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过元宵1 ...

  •   冯书和梁夏从回到七围村就没再出去过,除了酒店,还有七围村广场,还有隧道,公路,果林,田地,沼气池,镇上的欢乐谷和养生美容中心都在同步进行。公司在镇上重新租了房子做办公室用,而冯书更是直接在自己家里的老房子理办公。

      冯家爸妈都在N市,爷爷奶奶在老家住半年,在N市住半年。今年一家子回来过年,因为知道七围村工程动工,初六就都回了N市,所以偌大个房子就冯书一个住。

      冯家是做房地产的,冯书又是学建筑的,家里的三层小洋房就是小别墅,在整个村子也是最洋气的。

      用围墙围了起来,里面是花园,别墅欧式城堡的风格,有一大扇落地窗,整个屋子又明亮又宽敞,梁夏刚进来的时候眼睛都看直了。

      要不是因为冯书爷爷奶奶说不要太张扬,这房子建的还要更好些,泳池,高尔夫球场什么的都得加上。

      梁夏第一次感觉到冯书真真切切是个富二代,这钱都跟撒油菜籽一样的花啊。

      二楼的大书房被冯书独占,改成了办公室,为了方便办公,给梁夏新配了一台电脑,打印机,传真机也是新买装上去的。

      其实梁夏看不懂图纸,能做的事情很有限,也就是整整文档,打印复印资料,冯书要去工地,她就跟着去,递递水和资料什么的。

      梁夏觉得这工资拿着有点心虚,所以找冯书要了他以前大学的教科书回去看,也想着能学习一下CAD。

      冯书直接说:“还回去看什么,就在这看,有问题还能问我呢,你不是想学看图纸吗?我教你。”

      “这不好吧,耽误你的时间。”梁夏委婉的拒绝。

      “不耽误,我也没那么多事情忙,而且你自己看能看懂吗,我估摸着七围村项目都完工了你还没入门呢。”冯书摸摸下巴如是说。

      竟然被他鄙视了,梁夏气闷,不过她都不敢说冯书的话错,她对于理工科真的是有理解障碍,没那个天赋,她还真怕被冯书说中了。

      “你是我助理,本来就要教的,工作上没有人什么都会,不也有师傅带徒弟吗?”冯书见她犹豫,继续游说,“而且你只要入门能看懂图纸,知道一些原理就差不多了。”

      梁夏疑惑,“那你怎么不招个学建筑的啊,我这一窍不通不是耽误事儿吗。”

      冯书呃了一声,眼神躲闪,“我要的是一个了解七围村的人,这点才是最重要的,有没有建筑知识那还是其次的。”

      梁夏不是很相信,“是吗?”

      冯书斩钉截铁,“当然是。”

      既然老板都这么说了,那就是吧,没有一个老板会跟钱过不去吧,毕竟招个不合适的人还每月发工资怎么都是亏本的。

      冯书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跟梁夏讨论纠缠,就转移话题说:“明天好像就是元宵节了。”

      “是啊。”梁夏果然就被带偏了。

      “那不是有耍灯看了。”冯书说,“好多年没看过了。”

      耍灯是七围村,或者说离阳市下面的乡镇都有这个传统。村里的乡亲们自己或用稻草或买红布自己做成长长的龙的形态,每隔一段距离用木棍固定,一般一条龙是十个人或者十二个人的样子。前面有人拿旗子开路,有敲锣打鼓的,大概五六个人,吹笛,吹唢呐,打镲,敲鼓,有固定的音乐曲目。还有专门说吉祥话的,有探路的,专门挎着布包收红包的。

      这个耍灯从一个地方出发,探路的要选好路线,每家每户都要进去,但是不能走回头路,所以首先得想好怎么走可以把所有人家都串联起来。耍灯的到了你家门口,家里得放鞭炮迎接,耍灯会在院子里耍几个来回,然后进屋,进屋后每个房间都穿一下,到了堂屋,说一段吉祥话,舞一段龙,再说一段吉祥话,再舞一段,收尾后出来院子继续舞一段,然后出门去另一家,主人家包好红包,把红包放在走在最后专门挎着布包的人的包里。

