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问卦 ...

  •   周蔚和刘思源吃过晚饭后,在道观后院中散步。道童临走前说,照片上的人师伯师叔以及师兄们均不认得,但背景确实是我们道观无疑,待明日道长回来后再确认。二位今日可先歇息。如有其他事情需要吩咐,往前厅叫我便是。
      三清观院内面积并不大,但甬道两旁及角落种满了花草树木。在朦胧的月光笼罩下,花影树影斑驳交杂,山风吹动,影子也随之起伏抑扬。院中有一方天池,几片睡莲卧在水面上,清透静雅的景致中,周蔚的情绪也慢慢平缓下来。
      莲卧水中月,清风满华枝;心于清里波,泛作无量词。刘思源轻声念出池边的石板上的小诗。抬起头,和周蔚四目相接,看着周蔚身后屋顶的月亮,忽然心里便清凉了许多。走过去握住周蔚的手,对她说:“虽然没有任何凭据,但是我想,江夏现在所在的地方,也一定有着这样的月光。她离我们并不远,相信她,也相信自己,好吗?”周蔚靠着刘思源的肩膀,轻轻地点了点头。
      吃过早饭,昨日的道童便过来请他们过去前厅说话。周蔚和刘思源坐定后,看着眼前那个一身古朴打扮的道士,仙风道骨,眼神清亮。道童将周蔚手中的照片递了过去。道长看了一眼照片,思虑了一下方才开口,“我从七岁便入了三清了,跟着师父师兄修行,算来已有六十三年。照片上的这个人是我师兄,姓徐单名一个来字。我师兄自小便悟性超于常人,师父原本是打算将道观传于他的。可惜当年师兄下山修行之时,不知遭遇了何事,回来后一直将自己反锁在房间,沉迷于炼丹试药,后来变得有点疯魔,师父几番劝解无果,便也由着他去了。后来师兄便四处云游,每到师父忌日就回观里待上几天。渐渐地认识师兄的人就越来越少了。5年前开始,师兄便再也没有回来过,只是听别人提起,说在终南山有见过他。但只也是根据描述的身形来揣测的,并不能肯定是师兄。”
      道长说照片是他师兄时,周蔚的心里不知道有多开心,她想着马上就可以找到江夏了。然而听到后面徐道长竟已5年没有任何消息,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她愣在那里,后面道长说了什么她完全没有听到。
      刘思源谢过道长,拉着周蔚回到了后院。道童跟了过来,递给他们的除了照片还有一封信,“道长说,虽然徐师兄的下落不明,但在永城有一个占卜问卦的人,也许你们可以过去试一试。他脾气虽有些古怪,但本事却是真的。拿着我的帖子去,应该还能卖老道我一个面子。”言罢,道童便准备离开。
      “小师父且慢,我有一事相烦。”刘思源出声留住了道童。道童看向刘思源,稚气的脸上满是疑惑。“蔚蔚现在状态不好,我想下山去永城找这位高人卜一下吉凶,可否劳烦小师父帮忙照顾一下蔚蔚。等我回来”。
      “我需要和道长请示一下,请稍等。”道童回答道。
      刘思源扶周蔚回房间躺下后,便拿着装着道长帖子的信封出了道观。
      太阳将要落山时,刘思源回到了周蔚身边。“蔚蔚,蔚蔚你看,这是江夏的卦象”。周蔚盯着刘思源手中的签子,上面写着“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这是个吉凶未定的卦象,若是寻物,则是不能寻回;但若是问人的话,则是吉卦。意思是外出之人平安无事,会自己回来。所以江夏是平安的,我们明天回江城吧,说不定她在哪里迷路了等着我们去接她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