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大明寺 ...

  •   在到扬州之前,我对扬州的大明寺知之甚少,我不知道它所处的具体位置,不知道寺内有些景点值得赏玩,更加不知道它的身上有怎样的传奇故事。
      在离开扬州之后,我对大明寺稍稍有了些了解,但是这种了解也只是流于表面,未曾涉及它的精髓,即使我曾经在佛祖法相前双手合十着虔诚参拜,即使我曾经在鉴真纪念堂前久久驻足,即使我曾经在平山堂里流连不去,即使我曾经登上那栖灵塔,并于钟楼上撞响了那一口巨大而古老的钟。
      我曾于2012年的五一到达池州九华山,踏着青石铺就的阶梯,一步一步走上这座“东南第一山”,一路上我见到了穿着袈裟的和尚,也见到了身着道袍的尼姑,我走过了无数座庙堂,敬重着一座座法相。我曾于2014年夏日到过上海的静安寺,于繁盛的香火中听着佛音的清唱,于一片嘈杂中身心俱静。我曾于2016年的春日到过杭州灵隐寺,隔着高高的院墙,遥看那一座座精雕细琢的神像。我曾于几年二月到过镇江金山寺,一柄天堂伞挡去如烟的细雨,像是虔诚的香客,步入神圣的殿堂……我走过大大小小的佛堂,看见或庄严或温和的法相,但是我不信佛,我只是尊重所有的信仰,我愿意在佛前顿首,在香火中驻足,在梵音浅唱中静心。
      佛祖告诉芸芸众生,礼佛须虔诚,于是我的旅程便从大明寺脚下的那数百级舒缓的石阶开始,一步一个台阶,我与寺庙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一边走着,一边想到这一层层阶梯,是否是佛祖在启示着我们什么,是不是在说人生便如这一级级阶梯,需要我们不断地攀登?
      台阶沉默着,佛祖亦沉默着,我在这种沉默中迈入了大明寺的大门。
      庙里自然是有很多佛像的,释迦牟尼的法相庄严而肃穆,观音的法相温和而慈悲,药师佛、阿弥陀佛、十八罗汉、四大天王……一座座法相呈现在我的面前,那眉那眼,雕琢得栩栩如生,不经意间触到一对怒目,我忙低下眼眸,不敢再看。于是,双手合十着一一参拜,静心屏气,轻手轻脚的离开这庄严的佛堂。
      鉴真纪念堂算是大明寺最具特色的建筑了,堂里到处是介绍鉴真事迹的展示牌,我在里头看了一圈,正巧听到一个导游在给游客讲解“鉴真东渡日本”事件,这个故事我曾在中学历史书上学过,我也曾将这个故事一遍遍的讲给学生听,所以也就不再在此停留。
      大明寺内有“仙人旧馆”门额,即是有名的平山堂,据说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我看了门前的展牌才知这件事,此前真是一点儿都不知道,果然是太过才疏学浅了。平山堂内置着木质桌椅,极有古风,桌上还应景的摆放着两盆兰花,很有几分意境。平山堂似是欧阳祠,祠内有欧阳修石刻画像,另有《醉翁亭记》拓本悬挂在墙壁之上,我在里头转了一圈,还看到有介绍苏轼的文字悬在墙上。
      平山堂西侧是一座园林——西园,我在其间见到古木参天,怪石嶙峋,亭台水榭,秀丽典雅,又看到有一石碑矗立着,上书“天下第五泉”,这时候忽然就想起自己好似在无锡看过“天下第二泉”,只那段旅程是随着旅行社去的,不过两天,太过匆忙,是以记不清楚究竟看了些什么。西园内还有“御碑亭”,有乾隆皇帝御碑数块,乾隆皇帝留下的诗词、碑文未免太多,我对此不甚感兴趣,倒是不远处有康熙皇帝御碑,我很少在景点之内见到康熙皇帝的碑文,是以新鲜了一回,凑上前去仔细看了看,心里倒是遗憾没有雍正皇帝的御笔。如果能有幸瞧见这位帝王的御笔,我这四爷党得高兴的跳起来吧。
      我在大明寺玩赏的最后一个景点便是栖灵塔了,九层的栖灵塔不算很高,但是绝对庄严,上塔是要另外买门票的,每人20块钱,且只要现金,可是也只能到达六层而已。妈妈对此很有兴趣,我便买了票扶着楼梯往塔上行去。楼梯很窄,脚下不注意容易踩空,头顶不注意还容易碰着头,我们特别艰难的爬上去,塔的每一层都供奉着数百的小佛像,墙上的展示板上介绍某位菩萨的故事。到了六层,有专人在此等候,让我们到外头观景,于栖灵塔六层,可以看见附近的所有风光,如画江山,尽在眼底。六层之上就不能去了,服务人员说那是虔诚礼佛的人才能去的,须三拜九叩、口唱佛经才能登上塔顶。我们在六层看了一圈,坐着电梯下塔,然后到左手边的钟楼上撞钟,我从未在寺庙里撞过钟,此时倒真有些赶鸭子上架,只能抓住木槌撞了三下,浑厚的钟声在耳边回荡,我心里祈求着这三声古钟可以上达天听,那些或许存在的神祗可以保佑我的家人平安顺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