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妈妈不爱的少女 ...
-
我变为了一个的少女,我顶着一头银发,躺在一张老旧的床上,很忧伤。
抖音告诉我不能崩人设。
然后我接受了原主刘兰兰的记忆,方便我扮演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我现在叫刘兰兰,十五岁,刚刚初中毕业,从小和奶奶在乡下长大,现在奶奶也已经去世。
至于我穿越的原因,则是我,刘兰兰,觉得妈妈只爱弟弟,所以把弟弟从小带在身边,而她,则被父母抛弃在乡下。
刘兰兰昨天晚上越想越觉得难受,于是发了一个抖音,在抖音里面刘兰兰说:妈妈都不爱我。
原主发完抖音,然后越哭越伤心,才慢慢睡着了。
这个原主发的抖音,就是我来这里的理由,我需要改变刘兰兰的生活,代替她活的精彩。
现在,新任刘兰兰眨了眨哭得有些酸痛的眼睛,环视了一下自己的周围。
只见房间的窗户在右边,挂着一块破旧的碎花窗帘,透过窗帘的微光,有两张并排的旧木床,这木床有几块简单的木板拼成,摇一摇还会发出咯吱的声音,这是父亲在旧货市场淘来的,原来只有一张,是刘兰兰的弟弟刘洋睡的,现在,加上了刘兰兰。
两个青春期的孩子性别不同,要睡在一间房里,家里看起来的确很穷。
除了床,房间里面还有一张破旧的高脚桌,中间的抽屉歪歪地搭在那里,一碰就会往下掉,在桌面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从小学到初二的书籍,各种作业和试卷,书上写着的“刘洋”,是原主的弟弟,现在读初二。
刘兰兰随手翻了翻作业和试卷,发现刘洋的成绩看起来不错,字迹工整。
在原主的记忆中,父母常常问起她的考试成绩,看起来家里应该很重视教育。
原主也曾经尝试过好好学习,让奶奶高兴,也让在城里务工的父母对她刮目相看,但是她不开窍,又没有毅力,最后还是一个学渣,现在是中考后的暑假,她连高中都没考上。
原主只能通过特立独行的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
刘兰兰摸了摸自己的银色小短毛,比如这个头发,就是原主为了引起大人注意染的,她一定程度上成功了,每次见面,这头银发是家里人最常说起的话题,不过说的是各种劝说和批评。
原主在父母的恨铁不成钢中坚持了发色,这是他最后的倔强。
正当刘兰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一声敲门声响起,然后是一个清脆的男孩在外面说:“兰兰婆,起来了没有。”
是原主的弟弟,刘洋。
兰兰婆,是当地方言,名字加“婆”字一般称呼非亲属的孩子,刘洋这样称呼她,说不上友好,记忆中父母多次纠正,但是刘洋死也不改口。
刘兰兰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发现是上午十点,这么晚了,她整理了一下自己,顶着一头银发,跳过了地上放着的脸盆等物,打开一扇破旧的木门,往外看去。
只见客厅的大门大开,空空荡荡的大厅中摆着一张古老的八仙桌,上面用有色的油漆画着两只黄鹂鸣翠柳的图案,四条细长的凳子摆在桌子的四个方向。
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坐在客厅中间的一张八仙桌的其中一条凳子上,低头做作业,这个男孩剃着一头小平头,穿着一件有些起球的白色T恤,下面是一条黑色的牛仔裤。
这就是刘兰兰的弟弟刘洋。
他看见刘兰兰,抬头看了她一眼,不带感情色彩的说:“起这么晚,炒粉都吃完了。”
