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七十年代村姑九 ...

  •   火车上环境不怎么好,周词在座位上发呆,实际脑子在高度活跃。

      开学后她准备申请能更大限度进入实验室的权利,以便先将一些能比较简易复制的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质,以此作为敲门砖进入大规模的专业实验室,到时接着将一些重大理论研究成果拿出来,就差不多可以算是完成原主任务了。

      火车上花两天时断断续续将关于太阳能发电和手机制造涉及的相关理论技术的两篇论文作了整体构思。

      这两个课题研究当前已经有初步成果,在已有基础上做出一些阶段性提升不会受到质疑。

      新学期开始了,陈老师欣慰于他的班被好学生带动得十二分积极奋发,好好表扬了周词一番。

      哪知第二天就发现这位好学生远比他预想中优秀。

      “这真是你写的?”办公室里,陈老师看完周词给的两篇论文十分激动。

      “是的。陈老师,文章有什么问题吗?”周词心虚了一下。

      “你是怎么想到要研究这些的?”陈老师微微有点疑惑。

      “假期看到家里还用的煤油灯,而农村不像城市容易铺线路通电,就想着如果能用太阳能发电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

      这个确实是周词真心话,有了电,到时弄什么电视机电冰箱电饭锅洗衣机电风扇,改善改善姜妈姜爸他们的农村生活。

      “好孩子,能有这样好,将现实问题联系科学技术,在解决问题中又将科学技术理论进一步研究发现,你这个思路是对的。”陈老师了解了前因后果,对周词只剩满意了。

      “那我可以进实验室了吗?我占用了会不会妨碍其他的实验?”毕竟不是几个小时半天就能完成的,不希望半途有人不满来打扰影响实验进程。

      “你先回教室等会,我找系主任看看,让他给你安排。这两篇论文很有价值意义,一般教学的实验室不合适它们。”说完就匆忙去系主任办公室。

      系主任看过论文也是极为惊喜,马上拨电话给能源研究院太阳能开发利用研究中心的杨教授和信息技术学院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中心的吴教授,先后分别提及周词的两篇论文,希望两位教授过来一同商量决定两个项目研究以及周词该怎么安排。

      打完电话又让陈老师把周词也带过来。

      随后,陈老师带周词回到办公室的时候,两个教授已经到了,正各看着周词的论文时而皱眉时而点头。

      两位教授看完后陈老师才出声:“主任,姜珊同学带来了。”

      “行,你去忙吧,记得今天这两篇论文的事保密目前不要对外提及。”系主任提醒。

      又对周词介绍:“这位是能源研究院的杨教授,这一位是信息技术学院的吴教授。”

      “两位教授您们好。”周词马上恭敬见礼。

      “姜珊同学,你的论文中提出的几点对目前我们进行的太阳能热利用研究非常有帮助。根据你的论述,一旦你的构想实现,国家在太阳能研究领域将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能为国家节省许多资源,实在太重要了。我可以安排你马上进实验室,这期间你就住宿研究中心,无论最后结果如何结束前你暂时都不能对外联系,接受得了吗?”杨教授对周词说明了情况。

      语音刚落,吴教授也马上表示可以安排。

      由于两个实验不可能安排同一处,又考虑到精力方面的原因,最后商议决定先让周词开始太阳能的研究实验,同时无线通信研究中心依据论文展开前期的各项基础实验,等周词这边结束后只需协同后期的关键性工作,尽量不浪费时间。

      虽然论文中已经最大程度的用理论和数据证明了实验的可行性,但如今的实验室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落后,很多东西周词都得从零开始认识熟悉到操作使用。

      整个过程比周词预想中花费的时间更久,六个月后才终于基本完成工作。成果出来上报后,□□极为震动,立刻安排了最顶级保密安全措施。

      周词的名字也第一进入最高层□□的眼中,她的个人信息资料也被调入一级保密名单。

      这些周词自己时不知道的,也不知道一从实验室出来她周围有三位特种军人暗中监视以及保护。

      太阳能发电实验结束后只有一天休息时间,周词还得马上写信给姜爸他们,免得时间隔太久让人担心,顺便把奖金寄两千回去,当然心里直说是发明了样东西国家和学校奖励的。

      做完这些后稍微休息会就进入空间将下个项目手机制造的相关技术知识整体捋一遍,以免到时一同做实验的人提出问自己解释不了。

      吴教授得知杨教授这边太阳能发电真的实验出来后,激动不已,同时更对周词有信心了,恨不得马上就请她过来开始这边的实验。

      于是,第二天周词是被吴教授亲自来接领去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的。

      一到了实验室就受到所有研究员的瞩目欢迎。

      没有人因为她之前在这项研究领域并没有任何研究成果而怀疑轻视。

      这几个月他们依据周词的那篇论文进行的前期研究工作很顺利,而且论文中的一些阐述的新观点理念像是给他们打开了信息技术的新一扇大门。

      现在见周词来了自然高兴,期待他们也能跟能源研究院一样得出成果为国家信息技术事业作出贡献。

      现在这个实验才是在周词最熟悉的专业领域里,行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最后不负众望,制造出了国家第一款手机。

      新手机不用像太阳能那项技术那么需要保密以保证国家国际领先地位优势,结果上报提交后,上级没多久就同意建立相关部门开始进行批量制造生产,将其作为一项极具竞争力的出口产品,协调当前进出口严重不平衡的外贸状态。

      周词为此正式进入了国家高层领导班子的视野中,受到了很高的重视,物质钱财方面的奖励自然也少不了。

      周词用这些奖金买了一套四合院,把姜爸姜妈接来了京市。

      姜爸姜妈虽然不太舍得离开老家,但一听说女儿竟然自己在京都那样的大城市买了个大房子,而且办理了走读,以后一家人可以住一起后,就把家里东西归置归置拜托唐家不时照看下,收拾行李来了。

      原本以为就算来了京市住,以后想老家了就随时回去看看,这样也没什么舍不得。

      却没想到才没几年女儿就成了外国人都想抢去的国家顶级人才,他们被国家安排到别的房子住,再经常回老家不太方便。说是担心有人利用他们威胁女儿做一些她不愿意去做的事。
      他们这里安全了,女儿才能安心,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姜妈姜爸见国那么看重女儿自然没有不愿意,而且新房子大院子里有一块不小的地,平时可以种些瓜果蔬菜。

      周围都是和女儿一样对国家有大贡献的各行高级人才的家属,也有人可以串串门聊聊天,跟在老家差不多,又比老家那些人有见识多了,夸赞起女儿来比他们自己还懂,听着真叫他们心里高兴,再没什么不乐意的。

      于是姜爸姜妈后半辈子大部分时间就在这里度过,偶尔女儿陪他们去其他地方旅游。但因每次出门都要提前安排不少安全保卫措施工作,姜妈姜爸觉得这样太麻烦领导了,所以出去的次数不多。
      但也不觉得遗憾,因为看着女儿被大领导表扬是新中国科技第一杰出女性,姜爸姜妈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七十年代村姑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