 ...

  •   我从学校离开以后就去了一家杂志社实习。杂志社规模不大,所以并没有来校进行过任何宣传和招聘,并且直到我成为正式员工之后才知道,我进入杂志社之前主编并没有招聘的打算。毕竟这些年来杂志社并不好做,编辑精心排出来的版会被印刷厂一推再推,若是没有派专人去每天监管着,印刷厂能直接把印刷任务推到杂志里所有文稿都失去可读性和时效性,让这批杂志砸在杂志社手里再也没有见天之日。除此以外呢,你以为印刷厂好好地在规定时间内印刷出来便能够安枕无忧了吗,显然不是。近些年来,除去《国家地理杂志》和《看天下》等大型杂志品牌和《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知名报纸以外,其他的杂志都已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销量的日渐下跌让人实在有些心惊胆战。
      但之所以在这种时候还选择招人,据主编自己说,她在我身上看到了作为一个媒体新闻人的必备素质,就是对一切敏感热点问题的好奇。
      这一点我十分认同。从小到大,对于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我都曾经表现出一种异于常人的好奇和兴趣。记得在我小学的时候,就曾经对于学校后门那只常常徘徊的流浪猫的行踪十分好奇,于是在某一个下午,我鬼鬼祟祟地溜出教学楼去找那只猫,循着猫移动的轨迹找到了学校食堂的后门,食堂师傅们把剩菜剩饭和泔水都堆在那里,所以老鼠喜欢那儿,猫也喜欢那儿。虽然这个发现现在想来并没有任何意义,但于当时的我来说,竟是可以媲美爱因斯坦发现能量守恒方程一样伟大的事情。而长大一些之后,我忽然发现,我有一种独特的洞察力,不管是某两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还是某人的微表情下所要掩饰的事情,统统逃不出我的眼睛。我会花上很多时间来想象加思考,偶尔还会亲自去考证,最终发现结果大多八九不离十。我一直靠着这样的超能力飘飘然到大学,即使在充斥着各路人色的大学校园里,我凭借着这样的能力处理起人际关系来仍然是游刃有余。在大学,我加入了学校的校刊,完成过一期刊物的排版之后,因为专业的学业压力实在是太大,加上几天熬夜赶作业赶论文没有睡觉之后还被部长催着审稿,一怒之下就提交了退刊申请。而听说就在我提交申请之后的第二周,校刊内部组织了各个部门的人前去采访博物杂志的主编,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如今想来真是下错了一步棋。
      早知道自己会弃掉专业所学来进行新闻工作,当初就应该多多接触这类出名的新闻媒介,而不是等到现在进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杂志社才来懊悔叹息。
      对了,除开这件事以外,关于我退刊的时候,还有另一个影响。
      就在我进入杂志社实习之后,我才知道自己是唯一招进来的实习生,所以杂志社并没有为我准备专人专时的培训课程,所有的工作能力我都必须在跟着老员工一起合作的时候锻炼出来,要不然等到三个月的实习期结束,我稳稳地只有收拾行李滚蛋的命。
      “我知道你很有想法,也相信你作为新闻人灵敏的嗅觉,”主编最后跟我叮嘱道,“但是你作为实习生,该做什么自己应该清楚。”
      杂志社的老员工们也都年龄不大,大多在二十多三十出头的样子,都是一群富有想法和激情的年轻人。而我目前的直系领导,也就是整个编辑部的组长沈舒,今年二十八岁,好巧不巧,他和我是校友,并且是那个我曾待过一个多月的校刊的宣传部长。
      在校刊的那一个月里,由于不是直系部长的原因,我只见过他一面。但对他的印象却很深,因为据说当年那篇风靡全校的表白信就是出自当时还在大一的他的手笔。我从小便十分羡慕这种文风清奇又摸不透思绪的人,他们在我眼里的形象除了酷也再找不出其他语言来形容。
      所以刚见到沈舒的一瞬间,我怔怔地不说话。主编看见我的表情十分诡异,再看看沈舒看着我也是满头雾水,这才开口介绍道:“都忘了介绍了。这是新招进来的实习生,叫楚志木。哦对了,他跟你是校友。”
      沈舒眼里有点发光,微笑道:“这倒不容易,在这里能遇见我的校友。你是哪一届的?”
      我点头微笑,笑里有一种故友重逢的意味:“比学长低一届,当年曾在媒体中心记者部当过一个月的干事。”
      “哦?我原来也是媒体中心的,不过是宣传部,”沈舒伸出手来和我握手道,“今后一起工作。”
      沈舒的手上很多老茧,很不符合他给人的清爽干净的气质。我的第六感告诉我,他身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果然,在之后的交往中,我惊奇地发现沈舒背后所藏着的故事不光多而且繁复,并且往往都很富有戏剧性,让人听来只觉得叹为观止。这也是我之前所说的另一个影响,或许如果当时能够继续留在校刊,至少还能清楚了解到沈舒在校刊里的那些故事,循着这些故事大概能挖到他更多的故事,而不是现在被动地坐着这里等着他来告诉我,这实在是折磨并且摧残我的好奇心。
      在杂志社我大概待了两年的时间,实际上直到如今,这都是我在同一个地方工作过的最长年限。如今的我已经是一个边旅游边工作的背包客了,我看过很多壮丽的风景,也体会过大冬天找不到住处握着一个冰冷的馒头蜷缩在公园长椅上的滋味,人生百味,说起便只觉百感交集。而在这期间,我和沈舒也结交出一种很深的知己感情来,他把他的故事都告诉我,我听后不加任何评论,只是与他对饮,不管什么酒总能痛痛快快地喝上大半夜。所以,我想把我与沈舒的故事融到他的故事里来讲给你们听,把我现在所能想到的那些人间百味的故事写一个随想记,纪念我们正在经历或者已经经历的岁月,纪念沈舒那独一无二的青春时光。
      对于这一切,沈舒只有一个要求,他的原话是:你小子盗用我的故事来卖文艺我不管,你的文笔我信得过,只要不瞎写就行。
      我答应得很爽快。
      至于真的下笔之后是怎样的感觉,谁知道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