然后他又继续低头写作业。
刘兰兰觉得他的语气有点怪怪的,见他不准备再说话,就到了厨房。
说是厨房,不过是楼道里隔出来的一快空间,这里摆着一个碳炉子,锅碗瓢盆无一不在,刘兰兰随手打开了盖着的锅盖,发现里面还有一碗泛着淡淡的焦黄色的炒粉,放了空心菜和一点辣椒,看起来很好吃。
刘兰兰突然觉得很饿,边狼吞虎咽的吃炒粉,边想这个便宜弟弟刘洋,你说他一个小孩子,怎么那么多戏呢,让她吃早餐也不好好说,硬是要说反话,还挺傲娇。
不过他今天敲门的举动给了她很大的好感,要知道那扇木门并没有上锁,是可以随手推开的,但是这明明是他原来的房间,他竟然能忍住随手推开的本能,改为敲门,不得不说还挺有礼貌。
不过这种傲娇弟弟原主是不喜欢的,她只觉得他瞧不起她,每天对她很冷漠,于是她还以更加不屑的态度,两姐弟的关系是有些微妙的。
吃完炒粉,刘兰兰在房子四周转了转。
这里是城中村的一户自建房,村民为了挣钱,就把一楼出租给了几户人家。
刘兰兰一家住在左边的两间房,一间稍微大点的父母住,里面除了床,还有一张简易的餐桌,这是他们一家平时吃饭的地方。
至于刚刚看到的客厅,其实是属于房东的,那张八仙桌,是房东用来待客时用的,刘兰兰他们平时不会在上面吃饭,不过房东也不是那种刻薄的人,如果来了客人,也可以借餐桌。
不过来客人的时候少,所以这张八仙桌变为了刘洋的学习桌。
刘兰兰走出了城中村,到处溜达,引来路人怪异的眼神,因为她特立独行的发色。
这发色的确太引人瞩目,于是刘兰兰进了理发店,和理发师说要染成黑色。
染头发的时候,刘兰兰仔细地思考,该怎么拯救一个中考失败,不受家长重视而变得叛逆的少女。
她想了一会,发现她年纪还小,连打工都只能打黑工,唯一的一条路,还是继续读书。
但是刘兰兰成绩太差了,要考高中只能复读,不仅仅费时费力,而且父母大几率不会同意。
不过,要想读书,到不止读高中这一条路。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教育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摆在刘兰兰眼前的还有一条路。
那就是读中职,走自主招生读大学这一条路。
这种方式相对更加省时间,只要过了学校的选拔就可以读,然后选专业进行高考,取得的学位和普通高中升学是一样的。
这种方法对于家庭的经济压力也会相对较少,能申请助学金,只是要说服父母还要费一番功夫。
因为原主的成绩太差了,自主高考虽然简单一些,在原主父母眼里,那也和原主关系不大,他们可能不会同意。
有困难,也要尝试,希望她把头发染回来的举动能给他们一点信心吧。
刘兰兰从镜子里看着染回黑发的自己,发现顺眼多了,仔细看了看自己的新形象,一头乌黑的短发,白皙的皮肤,五官端正,大大的眼睛,挺巧的鼻子,微微翘起的嘴巴,意外称得上一个清秀佳人了。
刘兰兰满意的离开了理发店,又在附近转了转,这里是里城中村很近的郊区,她往城中心方向大概走了一里,超市、茶楼、商场渐渐多了起来。
接下来她仔细观察附近有没有招工的广告,发现有几家商场和茶楼招收收银员和服务员,她都去试了试,发现大家都不收暑假工,只有一家小超市实在找不到收银,看她对电脑还算熟悉,收银的动作挺利落,就勉强录用了她。
刘兰兰已经很满意了,这样说服父母的机会增大了很多。
刘兰兰回到家,已经快要中午了,她走到客厅门口,发现刘洋正在门口的水井处洗菜,看到她,极为惊讶地在她头上盯了很久,不过他没说什么,他自顾自地把菜收好,到了厨房,刘兰兰跟上去。
她发现母亲正在厨房烧菜,她长年和父亲在工地上做事,皮肤很黑,身材消瘦,身高大概一米五,看见刘兰兰,她极为惊讶,问了一句:“兰古,你的的头发?”
