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1.七月上 ...

  •   “僧人,我本无欲无求,因你而染尘事,可你为何不度我?”

      “……施主,贫僧力不从心。”

      “那,下一世,下一世你陪我在红尘中走一遭吧。”

      “……”

      我出家很多年了,如今,终于要圆寂了。合上眼,我听见,徒弟在哭,要走了是吗。那,我可以给答案了吧。

      “……好。”等我,我去找你,然后在红尘中携手走一遭吧。

      遇见过很多个想要让我还俗的姑娘,挽挽是最有耐心的一个。

      初遇挽挽,她还是一个小姑娘,可怜巴巴地和买糖葫芦的大叔撒娇,想要一串来吃。我恰好路过,随手买了一个递给她。小姑娘欢欢喜喜地向我道谢。好看的杏眼弯弯的,声音脆甜脆甜的:“谢谢哥哥呐!”

      后来她不知怎么知晓了我的名字,又知晓了我是藏梵寺的僧人。天天守在门口蹲我。

      一开始,我是不见她的。她也不在意,每天都来寺庙门口候着,偶尔我会从门缝看她一眼,她永远都是笑笑的,与她带来的那条狗问答:

      “你说,归无今天会不会开门啊?”

      “寺庙周围的风景很好啊,你说归无怎么就不愿出来呢?”

      “我今天穿红色的衣服啦,很喜欢诶,不知道归无能不能看到。”

      ……

      僵了半个多月,我败下阵来。毕竟挽挽挽是姑娘,一直冷眼相待,是做不到的。

      我开寺庙门的时候的时候,她显得很有些意外,随后便向我笑:“我是青挽。叫我挽挽就好啦。”

      我点点头,表示了解。她很自觉地抱着她的狗,跟在我后面进了寺庙,还顺手关上了寺门。我在心里叹息一声,好像惹了个缠人的家伙啊。

      出乎我的意料,挽挽并没有一直粘在我身边。她常常会窜到主持或其他弟子旁边,好奇地学着些东西,也喜欢溜到藏书阁,翻找一些经书。不过她从未在寺庙过夜,每次天色渐暗时,挽挽就会从某个角落里钻出,笑眯眯地向我道别,第二天清早又来,如此反复。

      我起初不甚在意,甚至隐隐有些习惯于此。渐渐却发现不大对劲,一年又一年,挽挽逐渐从当初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长成了亭亭而立的姑娘了,怎么还是天天往寺庙跑?权衡再三,我难得主动地找了挽挽。

      “挽……青挽姑娘,虽逐客并非我寺应有的礼仪,可是姑娘是否该,少来些了。”

      挽挽不吱声,一味的低着头,像一个犯错的小孩子。突然间飞快地抬头扫我一眼:“可是我平日呆在这扰了你?”

      “这倒没有。”我摇摇头,“可你终归是个姑娘家,老是往寺庙跑,就……”

      挽挽长舒一口气,像是又活了过来,她打断了我的欲言又止,不甚在意地摆摆手:“不劳师父费心。不碍事,不碍事。”

      我看着挽挽那双越来越好看的杏眼,憋不出一句话来,叹息一声,揉揉她的头,无奈地勾起唇角:“那,还请姑娘安心呆在寺庙里吧,多少比外面清净些。”

      她出神地盯着我的手,慢慢地,绽开一个笑。许多年后再想起她当时的这个笑容,突然便理解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所描写的美好。

      挽挽及笄那年,我恰好被不少杂事缠身,送她成人礼时,已是迟了些天数,并不像以往那般准时。挽挽默默地盯我十秒,一甩头,走了。礼都没收。我自知理亏,愣在原地看她渐渐消失的背影,轻轻扯了扯唇角。挽挽不是那么小气的人吧?

      很不幸,挽挽真的就是那么小气的人。以往无论春夏秋冬 ,刮风下雨都会来的人,已经连着好几天没来了。

      我有些不习惯,礼佛时没有某个小姑娘跑来捣乱,吃斋饭时没有某个好吃鬼讨饭,温书时没有某个瞌睡虫倚在旁边睡得东倒西歪。而且,没有了某个笑的很好看的姑娘,会在天色渐暗时弯着眸子,笑盈盈地告诉我:“我明天还来哦,记得开门呐!”