      耍灯其实就是乡里人图个好彩头,好运气,钱的多少看你家里的经济条件,包多包少都随意。
      梁夏小时候最喜欢跟着这些耍灯的跑,到了一户人家里,就跟着看,其实每家每户都是一个套路,但就是看不厌。

      “有,班长说村支书组织了两台灯,准备明天热闹热闹。”两台灯就是两套舞龙的班子。

      “李岳说的?”。

      “嗯,你们明天不放假,都在村子里,到时候会村里的干部会组织一场活动,到时候一起过节。”梁夏没有察觉冯书的异样,继续补充道。

      “怎么就变成了村支书组织的,明明是我们公司主办,村委会协办的。”冯书不满李岳把这功劳领走了,前因后果可得跟梁夏解释清楚,“我们公司宣传早就在策划这个活动了,以后还会做成七围村特色旅游项目的。”

      梁夏还真不知道,“李岳就提了一下说他在忙元宵节的活动,我还以为是村里组织的呢。”

      “村里能有什么条件办。”

      “确实,也就只有财大气粗的老板您才有资本啊。”梁夏没有底线的拍马屁。

      “你什么时候又跟李岳在一块聊天了。”这些天梁夏工作的时候天天跟着冯书在一块,她什么时候碰见的李岳怎么他一点印象都没有。

      “就是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随便聊了两句。”

      “要不下次我送你回家吧。”冯书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说了这句话,说了之后自己还纳着闷。

      “你说什么?”梁夏没听清。

      “没什么,其实我这离你家也有三里多路呢,每天走路也累,要不我送你。”

      “不要了,三里多路而已,半个小时就到了,就当散步锻炼身体了。”梁夏坚持不让他送,她又不是什么娇气的大小姐,这点路算什么,那还要冯书每天送的,而且通往她家的那条路正在修水泥路,车子行驶不方便。

      冯书本来也是心血来潮,也没有坚持了。

      正月十五,两台灯从村分别从学校操场相向而行,最后会在酒店动工的前坪汇合,活动也在那里举行。

      公司其他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会在晚上七点在前坪集合,梁夏五点半下班就早早去了那里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前坪没有搭舞台,上面七横八错的会牵很多红布还有五颜六色的小灯泡。村里会做灯的手工艺人做的灯也挂了上去。

      旁边还搭起了灶台,应该是煮元宵用的。

      音响,喇叭在试音,电工师傅在拉电线,拍了节目的村民在彩排,更多的人在灯笼上面写谜题。
      这还是第一次七围村里办这样的元宵活动,梁夏看的很新鲜,也想想个谜题题在灯笼上。

      冯书也跑了过来,拦在梁夏面前,“下班跑那么快干嘛?”

      “我来帮忙啊。”梁夏想越过他,又被拦住了。

      “你能帮什么忙,这里都分工好了的。”冯书问。

      “是啊,我刚看到班长在调度人员,好厉害,不慌不忙的做的井井有条。”梁夏又开始眼睛里冒星星。

      冯书不屑,“那是我们公司宣传部厉害,就几天时间策划这么大的活动,那才了不起。”

      “是啊,是你们公司宣传部,又不是你,有什么好骄傲的。”

      “都是我下面的员工,我不应该更了不起吗?”冯书自豪的说。

      梁夏才没空听他自夸呢,从旁边窜了过去,去找心怡的灯笼写谜语。

      冯书又跟了过来,“哎,给我一个,我也要写。”

      梁夏随手拿了一个给他,“你看一下,写过了的不能写。”

      “知道了。”冯书哪里会设谜题,四周转了一下,拿起手机准备上网找一个。

      梁夏过来,“你还上网找啊。”

      冯书大大方方的回答:“我哪里会,只能上网查。”

      在这里设谜题的其实都是些老人家,会写毛笔字,而且肚子里的谜语也多,梁夏肚子里也没货,于是轻轻的说:“那你也给我搜一个呗。”

      冯书似笑非笑,“我还以为你会呢。”

      梁夏窘迫的咳了一声,“不愿意就算了。”说着要走。

      冯书连忙拉住她,“哪里有不愿意了,你跟我一起选。”

      两人各选了两个谜题,写了上去,村里的人陆陆续续就到了,公司的人也来了,找了冯书汇报了一下现在的进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