兰古,当地方言,在名字后面的加“古”用于亲密地称呼自己的孩子。
刘兰兰对此有点不自在,小声地回:“我还是觉得黑色好看,所以染回来了。”
母亲没有纠结多久,只是点头说:"那就好,我看手机上说染头发会得癌症,还是黑色好。”
说着她又将最后一个菜炒好了,端到了餐桌上。
然后她匆匆打包了两份饭菜,就又出门了。
因为父母的工地离这里近,为了省钱,母亲每天中午回来做饭,再带到工地上和父亲一起吃,不得不说很辛苦。
刘兰兰和刘洋两个人沉默得吃完了午餐,期间刘洋的目光总是不自觉的留在她的头顶,几次对上刘兰兰的目光,又若无其事的移开了。
吃完饭,刘洋就主动洗了碗,然后继续在八仙桌上写作业。
刘兰兰要明天才去打工,现在有些无所事事,就东看西看,走到刘洋身边时,不自觉的去看他在写什么。
刘洋再做一张数学试卷,看起来是暑假布置的作业,这时做到了试卷二。
刘兰兰看了一会,就见刘洋在一张关于求方程解析式的题上卡住了,这道题她竟然会,她一时忘了自己的学渣人设,提醒他:“列一个韦达定理解方程就行了。”
然后,刘兰兰对上了刘洋质疑的眼神,他鄙视的看着她说:“不懂就不要吹牛。”
刘兰兰不服气回道:“你不信就算了,有本事自己解出来啊。”
刘洋看她信誓旦旦的样子,将信将疑的尝试着,没想到真的算出来了,他惊呆了,检查了几遍,发现没问题,他用看史前怪物的眼神看着刘兰兰,问道:“兰兰婆,你怎么会做这个题?你不是学习很差吗?”
刘兰兰也想起自己的学渣人设,于是不甘示弱道:“那是我不认真学习,我认真起来,我自己都害怕,这么简单的题,傻子才不会。”
傻子刘洋只能无奈的放弃争吵,继续做题。
不过接下来,刘兰兰没有再教他做题,一两次还好,次数多了傻子都知道有问题了,她也没想到,隔了这么久,她竟然还会做这种数学题,难道她以前是一个学霸?
从进入刘兰兰的身体开始,她就没有了以前的记忆,所以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以前是什么样,想想就算了。
时间很快到了夜幕西垂,当蛙声响起时,父母都回到了出租屋。
父亲是一个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他看起来和刘兰兰也不是很熟,但是意外的好说话。
晚饭时,刘兰兰说自己想去读中职,父亲点点头说好。
他说:“是要读书,到学校学个一技之长,毕业也可以吃自己的,你想去那个学校?我找工友打听打听。”
刘兰兰见他果然如她预料的那样,以为她要去上技能班,于是道:"爸爸,我想去读高考班,听老师说,高考班也可以考大学,我还是想读书。“
父亲很惊讶,犹疑道:“这,能行吗?如果考不上那不是白读了?”
刘兰兰于是说出自己早就说好的想法,“我想试试,如果不行,读一个学期,我再转到技能班,这也一样。”
母亲这时道:“这个转班的事工地上的老李就给他女儿办过,虽然麻烦,也不是不行,只是你怎么突然想读书了?不然还是直接读技能班,技能班便宜。"
刘兰兰早有考虑,说出自己打暑假工补上技能班和高考班的学费差。
父母一下面面相觑,游移不定。
拍定事情的是一直专心扒饭的刘洋,只见他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好争的,她想上就让她上,反正只有半年,不行再转班,到时候就死心了。”
别看他最小,刘洋说话意外的有用,母亲看了他一会,道:"那就试试,反正不费什么事。“
父亲没有再说话,只是点点头,然后疲惫地坐在床上吸烟。
此时的刘兰兰觉得,原主说“妈妈不爱她”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父母很重男轻女,对于心思敏感的少女来说,对她的伤害更大。
不过这个弟弟倒是不同,没有自私的旁观,而是选择帮她,可惜原主和弟弟并不亲密。
不管如何,刘兰兰读书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她走出房间,看着坐在门边小马扎上的刘洋,想到他刚刚帮了她,竟然觉得他挺可爱的,不过他本人可不这么觉得,只见他面无表情的对她说:“要读就好好读,不要浪费钱。”
刘兰兰点点头,准备让事实说话。
于是两人一人一边,在门边的小马扎上坐下,在寂静的夜里,默默听着蛙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