      耐着性子又等几日,我到底忍不住,借着化缘的名义,去了山脚的小县城,挽挽家就在那。
      我很顺利地找到了她。

      因为这个小镇上最好看的姑娘就要出嫁了。

      挽挽就是那个最好看的姑娘。

      再相见,竟是不知该如何相对。愣了好一会,我才拿出礼来,轻轻推给她:“挽挽,拿着吧。”

      她没有再置气,安静地收下礼便不再出声。又顿了顿,道:“归无,我下个月初七出嫁。”

      “那……倒是恭喜施主了。”

      “归无!”挽挽很少见地向我吼。脸上是显而易见的难过。

      我突然有些恍惚。

      挽挽十二岁时,也这样失态过。那年有个女施主也是常来寺庙,与我讨论佛法。挽挽看到她的第一眼就不喜欢,没少冷嘲热讽她。施主不甚在意,挽挽就来找我,希望我离她远点,我没放在心上。几天一过,挽挽生气了,还是天天往寺庙跑,却是不肯理我。最后我用一本她窥视很久的自己手抄的佛经,还有一根自己雕琢的木簪,才换来她的原谅。

      我望着挽挽微红的眼睛,想伸手揉揉她的头,也想捏捏她的脸,忍住了。闲坐片刻,就借故起身告辞了。

      次月初六,我被主持指去为挽挽这场出嫁送上佛祖庇佑。主持微微笑着,回绝了我的抗拒:“于情于理,你都该去的。”

      是了,主持是知晓的,我身为出家人,本是四大皆空,不沾情欲,现如今已犯了戒。自从挽挽离开后,我房间的灯,暗的一日比一日迟。

      再次来到挽挽家中,发现挽挽又瘦了。我想劝劝她,最后开口却换了最简单的说辞:“主持叫我,来送送你。”她不语,转身回房,很快又回来,手里拿个小箱子:“归无,我想逃婚!”

      放在身侧的手颤动着,握成拳,我扯扯嘴角:“施主不要开这番玩笑。”

      “归无。”挽挽的星眸盯着我,“你知道的,我是认真的。”

      “挽挽,不要……无理取闹。”

      她低下头,声音低了下来,带着很浅的哭腔:“僧人不应该摆渡众生么,我跟了你这么多年,你为何不肯渡我?”

      “施主……”我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

      “那,下一世,下一世你陪我在红尘中走一遭吧。”

      “……”我不能答,出家人不打诳语。

      挽挽不再言语,很深很深地看我一眼,一把把箱子塞我手里,转身走了。这次我依旧没有追,和上次笃定挽挽不会不理我不同,这次,我知道挽挽不会再回头的。

      第二天,藏梵寺的归无僧人,远游了。我在离开时,路过了县城,到处都是红色,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的,很热闹。听说是太守大喜,新娘很是漂亮。

      约莫七八年而逝,归无成了极有盛名的云游僧人。

      云游多年,我有些累了,偶然选了处较为偏僻的山庄歇脚。正坐在茶馆门口,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跑来,一双眼睛忽闪忽闪,声音脆甜脆甜的,和当年的挽挽一样:“哥哥,你有钱嘛?”

      “怎么了?”我忍不住笑,想起了记忆里某个小娃娃。

      “我喜欢那个孙悟空的小糖人,可是我没有钱。”小姑娘低着头,吸吸鼻子撅着嘴,很委屈的样子。

      “咳。”我轻笑一声。走到买糖人的大伯那,取下一个孙悟空模样的,递给她。小姑娘欢欢喜喜地接过:“谢谢哥哥!哥哥我叫归绾。你呢,你叫什么名字呀?”

      归绾……我在心中默念几遍,伸手揉揉她的头,不再作答。

      有一女声突然从身后响起:“那个和尚!放开我闺女的头!”

      我回头,看见了,似曾相识的一张脸。正专心欣赏小糖人的小娃娃呲溜一下溜过去:“娘亲你看!孙悟空!”

      挽挽笑着看她一眼,又回过头看我。

      我无奈叹气:“你怎么跑这来了。”

      “我夫君辞官了,就想着好好过日子,便来了。”

      “那,过的怎么样?”

      “挺好的。你呢?”

      “也还可以。”

      两日后,归绾成了我义女。我留了一个簪子给她,请挽挽在归绾及笄当日,给她带上。然后,我便离开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挽挽,这年,她已为妇人。

      九年后,我重回故地。只有归绾和她爹了。归绾告诉我,挽挽去年春天因病离世的。所以,我当年给归绾的簪子,是我亲手带上去的,挽挽失约了。

      我后来再也没去过那,一直云游四方,直到晚年,回了藏梵寺。做了一位挂牌僧人,收了几个弟子,也算是传承衣冢。

      又几年,归无僧人,圆寂。

      圆寂时,回想我这一生,五岁出家,年近三十名动四方,中年云游四海,授教解惑,摆渡众生。未曾还俗,未曾传承香火。一生无名,只有法号归无。也算是对得起自己出家人的身份。那,我可以完全为自己说句话了吧。

      好。

      挽挽,我说:“好。”

      有正史记载,大唐贞观一七,归无大师圆寂。不知何因,归无僧人于圆寂前,含笑留下单字“好。”一直未解。后弟子整理其遗物,发现一破旧小箱,里有一本归无大师的真迹和一根木簪,佛经最后,有一行小字:归无,归无。挽挽留。一时众说纷纭,却未曾能解释,为何一生出家的归无大师,会藏有女子家所用物。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01.七月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